首页 理论教育 山区民间舞蹈研究:生态特点与分类

山区民间舞蹈研究:生态特点与分类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山区的地势影响了舞蹈的姿态、动态特征。(二)按经济生态划分文化也可分为两大类,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从行祭的时间就显而易见,马韩的五月、十月所祭的鬼神与农耕相关,所以,其宗教活动、歌舞活动,明显地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在舞蹈形态上最具农耕文化特色的当属“秧歌”。相对于狩猎、游牧舞蹈而言,农耕舞蹈的风格特点是细腻、内敛。

山区民间舞蹈研究:生态特点与分类

资华筠等认为:“因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的,舞蹈作为人类的行为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发展和传衍,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舞蹈中不仅有着人类自身发展留下的特殊印记,也必然存在着环境(社会的与自然的)所产生的烙印。”概而言之,自然或社会环境对民间舞蹈种类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一)按自然生态划分

每个民族或人群居住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对形成地域舞蹈风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从这个角度主要划分出如下种类:平原类、山区类、温带类、寒带类的舞蹈。

1.平原类

平原地带通常是靠农耕获取食物的较佳环境,所以,生活在平原地带的人们一般与大自然保持和平共处的关系,也因此强化了生活在平原地带人们的性格、气质趋向柔和,这些也成为平原地带民间舞蹈风格的内在结构。另外,平原地势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姿态可能有异于山区的民族或人群,他们显出挺胸、平视的特征,这些也同样凝结在舞蹈的姿态和动态中。

2.山区类

生活在山区的民族与人群,自然环境影响着他们的行动姿态以及性格,并由此影响着这一地区民族或人群的舞蹈风格。有人认为:“住山区及半山区的民族,生活与生产都离不开登山爬坡的活动,练就一双尤显灵活的脚。舞蹈起来就有登高时身躯前俯后仰,摆手、甩手,脚牢固地踏在地面的一种沉甸、扎实感,表现出山地居民饱含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环境之深情。”即山区的地势影响了舞蹈的姿态、动态特征。经学者们研究,有些民族的“一顺边”,也是山区文化的产物。

3.温带类

气候温和或酷热,如果舞蹈的动态激烈的话,舞者的身体难以承受。因此,温带的舞蹈则倾向于柔和,动作的变化较之寒带类舞蹈少。南方舞蹈动作流畅、线条明晰,从不到达顶点,好像不多使力气。这与狭小的空间、潮热的气候息息相关,总不似北方舞蹈粗犷激烈,勇猛矫健。

4.寒带类

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在舞蹈时,动作势必更加激烈。因此,动态更显得刚劲有力,变化多样。舞蹈时只有激烈地跳、快速地转,强劲的动作产生的热量可抵御凛冽的风寒

(二)按经济生态划分

文化也可分为两大类,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从两者的关系看,精神文化一般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产生,即“存在决定意识”。舞蹈文化作为精神文化或物质文化的意识形态,也同样是在一定物质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因此,可依据不同的物质文化背景去划分民间舞蹈的种类。在物质文化中,生产形态(即经济文化类型)是最基本的物质文化形态,因此,我们按照不同的生产形态,将民间舞蹈划分为农耕舞蹈、狩猎舞蹈、渔猎舞蹈、游牧舞蹈。

1.农耕舞蹈

农耕舞蹈是以农耕生产、生活为背景而产生的舞蹈文化,或者与农耕生产相关的舞蹈。农耕舞蹈的内容与农耕生产、生活、信仰相关,其一,有的舞蹈反映农耕生产,如有些民族的播种舞、插秧舞、锄草舞、收割舞、脱谷舞等;其二,有的舞蹈反映农民的日常生活,如舂米舞、淘米舞等;其三,有的舞蹈反映农耕信仰,如祈求、感谢神灵的舞蹈等;其四,有的舞蹈表现农民获得农作物丰收的喜悦等。

在农耕舞蹈文化中,突出体现农耕文化特征的舞蹈现象是岁时民俗舞蹈,这些舞蹈在一定的时节,为了祈祝农业的丰收,感谢苍天,为了抒发获得农作物丰产的喜悦而载歌载舞。例如:“马韩常以五月下种讫,祭鬼神,群聚歌舞饮酒,昼夜无休,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随地低昂,手足相应,节奏似锋舞,十月农功毕,亦复如之。”这里的“五月下种讫,祭鬼神”,其实是祈求鬼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十月农功毕,亦复如之”,既有感谢鬼神的含义,也有祈祝来年丰收的愿望。从行祭的时间就显而易见,马韩的五月、十月所祭的鬼神与农耕相关,所以,其宗教活动、歌舞活动,明显地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www.xing528.com)

在舞蹈形态上最具农耕文化特色的当属“秧歌”。秧歌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最早产生于农民插秧、耕田的劳动,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后来不断丰富发展,几乎将农民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形式都统称为秧歌。秧歌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一般舞队由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分别持扇、帕、鼓、伞、棒等舞具,在鼓、锣、钹、唢呐乐器伴奏下挥臂作舞。在表演形式上主要分走街串巷边走边舞的“过街”和围场表演的“撂场”两种。撂场表演时,开始和结尾多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是群舞,由一两名领舞者,带领全秧歌队边舞边走各种队形,以扭和变换队形为主,红火热闹;小场为两三人跳的舞蹈和歌舞小戏,以表演为主,生动活泼,诸多民间舞蹈家皆以在小场中有高超技艺而闻名。但又因各地群众审美情趣、性格特征的不同和地理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陕北秧歌健壮明朗,自由奔放;东北秧歌生动活泼、幽默俏丽,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山东秧歌又分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三种,豪迈粗犷、舒展大度。另外,还有河北地秧歌、山西凤秧歌、青海老秧歌等。因为秧歌内容包含量大,形式多样又富于变化,舞蹈动态丰富,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据说韩国至今尚保留且流传的《插秧舞》,舞蹈的内容包括采秧苗、送秧苗、扔秧苗、插秧苗等,模拟插秧苗劳动的全过程,是为典型的农耕舞蹈文化形态。

广西壮族的“春牛舞”也是典型的农耕文化的产物。壮族春牛舞,的广泛流传当是牛崇拜思想的必然产物,也是稻作文化的重要标志。

相对于狩猎、游牧舞蹈而言,农耕舞蹈的风格特点是细腻、内敛。其舞蹈风格的成因,主要与生产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其一,农耕生产复杂、细腻,从春播到秋收,生产环节复杂,且每个环节都需要人的精心劳作;其二,农作物的饮食方式也比较复杂。上述原因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性格,且影响了农耕舞蹈的风格特点。

2.狩猎舞蹈和渔猎舞蹈

狩猎生产是将猎物作为食物资源的生产形式,因此,围绕着狩猎生产产生了相应的人类狩猎文化。依据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阶段,狩猎生产是人类最古老的获取食物资源的方式,伴随着这一生产、生活形态产生的就是狩猎舞蹈。在我国古代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在我国现代的鄂伦春族“狩猎舞”等都是直接反映狩猎生活的舞蹈。狩猎文化的影响体现在狩猎舞蹈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狩猎舞蹈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舞蹈的内容与狩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有的舞蹈直接反映了狩猎生产过程,鄂伦春族的“狩猎舞”主要表现猎人们一天的狩猎生活。舞蹈动作基本上是对劳动的模拟,如骑马寻猎,以用手遮眉表现瞭望,静静地守候,偷偷地拔草,突然发现猎物赶紧摘枪瞄准射击,击毙之后,两腿弯曲、高抬,欢腾跳跃,两臂随身左右轮甩,以此充分表现出他们获取猎物时的欢乐心情。有的舞蹈则表现了狩猎生活,如鄂伦春族的“鄂呼兰,德呼兰”(篝火舞),它保持了我国少数民族在远古时代燃起篝火“共饮共食”,舞辄联手,踏地为节,载歌载舞的情景。鄂伦春族有句谚语,“有肉均着吃,有皮分着穿”,这是平均分配制度的生动写照。

其二,狩猎舞蹈的舞蹈形式与狩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从舞蹈动作方面而言,以打猎行为或模仿猎物行为的动作为主。舞蹈的风格特征粗犷、豪放、质朴、野性等是狩猎舞蹈的典型特征,而这些特征均与狩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狩猎生产是猎人通过狩猎手段直接从自然界获得食物资源,较之其他生产形态,生产过程颇为简单、粗放。其次,吃猎物的方式也比较粗糙,烧、煮为基本的吃法。再次,狩猎文化崇尚力量,因为要征服猎物需有强悍的力量。以上原因影响了狩猎舞蹈的风格特点。

狩猎舞蹈的文化内涵,其一,渴望狩猎成功。因此每当狩猎成功时,欣喜若狂。其二,崇尚强悍的力量。要战胜凶猛的猎物,猎人自身就必须强悍,所以当猎获成功后,通过舞蹈显示力量的强悍。其三,恐惧猎物的灵魂。认为猎物的灵魂是不死的,它会报复猎人,因此,也多行祭祀以祈神灵。

3.游牧舞蹈

游牧生产是人类通过畜养牲畜而获得食物资源的生产形态,由狩猎生产演变而来。从狩猎生产演变成为游牧生产之后,附着于这一背景的舞蹈文化也出现了新的景观。从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看,一般生活在畜食丰富的草原,并“逐水草而居”。马与他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牛、羊是他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食肉为主,喜饮酒,性格开朗、粗犷、奔放。游牧舞蹈正是以这些为基础形成其特点。

游牧民族的舞蹈动态也多取自游牧生产、生活。“以舞象马”是游牧民族舞蹈的一大特征。“在这些游牧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马的形象不是外形的模拟,而是把马的特征和牧人对它的深切感情都融会于局部的动作和上身的造型中。”[4]也就是说,马的动态融入人的舞蹈中,形成了“人马合一”的动态形象。

从舞蹈的风格特点看,游牧民族的舞蹈粗犷、豪放等。对其风格特点的成因,有人提出如下的看法:“游弋于北方草原或已定居绿洲,历史上曾经以放牧为业的民族。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漠草原上,自治出草原般宽阔的胸襟。舞蹈中就有马背上极目四望,昂首挺胸的骑士之雄姿,体现出一种豁达、开朗、雍容大度的草原民族气质。”其观点是生存环境影响了性格,其性格进而影响了游牧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比较,农耕文化具有稳定性和聚居性,而游牧文化具有移动性、分散性、依赖性、粗放性。具体而言,游牧民族的畜牧生活要随草而游弋;游牧民族需要分散而居;畜牧业的果实更依赖风调雨顺;畜牧生产具有明显的粗放性。因此,游牧民族的性格、气质,除了自然环境使然外,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对其民族性格、气质产生了影响。且游牧民族的性格、气质,直接体现在游牧民族的舞蹈风格方面。此观点则是从生产方式角度切入,认为生产方式的粗放性影响了性格,其性格又影响了游牧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