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农耕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在民间舞蹈的五种文化类型中,农耕文化型占的比重较大。农耕文化型舞蹈是在汉民族农耕文化滋养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舞蹈样式。其内容多数是人们为自己或者子孙后代祈福、求平安、庆祝、谢神、祭祀等,表演时间多在农闲时节。如汉族多在立春前后,由族长或者官府组织人们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庆祝春天的到来,为迎接新一年的春种秋收进行歌舞娱乐活动。同时,这些舞蹈的动作、音乐、服装、配饰等都与当地农耕文化息息相关。例如东北大秧歌,多是浓妆艳抹,即使天气不冷,也要画上红脸蛋,而且穿着比较厚重。因为东北大秧歌多是在农闲的冬季举行,所以最初人们表演时,脸上都会冻得通红。同时,有些动作与很多农业生产的动作极其相似。东北秧歌里有的动作是弯腰再直腰,上扬胳膊,这个动作就很像东北地区锄草的动作。再如陕北秧歌,多数都在头上包个白毛巾,这与陕北地区的气候息息相关,也符合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点。
(二)草原文化型舞蹈
该类型的民间舞蹈来源于以游牧、狩猎与畜牧业为主的各民族的生产与生活。这些生活在草原上、森林中,从事游牧、狩猎、渔猎的各民族,他们所创造的文化融合成博大深邃的草原文化。与较安定的农耕文化相比,这种带有流动性的草原文化具有其博大深邃、质朴纯真的自身特色。但由于我国一直是以农为本的国家,重农轻牧,曾一度给草原文化型舞蹈的传播和继承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尽管如此,由于民间舞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再加之汉民族同其他民族的融合,草原文化型舞蹈便有了独特的生长空间,进而被发扬光大。同时,由于游牧民族喜爱翱翔于蓝天的雄鹰,驰骋于草原的骏马,更喜爱大雁和天鹅,因此,在草原文化型舞蹈中,多有天之骄子的形象出现,如《敕勒歌》中男子的动作多有鸿雁高飞,女子的动作多有模仿天鹅,以此表现游牧人民的鸿鹄之志。
(三)农牧文化型舞蹈
该类型的民间舞蹈主要来源于居住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上的山区或河谷地带的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由于经常仰望那高耸云端的冰峰雪岭、观赏云霞瞬息万变,在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共同创造的兼容农、牧两种文化特色的舞蹈形式,还带有宗教信仰的色彩,可谓是亦农亦牧。发现最早的农牧文化型舞蹈形象,是1973年秋在青海省大通县出土的一件纹彩陶盆上绘制的舞者形象。舞者头上有发辫式的头饰,衣服底边有配饰,五人一组,携手而舞。1995年,在青海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纹彩陶盆,盆内壁画有两组舞人图,也是手拉手,好似身着裙装,这是目前发现的记载较好的农牧文化型舞蹈的雏形。农牧文化型舞蹈动作中有着鲜明的高原人生产生活的影子,由于受高原气候影响,那里的人们着装多为长衫、筒靴,那么舞蹈中即表现为裙装和靴子,表现出高原人民特有的审美心理。舞蹈动作中最大的特点是“一顺边”的美和民族服饰的与众不同。(www.xing528.com)
(四)海洋文化型舞蹈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历史上沿海民族的东夷,春秋时代的齐国,战国时代的吴、越等国,他们创造了当时极其先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源于海洋文化的神话与传说,对中华民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至今仍在流传。从宏观角度分析,海洋文化和草原文化具有同样博大、深邃的特征。长期在大海边缘生活的人们,把对海洋文化的深切感受融会于舞蹈表演之中。只是动态中那些特色的细微之处,常为我们所忽略。大海给人类带来珍宝、财富,带来智慧与畅想,但是大海一旦发怒,就会吞噬其周边的一切。沿海民族为了生存,只有祈求神灵帮助,通过各种民间艺术来愉悦神灵,以求得内心的安宁。所以各种民间舞蹈形式中都有渲染着“人海和谐”的心态。这种心态,即“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观念,转化为敬畏海洋、祈求安宁的心理。因此,定名为海洋文化型民间舞蹈——“人海和谐”的心态。
(五)绿洲文化型舞蹈
绿洲犹如浩瀚沙漠上的岛屿,是人类历史与智慧的明珠。2000多年前,当时“西域”绿洲上建立有众多“城郭之国”,自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后,西域遂成为中外交通要道与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汇之地,后被世人誉为“丝绸之路”。从此,中国的先进文化传到西方,西域的物产与乐舞传入中原,促进了中国乐舞文化的发展。自宋、元两代海上交通日益兴盛,西域古道逐渐废弃,但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与外界少有往来,所以古西域的乐舞风习与乐舞技艺得以保存,在今日西北、新疆各民族的歌舞中得到继承与发展。绿洲文化型民族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自娱性舞蹈中亦带有表演性成分,且技艺性较高。其中,一些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民间舞蹈较多地继承并发展了古西域的乐舞文化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