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精神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和文化特征,通过人体的形态和神态传情达意、抒发情感。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它是人民生命活力的描绘,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在民间舞蹈自身的发展中,反映出人类行为的演化与发展,因此民间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被人们誉为“艺术之母”。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一些民族尚无文字,或语言词汇有限,然而其民间舞蹈却丰富多彩。其中不乏原始舞蹈遗存,展现了该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特色,民间舞蹈在这里起到历史的活化石和人体文化博物馆的作用。
人体文化中,如喜怒哀乐、祈求、崇敬等感情的表达,狩猎、战争、耕作等动作的模拟,是易于被人们理解的。但一些特殊体态、社会思维、民族意识等标志则不易被本民族或本地区以外的人们所理解。而这些正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征,有待探索的人体文化,必须从这些特殊标志中探索其文化背景。例如:游牧民族祖祖辈辈纵马驰骋于辽阔的原野上,深受大自然的陶冶与艰苦生活的磨炼,这就使他们的性格粗犷、豪放、体态剽悍、健壮。又由于骑马的频繁,很少步行,因而肩部比较松弛,在舞蹈的基本步态中用肩、臂的动作表现感情就成了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文化标志。
山地民族往来于山谷之间,上下山时,肩与胯成为一顺边的体态最为得力,因此,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就形成了“一顺边”的动律与姿态;形成高原与山地民族对这种体态的审美情趣,并保存在他们的民间舞蹈之中。例如:苗族女子“踩鼓”时,身体就是一顺边的摆动;藏族民间舞蹈“弦子”中“公公”的典型步法,就是“单步摆手进”的一顺边的姿态;布依族的“铙钹舞”也是以肩、胯的一顺边为动律与舞姿的特点。上举数例,当然不是形成这种体态与心理的唯一因素,但这些特殊标志,却是研究这一民族的劳动生活、民族精神、审美心理以及探究其文化本质的重要线索。
民间舞蹈的表演中,常要求一定的服饰与道具相配合,服饰与道具本来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舞蹈通过它们增强了动态的美,扩大了舞蹈的表现力,更显示出这一民族的悠久文化。例如:苗族“踩鼓”时,妇女们所穿戴的头饰、手镯、百褶裙,随着身体的摆动烁烁闪光、叮叮作响,在与鼓声、篝火相呼应中,形成苗族文化生活的典型场景与气氛。又如:山东“鼓子秧歌”所用的鼓,一般约有四五斤重。舞者一手持鼓,随身体的俯、仰、翻、腾舞动时,鼓会使身体的倾度、动作的幅度增大,使之成为舞蹈形象的重要特征,从而显示出山东好汉的英雄气概,这种体态则成为这种民间舞蹈的文化标志。(www.xing528.com)
民间舞蹈各种表演中的形态、神态被人们理解并产生共鸣后,可以起到近似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系统与规律。民间舞蹈也有近似语言的“语言”规律,对它们的研究,也是探索这一民族文化的途径。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
民间舞蹈的“语言”规律,可做如下比拟:民间舞蹈的韵律、韵味、节奏,犹如“语音”;动作、技巧、姿态,犹如“词汇”;动作、技巧、姿态的衔接规律、组合方法,犹如“语法”。三者有机结合表演中的形态与神态,才是民间舞蹈的“语言”,才是研究这一民族文化的形象资料。因此,在民间舞蹈的教学、创作与研究工作中,大量掌握各种动作、技巧(“词汇”),充分发挥身体的表现能力,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但决不能忽略“语法”“语音”的研究。这里之所以把语言等词都加上引号,为的是突出舞蹈的非语言文化特征,强调用舞蹈的文化规律进行探索。
语言中的语法变化是极其缓慢的,民间舞蹈的“语法”也是如此,这正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不合乎规律的“语法”必然导致“语言”的混乱,发挥不了交际功能,也无法传承该民族的优秀文化,表达他们的现代思想感情。专业舞蹈工作者应予以充分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