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类由于生产方式的限制,生产生活必须是以群体劳作(譬如围猎等)的方式进行,特别是群体祈祷或庆祝狩猎的成功,在这些集体庆祝的活动中,以群体的方式同歌同舞,以集体的意志共同祈愿,在这种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律动中,和着简单朴拙的节奏,喊着自然纯真的呼号,以单一反复的形式表达着族人间的相互感应,为了同一目的,感受同一意识,舞动同一步伐,从而使族群中每一分子皆融入民族的整体生命之中,以此达到民族思维的统一。这种最原始的功利需求,促成原始舞蹈作为最早的艺术形式而产生。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生产能力非常低,每遇到狩猎的胜利或重大的事情,先民们便情不自禁地模仿生活中的动作进行集体庆祝活动,这些动作,多是对生活的直接模仿。伏羲氏发明了结网,教子民们捕鱼,有了收获,先民们便手舞足蹈地进行庆贺活动,连凤凰也来参加,此即古籍里记述的“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后来,人们便将赞美伏羲氏发明结网捕鱼的歌舞叫作《扶犁》,也就是“凤来”的意思。神农氏发明犁地的农具,教人们进行耕种劳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先民们的生活水平。于是,先民们便模仿耕作劳动的动作进行舞蹈,并将此舞叫《扶犁》,以庆祝神农氏的功绩。上述资料说明,原始舞蹈是从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有关舞蹈的产生,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古代氏族领袖阴康氏创造了舞蹈艺术。上古时期,混沌初开,天下荒芜,天气阴沉,河流阻塞,道路不通,天下很多人都患了腿病。肢体血流阻滞,行动困难,生活非常痛苦,是阴康氏组织先民进行有规律、有节奏的健身活动,从而治愈了很多人的病。于是,人们经常进行这项活动,这便是原始舞蹈的雏形。此种说法既讲出了原始舞蹈的产生,又说明了舞蹈具有治病健身的功能。
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马家窑墓葬中发现带有舞蹈形象的陶盆,说明我国舞蹈艺术至少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陶盆的内壁上有三组跳舞者,每组五人,牵手而舞,他们头饰一样,尾饰一样,服饰一样,舞姿也一样。说明炎黄时代,先民们已经有组织地进行舞蹈活动并达到整体一致的水平了。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出土的我国最早的甲骨文里,已有“舞”字出现。甲骨文和金文属于早期文字,“舞”字被写成“”和“”,表示一个人的两只手里拿着东西在翩翩起舞。《吕氏春秋》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描述的是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脚边舞边唱的情景,会意字“”便是由此创造出来。
周代将古代乐舞加工整理,创制出新的乐舞,宫中专门设有征收羽毛的“羽人”,负责供应跳舞者头上或手中拿的羽毛。周代“小舞”中《羽舞》是手持白色羽毛而舞;《皇舞》则是舞者或戴羽毛穿羽衣或执五彩羽毛而舞,这种把五色羽毛绑在跳舞者头上进行舞蹈表演的形式也流传于民间,现仍在演出的古装戏剧中的赵子龙、穆桂英等人物头上仍插有长长的雉尾,便是古代羽毛舞的遗风。有关民间“羽舞”的记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陈风的《宛正》诗中曾有记录:“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鼓”和“缶”都是古代的打击乐器,人们敲打着这些乐器,手中拿着鹭羽翩翩而舞,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这是史籍中有关中原民间羽舞的最早记录。
阶级产生以后,社会有了等级差别,民间舞蹈的一部分被统治者利用,另一部分仍流传在民间,因此有了“雅乐”和“俗乐”之分。劳动人民是舞蹈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奴隶主贵族为了使其所享用的“雅乐”内容更加丰富,曾多次下令征收散落在民间的“俗乐”,在客观上起到保护民间舞蹈文化的作用。第一个下令集中收集整理天下散乐的人是周初的周公旦。他主持制定管理制度,建立机构,将舞蹈分为弘扬文德的“文舞”和宣扬武德的“武舞”,并向贵族子弟传授舞蹈知识,对舞蹈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古代艺术全面诞生。在舞蹈方面主要表现为产生了大型的音乐歌舞,并配以“编钟”和“建鼓”伴奏,也出现了一些民间音乐和舞蹈。秦汉时代,中国古代艺术得到了全面发展,汉代民间舞蹈达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汉代舞蹈艺人众多,演出水平高超,节目丰富多彩,无论是从组织形式还是演出规模,都是以前任何朝代所不可比拟的。史籍中记载当时演出的舞蹈有《武德舞》《文始舞》《王行舞》《昭德舞》《盛德舞》《四时舞》《云翘舞》《育命舞》《长袖舞》《羽舞》《巾舞》《干戚舞》《鼓舞》《盘舞》和《祝酒舞》等。(www.xing528.com)
盛唐时期,国富民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舞蹈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形成我国舞蹈史上的鼎盛时期。与汉代相比,不仅节目更加丰富,而且对舞蹈的研究和记录也有了新的进展,一些舞蹈动作和演出过程能够得到详细记录,这是舞蹈艺术高度发展的产物,舞蹈已发展成极为辉煌的程度。舞姿优美生动、节奏跌宕多变、气势豪迈雄健的《七德舞》《九功舞》《上元舞》和旖旎婀娜、婉约多姿的《霓裳羽衣》等舞蹈产生;民间舞蹈也得到长足发展,最为著名的公孙大娘,其舞蹈风格独特,舞姿刚健英武而飘逸洒脱,时而犹如腾空蛟龙,时而好似春燕拂柳。
唐代对外交流活动频繁,舞蹈也被作为文化使者介绍到国外,并在国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一些国外的民间舞蹈也传入国内,现在常见的《狮子舞》便是舶来品。唐时,人们称此舞为《西凉伎》。流传较广的《胡旋舞》《胡腾舞》和《苏莫遮》都是从国外传来的。
直到宋代,中国艺术在精密深邃、开拓艺术本体境界等方面有所发展,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宋朝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城内曾设专供艺人演出的场所——瓦子勾栏。军队内设有“钩客置”和“左右军”,宫廷内设有舞蹈的管理和表演机构——“教坊”。他们专门从事舞蹈的排练和演出,已经成为专业的舞蹈表演者。据宋朝作家孟元老著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在都城内,经常演出的舞蹈有《舞旋》《掉刀》《蛮牌》《龙灯》《弄椎鼓》《打旋锣》《朴旗子》《狮豹》《神鬼》《硬鬼》《舞判》《哑杂剧》《抹跄》《板落》《夫妇相斗》《砑鼓》《牌棒》《大起居》《援曲子》《三台舞》《舞采莲》《文舞》《武舞》《打夜胡》《大傩仪》等数十种。
开封是宋朝政治文化的中心,舞蹈种类多,表演活动频繁,孟氏著该书时北宋已经灭亡,他是在南宋都城杭州完成这部记述开封民俗风情的著作,带有“回忆录”性质。因此,对有些舞蹈记述可能不太全面,如早已在民间流行的《高跷舞》《旱船舞》《腰鼓舞》《盘鼓舞》(也叫大鼓舞)和《盾牌舞》《狮子舞》等均未提及。
宋朝的统治者,常在节日期间举行盛大的舞蹈表演活动,参加表演的艺人分别来自宫廷、军队和民间,数千人集体表演,气势恢宏,场面壮观。瓦子勾栏等场所容纳不下,便在街头空地上演出,并因此开创我国广场艺术的先河。
元、明、清以来,戏剧艺术得到发展并且受到社会广泛欢迎。一些流传在民间的舞蹈逐渐被戏剧艺术吸收。现在发展成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的“河南曲剧”,便是源于民间歌舞中的小调。评剧艺术则是在民间歌舞《蹦蹦》和民间说唱《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说,民间歌舞是戏剧艺术的源头之一。民间舞蹈的造型、表演、化妆、动作等,都被戏剧艺术广泛吸收,并促进了戏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尽管如此,民间舞蹈艺术并未从此泯灭,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和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活跃在人民中间,受到劳动群众的广泛欢迎。每逢喜庆节日,他们便自发地组织进行表演,使民间舞蹈艺术一代接一代流传下来。有些舞蹈的表演形式,从古至今变化不大。因此,现在仍活跃在人民中间的民间舞蹈,是研究古代舞蹈演变和发展的宝贵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