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舞蹈及少数民族社交舞蹈研究

生活舞蹈及少数民族社交舞蹈研究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舞蹈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和教育舞蹈等。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生活舞蹈及少数民族社交舞蹈研究

生活舞蹈”在舞蹈种类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形成自己的社会功能和存在方式,因为有了生活舞蹈的存在,人们的天性与情感得到舒展,它将艺术精神更为普遍地带有功能性和应用性的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生活舞蹈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和教育舞蹈等。

(一)习俗舞蹈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舞蹈、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现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这类舞蹈也被称为风俗舞蹈,存在于我国各民族中,如在广西地区广为流传的《春牛舞》。在“牛节”这一天,牛不用出门劳作,主人家会为它洗澡,梳理毛发,喂黄豆玉米,让其大吃一顿,欢度“牛节”。在“牛节”中,人们表演《春牛舞》,舞蹈主要模拟牛的日常动作,这些舞蹈动作简单刚健,形象真实生动,富有情趣,场面非常热闹。《春牛舞》不仅增加了迎春的节日气氛,而且表达了人们祈求吉祥如意的愿望。又如流传于湖南的《伴嫁舞》是新娘出嫁前,女伴们陪伴新娘的惜别活动。一般在嫁期前的两天晚上开始进行,直至每天夜半结束。最后一晚要歌舞通宵,直到次日黎明,女伴们跳完伴嫁舞,新娘上轿后,把新娘送到新郎家为止。《伴嫁舞》由《把盏舞》《走马》《走火》《换信香》《娘喊女回》《纺棉花》《划船》《挑水舞》《卖酒酒》《推磨》《一根子流星》和《会歌舞》12个舞蹈组成。舞者边歌边舞,反映了妇女们的劳动生活和她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聚居的朝鲜族,每到秋天获得丰收后,人们便在街头广场跳起《农乐舞》。其一般由《小鼓舞》《舞童舞》和《象帽舞》等组成,当舞至高潮时,各舞队和围观的群众共同跳起舞蹈,尽情抒发丰收后的喜悦和欢乐心情。于湖南、贵州聚居的苗族,其习俗舞蹈《四面鼓舞》亦是一种在丰收时节跳的舞蹈。舞者四人,他们分别站在四面鼓的四面,每人双手持鼓槌,同击共舞。主要动作有起鼓、梳头、圆手、背剑、擦身、翻身、犁田、耙田、插秧、扯草、挑谷子和收鼓等。动作幅度大,风格奔放,表现出苗族青年获得丰收后的欢快和喜悦心情。另外,还有一些已被舞蹈艺术家们发现和继承,并修改创造成表演舞蹈,如苗族《滚地龙舞》、壮族《扁担舞》、彝族阿细跳月》、瑶族《长鼓舞》等,其却依然保存着习俗节庆表演的特点,寄托民族追求美好的理想与愿望。

(二)宗教、祭祀舞蹈

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宗教舞蹈是对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神灵的一种形象化的再现,使无形之神成为可以被感知的有形之身,是神秘力量的人格化,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祛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神祇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保佑和赐福。例如,我国周代的《六舞》就是著名的祭祀舞蹈。《六舞》内容如下:(1)《云门》用以祭祀天神;(2)《成池》用以祭祀地神;(3)《大韶》用以祭祀四方神(日、月、星、海);(4)《大夏》用以祭祀山川;(5)《大灌》用以祭祀先妣(女性祖先);(6)《大武》用以祭祀先祖。也有以祭祀礼仪为中心的宴会舞蹈,特点是与会人在祭祀活动中供拜、吃喝、歌舞,场面充满虔诚、炽热、欢腾的气氛。另外,至今仍流传于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傩舞》,就是从古代傩祭中的仪式舞蹈发展而来的,大多还保留着“驱鬼除疫”的主要特征。

(三)社交舞蹈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在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节”、黎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哈尼族的“苦扎扎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节日中也常见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其多是青年男女互相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www.xing528.com)

(四)自娱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五)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及五禽戏等均属体育舞蹈范畴

(六)教育舞蹈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对于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精神,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祖先对于弟子的舞蹈教育非常重视,如约在3000年以前的周代,就规定了对贵族子弟进行乐舞教育的学习内容。《周礼·乐师》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这也就是说,13岁学文舞,15岁(成童)学武舞,20岁才学以歌颂各氏族首领和祭祀之类为内容的乐舞。《大夏》即《六舞》之一,传说是用以表现和歌颂夏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周代时用以祭祀山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