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研究活动与成果:《灵渠》全面概述

现代研究活动与成果:《灵渠》全面概述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古代基本上是文史学者和地方官员自发研究不同的是,现代灵渠研究中,有组织的集体研究活动逐渐增多。《灵渠测勘报告》、《整理湘桂水道工程计划》作为灵渠工程研究的成果,是灵渠历史上首次进行大规模科学勘测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现代研究活动与成果:《灵渠》全面概述

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灵渠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远远超过古代,可谓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范围广泛,研究成果丰硕。主要包括灵渠的修建背景、演变过程、工程结构、建筑技术、工程环境地质水文、功能作用、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文物保护、文艺作品、社会影响、哲学审美、旅游开发等。与古代基本上是文史学者和地方官员自发研究不同的是,现代灵渠研究中,有组织的集体研究活动逐渐增多。以下按集体研究和专家学者个人研究两种类型分别介绍。

1.集体研究活动与成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以后,灵渠的研究逐步进入专业化起,有组织的较大规模的集体科学研究活动有11次。

(1)抗日战争时期的首次勘测成果——《灵渠测勘报告》《整理湘桂水道工程计划》

1938年3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成立湘桂水道工程处,奉命实施桂江航道的改进工程,以适应战时水陆联运的需要,兼研究桂江的治本计划。为开发利用湘桂运河,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水利设计队组织水工、水文、航运等专家勘测队伍对湘江—灵渠—漓江的地形、航道、设施进行实地勘测,并搜集有关资料,于1939年5月完成了《灵渠测勘报告》,内容包括缘由、测量成果(含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地形测量、纵横断面之测量、水文测验、大溶江引水渠之测量及灵渠上段改道之定线)、灵渠查勘报告(含水道状况、水源之调查、灵渠之建筑、堰坝滩险之调查、灵渠内之船只)、水文资料(含水位、流量)、灵渠上段改道及下段引水渠之勘查(含自湘江五亩堰至灵渠大湾陡之航行、下段引水渠)、大溶江关堰至溶江镇之水道调查、测勘后之意见、附录照片等8个方面。

1939年12月,编制出包括湘江、漓江和灵渠的全面整治方案,即《整治湘江水道工程计划》。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加上湘桂铁路修通后取代了灵渠大部分的航运功能,该计划最终未能实施。

《灵渠测勘报告》(图8-4)、《整理湘桂水道工程计划》作为灵渠工程研究的成果,是灵渠历史上首次进行大规模科学勘测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广西教育学院部分教师的研究成果

1974年12月,广西教育学院教师莫杰等4人成立写作组经过研究,编写了一本《兴安灵渠》,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作为历史小丛书出版,内容分为古代的岭南、秦始皇决定开凿灵渠、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史禄和三将军及飞来石的传说、灵渠名称的由来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等6个部分,近2万字。该书虽然受到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过多强调意识形态,一些数据也欠准确,但是依然为后世研究灵渠做了有益的探索和铺垫。

图8-4 《灵渠测勘报告》

1981年,莫杰在《兴安灵渠》一书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增补完善,命名为《灵渠》,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与《兴安灵渠》的基本观点和数据相同,但是内容则增加了1倍多,达4.7万字,包括兴安的历史沿革,巧夺天工的灵渠工程,灵渠的维修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灵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湘漓“同源”和湘漓“异源”的论争,秦城、严关、四贤祠、飞来石和三将军的神话传说等6个方面,还记述了秦城、严关等有关灵渠的历史事件。由于时代的局限,仍沿袭了一些《兴安灵渠》的缺憾,但总体来说,比《兴安灵渠》的内容更为完善和充实。

(3)桂林水利电力设计院和桂林水电建筑工程处的灵渠工程勘测成果

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给桂林水利电力设计院和桂林水电建筑工程处下达勘测任务:实测灵渠枢纽工程地形图,实测南渠、北渠纵横断面图,实测南渠、北渠的过水流量,并对灵渠大天平、小天平进行勘探。

桂林水利电力设计院和桂林水电建筑工程处对灵渠枢纽工程的勘探、渠道纵横断面和流量的实测,获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实地测量出南渠全长33.15千米,渠道平均坡降0.9%;北渠全长3250米,渠道平均坡降1.7%。二是绘制出南渠、北渠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三是查清了灵渠的陡门遗址共36处。四是编制出1985年南渠、北渠实测流量成果表。五是绘制出灵渠枢纽工程1∶500地形图。六是摸清了灵渠主要工程设施的现况。

这次勘测还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果:

①弄清了灵渠枢纽工程的地质。大天平、小天平下伏一层黏土,深5.7~15米,厚4~9米,为黄色粉质黏土与粉红色砂质黏土,黏性较强,含粉砂质较多,局部保留基岩残留的微层理结构,基岩面在孔深10~15米,基岩为灰黑色泥质岩炭夹钙质页岩。

②掌握了灵渠枢纽工程的基本特征数据。大天平坝顶长344米,坝顶宽12.9~25.2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31.7米,河底高程213.5米,下游鼻坎高程212.3米,河床冲刷坑高程210.9米;小天平坝顶长130米,坝顶宽24.3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31.3米,河床底高程212.8米,下游鼻坎高程212米,河床冲刷坑高程210.8米。大天平、小天平均为面流式拦河堰,轴线间夹角为108°,与河床方向的夹角大天平为57°、小天平为51°。

③摸清了灵渠枢纽工程的建筑结构。坝体外部为浆砌条石及鱼鳞石护面,上游条石砌成台阶状,浆砌条石厚2.24米,其下混黏土砂卵石;上游条石顶面用石榫连接形成整体,天平坝体中部块石近于直立砌筑,称为鱼鳞石,厚0.7~1.3米,鱼鳞石下伏的砂卵石,上部部分为人工混黏土的砂卵石坝体,下部为原生沉积砂卵石,上、下两部分很难区分。条石及鱼鳞石之间的胶结物一部分为沙黏土及石炭,已风化松散;另一部分据说是掺有桐油的乳白色及粉红色的胶结物,结构致密,抗风化力强,特别坚硬。1986年初,编制出《灵渠大、小天平工程勘测报告》。这次勘测成果,是继1938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勘测报告之后又一份重要的科学勘测报告。

(4)广西水利学会的《灵渠考察文集》

1985年8月13~23日和10月11~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和广西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组织综合考察队,对灵渠进行全方位综合考察。考察队由刘仲桂任队长,苏为典任指导员,考察队成员来自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广西水电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委员会、水利电力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西江局、《广西文学》编辑部、桂林地区水利电力局、兴安县水利电力局、兴安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共22人,涵盖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水文、水工、历史、地理、航运、考古、政治、经济及文物等专业,采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对灵渠工程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对灵渠工程的工程技术特性、水文、地质进行现场踏勘、测量和调查研究,对一些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湘漓源流问题、三七分水问题以及灵渠开凿年代问题等进行研究和探讨。

考察队员多次到现场踏勘大天平、小天平及铧嘴的布置和结构型式,对整个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查勘、水文测验,实地考察南渠和北渠渠道全程以及陡门、堤防、堰坝和桥梁,并到距兴安县城80千米的猫儿山(海拔2141.5米)考察漓江源头,还到位于兴安县城南部的白石乡境内的海洋山脉、海拔899米的近峰岭和灵川县海洋乡境内的龙门界考察湘江源头,之后分各专业组再度深入调查研究。访问和邀请了熟悉灵渠历史情况的水管所工人、当地长者、陡军的后代进行座谈,请他们讲述以往陡门过船的情景和大天平、小天平翻修的情况。

通过两次为期20天的实地考察,从历史和工程技术方面进一步对灵渠进行探讨,运用当代水利技术理论,结合桂林水利电力设计院、桂林水电建筑工程处和兴安仙人掌水文站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湘江发源于兴安县南部白石乡境内海洋山脉海拔899米的近峰岭,漓江发源于越城岭山脉海拔1732米的老山界,纠正了“湘漓同源”的理论,明确了灵渠大天平、小天平的工程地质状况;明确了灵渠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参加考察的专业人员苏为典、魏璟、邓锦荣、刘仲桂、高言弘、向黎、吕祖宏、李炳臻、吴光文、林卓才、秦慰俭、吴爱强、黄继聪、范存义等人撰写研究灵渠的历史与现状的文章16篇、附勘测报告3份,汇编成《灵渠考察文集》(图8-5),在《广西水利水电科技》杂志1986年9月第3期上刊发,其中有4篇文章在日本有关史学研究期刊选登。

图8-5 《灵渠考察文集》

(5)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成果

1986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兴安灵渠召开。大会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共同举办。全国水利史学界专家学者云集灵渠,出席会议代表共140多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韦纯束亲自到会祝贺,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珠江志》编委会主任刘兆伦,水利部原副部长黄友若,中国水利史研究专家郑肇经、姚汉源、周魁一、郑连第等亲临灵渠参加学术讨论会。日本的中国水利史研究者森田明、藤田胜久、西岗弘晃、松田吉郎等4位学者应邀参加会议。93岁高龄的中国水利史研究专家郑肇经在会议上发言。

本届会议讨论的学术论文课题广泛,包括治河防洪农田水利、水运、水政、工程管理、水利经济、国外水利史研究概况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在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上、多学科的交叉综合渗透上都有新的突破。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和广西水利史研究会组织的对灵渠的综合考察,代表们认为其研究方法可取,值得借鉴。专家们还针对历史上湘江是否与漓江同源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最后一致认为,海洋河与湘江在广西的流向一致,岩溶比较发育、地貌相似,河谷地势处南北自然倾斜,上、下游河谷大致在同一时期形成,发育时间较早,同意历代的舆地史书、地方志和群众习惯都认为海洋河是湘江的主干、正源的说法。最后,大会通过了加强灵渠保护的建议书,建议国务院将灵渠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1988年国务院核准公布灵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6)广西大学“灵渠枢纽水流状况试验研究”成果

1988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委托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系、桂林地区水利电力局、兴安县水利电力局共同承担“灵渠枢纽水流状况试验研究”项目。试验选择水工模型研究的方法,在广西大学水工试验室进行。试验研究采用桂林水利电力设计院与兴安县水利电力局提供的1∶500灵渠枢纽工程地形图,模型池尺寸为宽8米、长16米,模型比例尺为1∶60,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模型。以大天平、小天平(轴线)的交点(古水准测量支架处)为基点,上游地形做到每15米设一个观测断面(共设18个断面),长540米,上游地形长度为河宽度的2.3~2.5倍。下游地形做到每14.5米设一个观测断面(共设9个断面),长270米。上、下游地段总长810米。根据水工模型试验的要求,整体模型中建筑物的地形高程误差控制在±(0.2~0.4)毫米,建筑物安装高程误差控制在±(0.2~0.3)毫米。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①弄清了在各种流量下,大天平、小天平的泄流情况。当来水流量Q达28.72~14.8米3/秒时,南陡、北陡泄流量之比,其数值域约为6/4;当来水流量Q达828~690米3/秒时,大天平、小天平泄流量之比,其数值域约为7/3;当来水流量Q达200~100米3/秒时,大天平、小天平泄流量之比,其数值域约为8/2。这说明大小天平泄流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值域由大水时(Q≥690米3/秒)的7/3渐向小水时(Q≤202米3/秒)的8/2变化(同样,7/3或8/2亦为数值域而不是某个特定的恒值)。

②掌握了各种流量下现有铧嘴的分水情况。当来水流量Q达828~690米3/秒时,铧嘴起着良好的纵向分水作用,以铧嘴为准,东北流(大天平泄流量加北陡的泄流量)与东南流(小天平泄流量加南陡的泄流量)之比,其数值域约为7/3。由于河道演变,河道中形成长而宽的沙嘴,延长铧嘴的长度(96米)对整体水流无任何有利影响,因此没有必要恢复铧嘴原貌。

③从灵渠枢纽现状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成果来看,除在特定水流条件下外,已不存在“三分入漓,七分入湘”之说。

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研究,1989年11月23~3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有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广西大学、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桂林地区水利电力局、兴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兴安县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参加的“灵渠枢纽水流状况试验研究”成果鉴定会,并形成鉴定意见。专家们认为本试验运用先进的水工模型试验理论和测试手段对历史上重大水利工程所进行的科学研究,能起榜样的作用,对灵渠的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特别是在旅游业和农业灌溉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因此,该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议在此基础上对该枢纽河段进行全面的整治研究,包括河床演变,河槽冲淤情况的调查、研究和治理;在枢纽工程水域进行水文测验工作,以积累资料;对枢纽工程及所涉及的范围应加强水土保持,以减少灵渠的泥沙淤积。

1990年12月,“灵渠枢纽水流状况试验研究”项目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该研究课题最后由汤全明执笔,撰写出《灵渠枢纽水流状况试验研究》报告,发表在《广西水利水电科技》1992年第2期。

(7)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研究成果

2007年6月18日,兴安县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会在兴安县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成立。研究会共有会员39人,其中7人具有高级职称。会上,推举吴海峰、陈和平、李铎玉为名誉会长,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彭书琳为顾问,刘建新为会长,并通过了研究会章程。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灵渠研究走向了常态化的新阶段。此后,研究会编纂了3期会刊《灵渠研究》,研究会成员发挥各自专长,开展了不同课题的研究,在挖掘、整理、宣传、推介灵渠的历史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独立或合作编写学术专著36部,参与自治区、市、县重大课题研究8项,获得自治区、市两级优秀成果奖10多项,在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各级媒体发表学术论文21篇。研究会骨干成员李铎玉、刘建新、蒋太福、罗庭坤、陈兴华、阳裕盛、吴海星、岳启海、左志强等分别参与了《灵渠志》、《兴安县志(1991~2005)》和“广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丛书”之《灵渠》的编纂。会长刘建新先后担任《灵渠志》《兴安县志(1991~2005)》和“广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丛书”之《灵渠》等3部著作的总纂,其中还担任《灵渠志》的常务副主编、“广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丛书”之《灵渠》的执行主编,并有个人专著《灵渠》(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副会长蒋太福著有《乡音·乡情》(香港金陵书社,2007年),主编有《灵渠诗联集萃》(香港银河出版社,2008)、《兴安风景名胜古迹录》(兴安县政协《兴安文史资料》第六辑,2007年)等作品。副会长罗庭坤著有《古灵渠情韵》(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等作品。蒋太福、罗庭坤与胡琳合著有《灵渠古风录》,蒋太福、罗庭坤与李肇隆合著有《历史名人与兴安》(兴安县政协《兴安文史资料》第八辑,2011年)。许家平在兴安电视台开辟了《话说兴安》栏目并长期撰稿。刘建新、许家平、陈兴华、岳启海、左志强等人参与了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等重大文化活动,研究会大多数成员还参加了兴安县历届桂林米粉节、纪念郭沫若灵渠题词50周年纪念活动、灵渠文化论坛、广西传统村落史料集成调查等重大文化活动,以及灵渠修缮工程、灵渠复航工程、桂北人家和灵渠人家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滨江公园修建、兴安县博物馆(灵渠展示中心)筹建、北街里历史文化片区改造、双女井溪沿岸景观改造等多项县内重大项目建设

(8)《灵渠志》(www.xing528.com)

图8-6 《灵渠志》

《灵渠志》是一部真实载录灵渠历史和现状的专门志书(图8-6)。2003年3月,在兴安县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们提出并通过了编纂《灵渠志》的议案,并得到了兴安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2003年7月,成立《灵渠志》编纂委员会,并由县地方志办公室承编,组织本地相关方面专家进行编纂,经过《灵渠志》编辑室全体编辑人员近5年的辛勤劳动,数易其稿,于2006年10月形成初稿,并在兴安电视台、《兴安报》、灵渠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和征集史料、文献,2007年1月初形成了征求意见稿,邀请桂林市和兴安县对灵渠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学者、老领导及全体编委会成员进行座谈,广泛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于2007年7月形成了修改稿,在此基础上,兴安县审核领导小组、桂林市志办公室、广西区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和专家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之后,编辑室又进行了一次修改补充,2007年9月完成了评审稿,并于2007年9月11~13日召开了自治区、市、县三级评稿会,会后根据评稿会提出的要求和意见,组织全体编撰人员再次进行修改,于2008年底完成送审稿,报上级审查验收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批准公开出版发行。

全书分10章,包括地理环境、工程建筑、航运、水利、管理与维护、灵渠研究、景区景点及旅游、流域经济与文化、艺文、人物等方面,共30万字。虽然由于编者经验缺乏、资料有限、人员变动等因素导致该书存有一些缺憾,但是,它毕竟是广西第一部风景名胜专志,也是历史上内容最全面的一部关于灵渠的专著,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后来编著更加完善的灵渠专著做了有益的探索。

该书前期由时任兴安县志办公室主任刘建新总纂,后期由兴安县志办继任主任王永贵总纂,出版时主编署名王永贵、李铎玉,特约编辑及协编人员有李铎玉、蒋太福、罗庭坤、左志强、阳裕盛、岳启海、李翔、周荣、何艳红,2010年3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9)《灵渠申遗文本与保护管理规划纲要

2011年4月,为了重新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工作,兴安县文化旅游局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编制《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以及《兴安灵渠申遗总体保护规划纲要》。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派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吕舟牵头,与魏青、项瑾斐、张荣、贾斌、陈怡、李玉敏、贾玥等6人组建研究规划团队,按照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现场采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灵渠修建背景、维修过程、工程结构、功能作用、科学价值、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历时1年,于2014年3月22日提交了《灵渠申遗文本与保护管理规划纲要》(中期)。经过广西区内权威的文物考古和水利专家初步评审后进行了多处修改完善,于2014年3月再次提交给广西区内权威专家参与的评审会,评审通过后,上报国家文物局。

《灵渠申遗文本与保护管理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长达159页,4万多字,分为提名地识别、描述、列入遗产名录的理由、影响因素分析、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5个部分,其中以灵渠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最为精彩。

《纲要》阐述灵渠符合申遗的标准时,列举了以下理由。一是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ⅰ):创造精神的代表作。其中,以灵渠北渠为例,阐述了“在船闸系统尚未发明之前,使用长距离的弯道来降低流速的设计构思使得人工运渠的正常运转在高差较大的山区成为可能,而灵渠成为全世界这一概念全方位实践的最早案例和古代实存孤例”。二是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ⅳ):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三是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ⅵ):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在阐述灵渠的技术价值时,从概念、渠道设计、工程技术、水运和水利技术体系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归纳了4项特征。总体而言,《纲要》是一份资料翔实、论证严谨、阐述精辟的高质量的文本,代表着现代人们对灵渠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

(10)“广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丛书”之《灵渠》

201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主持编写的“广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丛书”首册——《灵渠》一书(图8-7),以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会骨干成员为主体,特聘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刘仲桂为主编,刘建新、蒋官员为执行主编,蒋太福、罗庭坤、蒋新平、陈兴华、阳裕盛、岳启海、左志强参与编写,于2014年3月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7编23章56万字,插图近300幅,卷帙浩繁、内容翔实、叙述严谨,从篇幅上和质量上都超越《灵渠志》,汇聚了当时灵渠研究的最新成果。

《灵渠》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和有关典籍、科学论文的基础上,通过从工程、功用、历史、文化、人物、审美等方面对灵渠进行全方位的探究和解读,对灵渠的地理环境、创建与维护过程、工程设施、功能与作用、风景名胜、文化积淀、过往人物、审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记载与描述,既有大量的资料汇集,又有生动的语言解读,并配有精美照片、手绘图,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灵渠这一项两千多年历史的伟大工程;既有严谨的考据,又有生动的描写,将科学性与可读性自然地融于一体,为历史、水利、文学等领域专家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通俗易懂的优秀读物。

《灵渠》是有关灵渠科学考证和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信息库,也是宣传推介灵渠科学价值和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载体。该书的出版,对于灵渠这一宝贵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助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

(11)郑连第、蔡蕃、蒋超、梁永霞的《灵渠河道及水利设施历史变迁研究》

2017年9月,受兴安县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退休专家郑连第、蔡蕃、蒋超、梁永霞等人组成课题组,对“灵渠河道及水利设施历史变迁”课题开展研究。研究报告约6万字,对灵渠的工程设计、管护使用、历史演进、科学价值、科学研究、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清晰的梳理,对人们研究灵渠、认识灵渠、保护和开发灵渠、推动灵渠申遗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8-7 《灵渠》

(12)“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成果

2018年4月25~28日,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兴安县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兴安县水利局承办的“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在兴安县举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吕娟主持了会议,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谢日万、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郑连第、中国水利学会原副秘书长蒋超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国内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韩国的130多位专家学者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对灵渠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提出了真知灼见。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收到论文和学术文章77篇,其中与灵渠相关的有25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原主任、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原会长周魁一提交的《〈清史·水利志〉之“灵渠(附相思埭)”》,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永和的《试论陡门、斗门、水闸、碶等的异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会的《工业遗产保护视角下灵渠的技术史价值探究》,山东省水利厅史志编辑室副编审朱汉明的《灵渠建设及其对人类智慧的贡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工程师李云鹏的《灵渠水利工程体系特征及其文化价值》,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原编审唐基苏的《灵渠渠系工程的生态美学效应》,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委员、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建新的《论灵渠最初奠定了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基础》,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陈兴华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灵渠》,中共兴安县委党校唐中立的《灵渠灌溉历史与保护开发策略初探》等文章,都有较为新颖的视角或较为丰富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会议还一致通过了《加强灵渠水利遗产保护倡议书》。

2.专家学者个人研究成果

(1)唐兆民的研究成果

唐兆民(1906—1981),兴安县溶江镇通济村人,自幼在灵渠畔和古秦城边长大,对灵渠素有感情,他是从民国年间跨越到新中国成立后,持续开展灵渠研究的第一人。他早年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他在广西省文献委员会工作期间,参与了兴安古迹采访的学术活动,重点考察了灵渠。这次考察,他以兴安县城秦堤为中心,北至界首乡的狮子潭及会龙乡的渠口村,东至犁头乡的邓家村,南至白石岩和石龙江,西至严关乡梳子铺,亲自察看了灵渠渠首工程、南北两渠和陡门,访问了健在的陡军渠目。为了执笔撰写灵渠《采访报告书》,他还查阅了大量古籍图书,萌发了编写一本灵渠文献专辑的想法。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筹备处、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调查组和广西民族研究所工作,最后任广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工作期间,只要遇到有关灵渠的文献资料,他都不遗巨细地摘抄辑录;工作之余,专门去图书馆翻检群书,广泛搜罗。历经三十余载,终于汇成一册,命名为《灵渠资料辑要》,全书共2册,分为对湘江、漓江源流的记述和灵渠历代变化上、下两篇,成为灵渠研究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灵渠史料集。

1975年,《灵渠资料辑要》由桂林市革命委员会文物管理委员会油印成册。但是,由于付印时间仓促,以致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缺点:一是没有经过仔细反复校对,文献重复、错讹、脱漏之处不少;二是辑文原有的错误之处未及时指明订正。为了弥补该书不足,1975年秋,唐兆民又开始进行了下面三项工作:一是翻阅辑文原书重新做了一次核对,二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一些增删,三是将原文中所有疑误之处做了力所能及的考订。1982年10月,以《灵渠文献粹编》的书名由中华书局出版(图8-8)。该书有24.4万字,分为源流、凿渠、修渠与用渠、其他等四个部分,文献辑录397条,另附15张照片、6张插图。源流部分是对湘江、漓江二水的源头、支流等文献史料进行收集;凿渠部分是收集秦至民国时代关于灵渠创建的记述,修渠与用渠部分是关于灵渠的维修、管理与通航、灌溉的史料;其他部分则是历代关于灵渠及其附属建筑物的诗词、散文、碑刻、题词等。虽然其中尚存极少量瑕疵和可商榷的观点,但是总体上资料翔实、辑录严谨,是极为重要的一部灵渠研究文献工具书,对后人研究灵渠颇有帮助。

(2)黄增庆的陡堤调查

黄增庆,1918年6月生,壮族,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人。他是广西境内第一位考古研究员,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中国铜鼓研究学会、壮族研究学会顾问。195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期间,曾经到兴安县实地考察灵渠及其陡门情况,并撰写了《广西兴安陡堤调查》一文发表在《文物》1958年第1期。这是目前已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较早的灵渠研究成果。调查显示,保存完好的陡门共有14座,其中南渠12座、北渠2座。

图8-8 《灵渠文献粹编》

(3)李铎玉的研究成果

李铎玉(1926—2007),江西省兴国县人,副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他在兴安文物部门工作近30年,主持和经历了与灵渠相关的绝大多数文物保护、修缮、恢复、重建工作,以及科研、考察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整理编印了《灵渠简介》《灵渠史话》《兴安风景诗词选》《灵渠神韵》等著作,其中《兴安风景诗词选》和《灵渠史话》中的“灵渠大事记”最具开创性。此外,2003年后,他还受兴安县志办聘请,担任《灵渠志》的主编,为灵渠文物的保护、资料的整理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兴安县内继唐兆民之后灵渠研究的又一座高峰。

(4)郑连第的研究成果

本书作者之一的郑连第,1939年出生,水利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8年12月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副主任,1990年3月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从1980年开始,先后9次亲临灵渠现场考察,对灵渠的开凿背景、演变历史、工程结构、历史作用等均十分熟悉,是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对灵渠研究较早的水利专家之一。他根据20世纪30年代扬子江水利委员的勘测报告中详记的陡、堰、渠、堤和铧嘴等结果,绘制出较为详细的工程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计算,考证研究,撰写了论文《灵渠工程及其演进》发表在《广西水利水电科技》1985年第3期。继而编写了专著《灵渠工程史述略》,1986年9月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图8-9)。该书9万多字,分为8节,包括灵渠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作用、灵渠工程概观、灵渠的建筑物、灵渠的管理、灵渠的演进、抗日战争时期改造灵渠计划、相思埭运河、今日灵渠和相思埭。全书资料翔实,条分缕析,著述严谨,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水利专家撰写的专著,对水利工作者、史学工作者以及中国古代工程研究者均有参考价值。

图8-9 《灵渠工程史述略》

(5)蒋廷瑜的研究成果

蒋廷瑜,广西兴安县人,1939年出生。于196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毕业,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队副队长、队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为全国知名的文博考古专家,并兼有兴安人的身份,将本职工作与灵渠研究结合起来,多次参与或组织灵渠周边的考古发掘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著有《桂岭考古论文集》,该书中的《广西先秦青铜文化初论》《楚国的南界和楚文化对岭南的影响》等多篇论文都与兴安灵渠有关。此外,他还在报刊发表了《论灵渠的灌溉作用》(《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广西兴安县秦城遗址七里圩王城城址的勘探与发掘》(与夫人彭书琳合作,《考古》1998年11期)、《广西境内的秦城和汉城》(《广西日报》2007年9月24日)等多篇与灵渠相关的论文。其中,《论灵渠的灌溉作用》一文详细探讨了灵渠灌溉功能的发展、灵渠灌溉的方式及灌溉面积等,研究的角度新颖、眼光独到、论据充分,是最早聚焦灵渠灌溉作用的一篇论文。2014年,他还应邀为“广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丛书”《灵渠》一书撰写了序言。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如张含英、潘琦、周魁一、燕柳斌、袁鼎生、蓝日勇、彭鹏程、曾昭璇、钱宗范、高言弘、刘仲桂、黄伟林、黄振南、郑朝晖、宿富连、李珍、张信贵、冯广宏、廖国一、范玉春、唐基苏、蒋新平、粟维斌、李云鹏、周有光、唐咸明、刁树广、崔润民、廖江、李都安、赵炳清、熊昌锟等,分别从历史文化、工程技术、功能作用、管理维护、景区景点、文学艺术、旅游开发、社会族群、哲学审美、遗产申报等方面对灵渠做了一些富有价值的研究和著述,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新成果,丰富了人们对灵渠的认识。近年来,研究灵渠的人越来越多,涵盖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广,由于本书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