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渠工程在防洪和排涝方面的重要作用

灵渠工程在防洪和排涝方面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上,灵渠工程不仅在航运和灌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防洪和排涝方面也功不可没。为此,古人在南渠、北渠上修建了5处水位自动控制设施——侧向溢流堰,其中南渠3处、北渠2处,使之承担起再次排洪的作用,从而减少大天平、小天平被洪水冲刷的水量,起到固坝稳堤的作用,从而对县城防洪排涝。鄂尔泰维修时,新开挖长243米的排洪道,宽10米、深5米,以泄暴涨的洪水。

灵渠工程在防洪和排涝方面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灵渠工程不仅在航运和灌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防洪和排涝方面也功不可没。灵渠的排洪工程设计非常巧妙,渠首大坝就是一处重力式砌石溢流坝,可兼作泄水建筑物使用,有自动泄洪功能,对于流入渠内的河水具有自动调节的作用,而铧嘴则起到分洪和保护天平坝的作用(图5-6)。遇到洪水暴涨时,漫过天平坝顶的洪水无法完全排泄,流入渠道的河水就会大量地增加,从而会给渠堤和兴安县城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此,古人在南渠、北渠上修建了5处水位自动控制设施——侧向溢流堰,其中南渠3处、北渠2处,使之承担起再次排洪的作用,从而减少大天平、小天平被洪水冲刷的水量,起到固坝稳堤的作用,从而对县城防洪排涝。

图5-6 灵渠泄洪

第一处侧向溢流堰叫作泄水天平,建于距南陡口892米处的秦堤上,长42米,宽17.8米,天平顶比渠底高1.5米,向外倾斜部分顶宽11.4米,天平顶上铺设石墩,架长条形石板(现已改为钢筋混凝土板),以便行人来往。大泄水天平低于秦堤,洪水期间,渠道上游来水使渠道水上涨,渠内过多的水量,会漫越大天平顶端,将洪水排入湘江故道(图5-7)。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云:“自铧嘴分水入渠,循堤行,二里许,有泄水滩。苟无此滩,则春水怒生,势能害堤,而水不南;以有滩杀水猛势,故堤不坏,而渠得以溜湘余水缓达于融,可以为巧矣!”“泄水滩”即大泄水天平,周去非盛赞泄水天平之巧,认为它是保护渠堤、使渠堤水顺利南流的重要保证。

图5-7 南渠泄水天平正在排洪(www.xing528.com)

第二处侧向溢流堰位于南陡以下1953米的渠水与双女井溪相汇处,距离第一处泄水天平1061米。由于堰上建有马嘶桥,又称马嘶桥溢流堰。这处溢流堰位于兴安县城内,是利用双女井溪的河道改建而成的一道溢流堰,顶宽4米,用大条石砌筑,堰顶至渠底高1.5米,内坡垂直,用条石砌筑,外坡用条石砌成5级阶梯,溢流面长19.5米、河槽宽7米。

新中国成立后,在渠内侧修闸墩2个,安装3扇钢筋混凝土闸板,采用手动和电动两用启闭机开关闸门。闸门外侧,堰顶上有3个石墩,清代修筑时,曾架有人行石板桥;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可通行机动车辆。在渠道底部修建暗涵,洪水期时,可通过暗涵将双女井溪的洪水排入湘江故道;枯水期时,它可将双女井溪水用闸门完全拦断,流入南渠。这是南渠第二道水位自动控制设施。2005年,兴安县人民政府将南渠穿越县城一段街区重建成仿古街区,并命名为水街,在双女井溪及南渠重新修建了三桥相连的马嘶桥,形成“三桥跨二水”的景观。

第三处侧向溢流堰在南渠12.42千米处的溢流堰,叫作黄龙堤,用大条石砌成,堤顶宽3.5米,内坡垂直,外坡宽4.7~5.3米,堰顶长87.6米。

第四处侧向溢流堰在北渠213米处,称为竹枝堰,堰顶长15米、宽8米,以条石砌筑。

第五处侧向溢流堰位于北渠北陡下游2330米处的水泊村西,又称回龙堤,为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云贵总督(兼辖广西)鄂尔泰所创建。原来灵渠北渠没有溢流堰,当湘江发生洪水时,进入北渠的洪水能排入湘江,但后来湘江河床逐渐淤高,致使此渠与湘江汇合渠底抬高,遇到较大洪水时,不仅不能顺利排洪,反而湘江洪水会倒灌入渠,波涛逆流而上,给北渠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鄂尔泰维修时,新开挖长243米的排洪道,宽10米、深5米,以泄暴涨的洪水。回龙堤堤长15米,堰顶宽4米、高2米,堰顶低于渠堤。涨水时,由堰顶溢流,下泄洪水,通过新开挖排洪道,将洪水排入湘江。正常水位时则通过堤上所留的方孔(俗称水涵),引渠水灌溉农田。这样,回龙堤在平时作为堤防,旱时则拦水灌田,汛期又可排洪,是多用途、多功能的水利工程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