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灵渠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阶段

中国灵渠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阶段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兴安县成立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灵渠申遗工作方案,灵渠申遗工作正式启动。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把加快灵渠、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月14日,灵渠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确定为代表广西参加中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项目。9月5日,灵渠再次由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中国灵渠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阶段

灵渠由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各级政府部门对灵渠保护利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2007年4月28日,灵渠铧嘴恢复工程正式竣工,恢复了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被洪水冲毁的80米铧嘴。

2012年以后,灵渠开始步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保护与开发档次的全新阶段。

2012年初,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提出推进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的计划,将兴安县灵渠申遗工作纳入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的重要工作,并予以全力推进。兴安县成立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灵渠申遗工作方案,灵渠申遗工作正式启动。11月17日,灵渠由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灵渠申遗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3年7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以桂政办发〔2013〕75号文件公布。11月12日,兴安县调整了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中共兴安县委书记、兴安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各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大大加强了灵渠申遗工作的领导力量。11月17~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灵渠、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评估会,灵渠和花山岩画双双获得通过,并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候选。其中,灵渠获得13票中的7票,获得了优先推荐申报资格,在程序上成为广西申遗项目的领头羊。

2014年,灵渠申遗工作进入全面冲刺阶段。1月2日,兴安县对灵渠渠首段进行保护维修和环境整治工程动工。工程包括灵渠大天平、小天平、铧嘴的维修补漏,南陡至粟家桥秦堤路面、泄水天平、三将军墓等路段环境整治,工程总投资3800万元。1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第97号政府令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灵渠保护办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把加快灵渠、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月14日,灵渠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确定为代表广西参加中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项目。这标志着灵渠申遗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5年1月,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作为中国唯一的文化遗产项目正式申报2016年世界文化遗产,灵渠第一轮申遗工作暂告一段落。

2017年,是灵渠申遗工作再次启动并强力推进的一年。新年伊始,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做出了重新启动灵渠申遗工作的重大决定,下发了《关于调整兴安县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的通知》(兴发〔2017〕1号),成立以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兴安县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灵渠申遗工作。9月5日,灵渠再次由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9月13~18日,水利部水科院水利史专家郑连第教授率领课题组成员蔡蕃、蒋超、梁永霞抵达兴安,开展“灵渠河道及水利设施历史变迁”课题调研,助力灵渠申遗。其间,课题组向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提出将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同时进行的建议。12月28~29日,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分别召开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听取灵渠申遗办公室关于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的汇报后,同意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正式启动。

2018年,是灵渠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新进展的一年,突出表现在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取得成功。4月16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席瑞因德一行5人在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昆仑等人的陪同下,就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关工作进行现场考察。4月26日,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及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在兴安县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120多人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论坛、现场考察等形式,围绕推进灵渠保护与申遗工作、水利遗产价值挖掘及保护利用的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讨。5月11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领导和专家组一行13人到灵渠考察,并召开评估会,对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进行现场评估。专家组认为,灵渠具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条件,同意向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推荐其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8月13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市召开会议,授予灵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图3-1)。这是灵渠历史上获得的首项国际性的荣誉。自此,灵渠开始走向世界。

图3-1 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证书

【注释】

[1]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126页。

[2]司马迁主编《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第253页。

[3]司马迁主编《史记·南越列传》,中华书局,1959,第2975页。

[4]范晔:《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第2837页。

[5]司马迁主编《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59,第2994页。

[6]范晔:《后汉书·郑宏传》,中华书局,1965,第1154页。

[7]郦道元:《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723页。

[8]刘昫:《旧唐书·韦坚传》,中华书局,1975,第3223页。

[9]这些船是来自东京(洛阳)、汴、宋的小斛底船,吃水浅,显然不是海船,应是河船。

[10]鱼孟威:《灵渠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148页。

[11]同上。

[12]李昉:《太平御览》卷六五,中华书局,1960,第312页。斗门,今称陡门,即闸门,最初在西汉已有大量用于灌溉和排水。

[13]班固:《汉书·沟洫志》,中华书局,1962。该书中记载了贾让治河三策,并提及陡门的应用。

[14]郑连第:《唐宋船闸初探》,《水利学报》1981年2期。

[15]莫休符:《桂林风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589页。

[16]鱼孟威:《灵渠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148页。

[17]同上。

[18]同上。

[19]同上。(www.xing528.com)

[20]沈辽:《贺州推官知阳朔县李君墓碣铭》,载《钦定四库全书·云巢编》巻九。

[21]李师中:《重修灵渠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164页。

[22]脱脱等:《宋史·李浩传》,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171页。

[23]脱脱等:《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东南诸水下,中华书局,1977,第2417页。

[24]同上。

[25]黄裳:《灵济庙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173页。

[26]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179页。

[27]同上书,第176页。

[28]同上书,第179页。

[29]同上。

[30]同上。

[31]张廷玉等:《明史·志·河渠》。

[32]孔镛:《重修灵渠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187页。

[33]同上。

[34]《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八。

[35]清道光年间《兴安县志·舆地三·水利》。

[36]陈元龙:《重建灵渠石堤陡门碑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200页。

[37]陈元龙:《重建灵渠石堤陡门碑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200-203页。

[38]同上。

[39]同上。

[40]元展成:《重修陡河建海阳堤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212页。

[41]鄂尔泰:《重修桂林府东西二陡河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208页。

[42]梁奇通:《重修兴安陡河碑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227页。

[43]同上。

[44]查礼:《复修灵渠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232页。

[45]梁奇通:《重修兴安陡河碑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228页。

[46]赵慎畛:《重修陡河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243页。

[47]陈凤楼:《重修兴安陡河碑记》,载唐兆民编《灵渠文献粹编》,中华书局,1982,第249页。

[48]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