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代灵渠,有据可考的维修共6次。
第一次修渠。此次修渠是宋代最早的一次,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976~979年),广南西路转运使边珝曾经修治灵渠。
第二次修渠。庆历四年(1044年),桂林衙前秦晟等人监修灵渠及其黄龙堤,用工10850个,用钱7560多缗(古代1000文为1缗),其中石料、竹木、人伕等由临桂、灵川、兴安三县差拨。庆历五年(1045年)二月完工。这次修渠透露的重要信息有两条,一是黄龙堤在此之前已有,二是灵渠修渠的材料和人工是相邻的几个县共同分摊的。
第三次修渠。熙宁元年(1068年),摄兴安知县李忠辅又按唐代李渤、鱼孟威设计的形制全面修筑,“乃大完筑。尽复其故迹,益溉其旁田畴甚多”[20]。从这句话上来看,这次维修规模较大,并且较为全面,还增加了灌溉田亩面积的记载,是迄今所见最早提到灵渠灌溉作用的文字记载。同时,可以看出,在李忠辅之前,灵渠已经有了灌溉功能。
第四次修渠。此次也是比较知名的一次重修。嘉祐四年(1059年),广西提点刑狱兼领河渠事、都水监李师中主持修渠。他所完成的工作是“燎石以攻,既导既辟。作三十四日乃成废陡门三十六,舟楫以通”[21],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用火燎水泼的方式凿去碍航礁石,疏浚扩大航道尺度。这次维修的两项措施都在航道上。首先,凿石疏浚。如前所述,灵渠渠道的某些渠段受坚硬岩石的限制,加之开石施工效率低,工费大,虽经几次开拓,但尺寸仍不够大,需继续拓宽断面。“燎石以攻”,即用火烧石,然后马上浇上水、醋或盐水,使岩石在热胀冷缩中裂成碎块。这种方法在中国水利史上经常用到,如东汉时期虞诩在甘南开运河和唐代李齐物在三门峡凿开新河都是用这种方法,这是我国在用爆破开挖岩石方法之前使用的一种独特的开挖方式。其次,将唐代18座陡门增建为36座,比现代有迹可循的总数还要多,对不利通航的河段控制能力更强了。这次修渠修复废陡门至36座,用民伕1400人,用工4.75万个,维修的工作量不算大,只用34日就完工了,修整的范围只局限于渠道。从李渤修渠始至此,已完成了灵渠治理规划的全部内容,灵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基本完善。
南宋时期,灵渠仍然不断得到修葺和完善。
第五次修渠。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宋高宗诏广西转运司修渠,并要兴安、灵川两县知县系衔兼管,以通漕运。
第六次修渠。乾道六年(1170年),宋广南西路安抚使静江(今桂林)知府李浩修灵渠,至乾道八年(1172年)完工。《宋史·李浩传》记载,“浩至郡,旧有灵渠,通漕运及灌溉,岁久不治,命疏而通之。民赖其利”[22],再次将灵渠的漕运和灌溉并列记载,说明当时灵渠的灌溉作用已越来越大。
绍熙五年(1194年),宋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朱晞颜修灵渠,用缗钱300万,可惜其修渠内容无详细记载。(www.xing528.com)
经过多次修整,灵渠的工程设施更趋于完善,这与我国各地唐宋时代水利工程都趋向完善的情况是相一致的。南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对灵渠当时的形态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具体如下:
铧嘴——“于上流沙碛中叠石作铧嘴,锐其前,逆分湘水为两”。
人工开渠与秦堤——“依山筑堤为溜渠,巧激十里而至平陆”,铧嘴至始安水口,其人工开渠的情况与现在保留的状况无异。
浚凿天然河道——“凿渠绕山曲,凡行六十里”,与现状相同,看来用曲线平缓水的坡降的方法由来已久。
天平——“自铧嘴分水入渠,循堤而行,二里许,有泄水滩。苟无此滩,则春水怒生,势能害堤,而水不南;以有滩杀水猛势,故堤不坏,而渠得以溜湘余水,缓达于融,可以为巧矣!”泄水滩即今泄水天平的前身,其位置相吻合,溢洪作用也与泄水天平相同,这是最早的关于灵渠泄水天平的记载。这里没有描述天平的具体结构,但从其能够成功地起到保护堤防的作用和专门为溢洪而设这两点来看,它必须具备溢流坝的构造要求。文中没有提及大天平、小天平的溢流作用,但当时它们作为拦河和分水的建筑物存在是没有问题的,湘江水量丰枯变化很大,大洪水来临必然溢过天平坝顶,天平坝的溢流作用必然存在,而且其溢流量要远大于泄水天平。天平坝的具体结构现在尚无法估计,李渤时“铧其堤”,大天平、小天平做“人”字形布置似乎已经形成,南陡、北陡已经存在。由此可见,灵渠的渠首建筑物在宋代就已经趋于完善了。
渠道与陡门——“渠水绕迤兴安县,民田赖之。深不数尺,广可二丈,足泛千斛之舟。渠内置斗(陡)门三十有六,每舟入一斗门,则复闸之,俟水积而舟以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以通南北之舟楫”。这里所描写渠道的规模与现在的相同,“足泛千斛之舟”说明渠道整治标准很高,难得的是在文字记载中还看到了当时船只过陡时形象的描述。现在除北渠4座陡外,南渠可查的还有30座陡,分布在20千米范围内,宋代时的36座陡也应在这一范围内,陡门应比现在的更密集,并且组成多组船闸和多级船闸,其出现之早、设计之巧和效果之佳,在中国,甚至在世界水运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灌溉——“农田赖之”,灵渠在当时已经成为运溉兼利的水利工程,而且灌溉作用日趋重要,此后这种记载未曾间断。
管理——《宋史·河渠志》记载,南宋以前,由“两县知县系衔兼管灵渠,遇堙塞以时疏导,秩满无阙,例减举员”[23]。南宋初,“县道苟且,不加之意;吏部差注,亦不复系衔。渠日浅涩,不胜重载。乞令广西转运司措置修复,俾通漕运,仍俾两邑令系衔兼管,务要修治”[24]。在工程技术不断完善的同时,宋代的管理制度也在逐渐加强,为后世完善对灵渠的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