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阶段:秦及南北朝时期

创建阶段:秦及南北朝时期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灵渠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岭南地区而开凿的。秦出兵岭南,应当在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统一六国之后,灵渠的开凿当在此后;又秦始皇帝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建三郡,则开凿灵渠又应在此前。可见,灵渠是为国家统一运送军饷所作。越城峤又称始安峤、临源岭,是横亘在湘江、漓江二水之间的分水岭,其大湾陡附近部分俗称太史庙山。由于南越国曾经割据一方等原因,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减少,灵渠时断时通。

创建阶段:秦及南北朝时期

灵渠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岭南地区而开凿的。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齐国,统一全国,建三十六郡,“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1]。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2]。秦出兵岭南,应当在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统一六国之后,灵渠的开凿当在此后;又秦始皇帝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建三郡,则开凿灵渠又应在此前。因此,关于“灵渠在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开凿”的传统说法有误。又据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的“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来看,开始凿渠当在出兵的三年后,即秦始皇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后,于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前应该已经建成。可见,灵渠是为国家统一运送军饷所作。

此后,西汉时也曾将它用于军事运输。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南越王相吕嘉反叛汉朝,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等平南越,平越大军中,“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编者注:指离开湘江的一支水——灵渠),或抵苍梧”[3]

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交趾雒将之女征侧、征贰姐妹率众叛汉,攻陷岭南六十余城,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叛乱。“光武乃诏长沙、合浦、交阯具车船,修道桥,通障溪,储粮谷。十八年,遣伏波将军马援、楼船将军段志,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兵万余人讨之。”[4]马援运兵运粮路经灵渠时,对其进行过修治。灵渠在创建时和最初运行年代究竟是什么形态,在文献上未见记载,但从它所在的自然条件和已经能够通航并大批运输的情况来看,起码有下述工程必须完成。

第一,修建拦断湘江的大坝,即后来的大天平、小天平。因为湘江分水处低于连接渠道另一端的始安水入口,如果不筑坝拦水,就不可能引水入渠,也就无法沟通湘江、漓江。灵渠是中国最早的有坝取水工程之一,并且一直保留到现在。至于那时的坝是不是现在的样子,有无铧嘴做辅助,因未见明确记载,只能留待以后继续探讨。

第二,打开了飞来石附近的岩梗阻隔。湘江水位被拦河坝壅高,距离南渠入水口约400米处的飞来石附近有一道岩梗,像大屏风一样地拦住引水口门。欲引向漓江,必须打通岩梗才能通渠。这一道岩梗为石灰岩,部分岩石还比较坚硬,现在的飞来石应为开凿后右岸的残留部分,渠底依然可见突起的岩石。滔滔渠水已流淌了两千多年,至今这些岩石仍旧棱角突出。遥远的古代,在工具简陋、没有炸药等现代材料的情况下,能完成这一项工程是十分不易的。

第三,开凿城台岭及始安岭的山脚成渠,筑秦堤约2500米长至今大湾陡处,形成渠道。这段开山工程虽不如开飞来石和开太史庙山那样艰巨、工程量那样集中,但战线很长,左面是山,右面还要修堤,在技术上有相当严格的要求。秦堤长3100米,是渠水的依托,如有溃漏,必将导致全工程的败亡。特别是在南陡至粟家桥一段,堤较高,所受外力大且复杂,稳定性和牢固性都要得到保证。

第四,打开湘江、漓江二水的分水岭越城峤的太史庙山。越城峤又称始安峤、临源岭,是横亘在湘江、漓江二水之间的分水岭,其大湾陡附近部分俗称太史庙山。这是全渠开凿工程量最集中的一处,起自大湾陡,至始安水口止。其中,大湾陡至祖湾陡以下要开山,开山部分约长400米,祖湾陡下到始安水口要平地掘沟,开挖深度在15米以上,断面呈“V”形,石质虽不如飞来石处的坚硬,但工程量相当大。(www.xing528.com)

第五,掘深漓江上源的有关河道。灵渠自始安水口以下就是漓江水系的天然河道了。开渠之前,这些河道可以季节性通水或终年通水,但距离通航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现状来看,入渠前的始安水为宽约5米、流量微小的河道,欲使之通航,浚深扩宽的工程量很大。到清水河口后,天然流水量虽增大许多,但局部整修还是需要的。在这项工程中,以霞云陡上下最难,至今渠底石面仍凹凸不平,岩石完整且坚硬,可见当年的扩挖是何等艰巨。据历史记载,这段渠道的整治从未间断。

第六,开挖北渠。完成前述五项工程,南渠基本就绪,但没有与之相辅相成的北渠,不但不能通航,而且也不能通水。北渠虽没有南渠那样多的建筑物和工程量,但渠线的选择却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创建之初,北渠不一定有后来那样的面貌,但没有与南渠相适应的形制也是不可能的。

第七,有相适应的测量技术。灵渠蜿蜒30多千米,要导江开山,使渠道能够通流并达到通船要求,如果没有相应的较高的测量技术显然是不行的,同时代的都江堰郑国渠和关中漕渠等著名的大型工程的出现都证明了这一点,可惜古人没有留下具体资料。1974年,在大天平与小天平的交会点挖出带榫口的石柱1件,柱底面有磨脐形的构造与石制基座相连,可以转动。基石是一块加工过的岩石,人工箭头形尖角大致指向北方。据有关人士研究,这个石柱可能是水准测量支架,上面有缺口可放水准仪器,下面的穿透榫口为转动时穿杠杆所用,其具体功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

秦代开渠上述工程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秦代的科学水平。现代所存天平和陡门是否是秦代就有,没有十足的论据,但它的最迟出现年代将另作论述。

西汉,灵渠在继续发挥作用,也应该进行过维修,但因年代久远,记载的遗漏或散失,不得而知。由于南越国曾经割据一方等原因,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减少,灵渠时断时通。例如,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欲攻打南越,了解当地情况的官员唐蒙上书说:“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编者注:指今湖南一带)、豫章(编者注:指今江西一带)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5]但是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下离水”平南越的情况来看,灵渠尽管多年失修,还是可以使用,且在那次军事行动之前应该进行过整修。再如,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叛乱,率楼船之士南平交趾时再次整修疏浚过灵渠。东汉建初八年(83年),郑宏上奏请求开零陵至桂阳的陆上峤道作为经常运输的道路[6],为灵渠之外的陆路交通路线。后来,由于三国时期的战乱,灵渠可能存在失修的现象。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杜预传》记载:“旧水道唯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所谓“零桂之漕”,应该是指零陵与桂林之间的漕运工程灵渠,这段文字说明在三国末年至西晋初年,中原到灵渠之间的水道曾经一度中断,西晋的镇南大将军杜预将其疏通。

南北朝后期,“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原也。湘漓之间,陆地广百余步,谓之始安峤,峤即越城峤也。峤水自峤之阳南流注漓,名曰始安水”[7]。“湘漓同源”是人们的误解,而这两条记载却充分说明灵渠的分水作用在当时是明显存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