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渠:发现19座堰坝

灵渠:发现19座堰坝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往研究和描述灵渠的文章、著作不少,但在叙述和分析中,一般都偏重于大天平、小天平、铧嘴和陡,而鲜有谈及堰坝,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清代雍正八年,鄂尔泰修整灵渠时,在通航建筑设施中,“为陡门者十有八,为堰蓄水者三十有七”。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的灵渠综合考察结果显示,当时灵渠有堰坝19座,其中,南渠17座,未命名;北渠2座,分别是竹枝堰、回龙堤。

灵渠:发现19座堰坝

堰坝除壅水通航外,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灌溉。灵渠堰坝灌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堰坝抬高的水位直接壅水入灌溉渠道,自流灌溉;另一种是利用入渠水的流速推动筒车提水灌溉。灵渠提水灌溉的筒车在新中国成立前有181架,新中国成立后最多时达190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筒车逐步消失,代之以水轮泵和电动抽水机。

以往研究和描述灵渠的文章、著作不少,但在叙述和分析中,一般都偏重于大天平、小天平、铧嘴和陡,而鲜有谈及堰坝,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堰坝对航运和灌溉都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且有悠久的历史,它似乎与陡为同根所生,但两者在不同特点的河道上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形式。唐代李渤初建陡门时“杂束筱为堰,间散木为门”,后来鱼孟威改进陡门时“悉用坚木排竖”,与近代所见堰坝有共同之处,即在早期陡门的基础上,在不同的河段上分别发展为陡和堰坝。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鄂尔泰修整灵渠时,在通航建筑设施中,“为陡门者十有八,为堰蓄水者三十有七”。可见,陡与堰坝的区别十分明显。

灵渠历史上建有多少堰坝?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兴安知县杨仲兴在《陡河图说》中记载:“外堰坝蓄水者五十有三。北河二十八……南河二十五……”不过,他将北渠注入湘江以下河段的唐家司、下宅乃至上界首堰均算在内,显然已超出狭义的灵渠范围。1939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的《灵渠测勘报告》记载,由于堰坝为沿渠农田灌溉及节流、堵水之用,似未全废,总计在下端22.4千米内,共有堰坝31处之多(表2-4)。

表2-4 堰坝调查情况

续表

续表

(www.xing528.com)

续表

续表

按:①表中“建造年份”部分依据年老乡人口述,或不甚可靠,或缺。
②乡人筑堰,集一村或数村的人力及财力合作而成,其工资分摊法以田亩多寡为比例,亦有以钱代工者或以工免钱者。
③表内造价均仅购料之费,人工费用不计在内,以法币为单位。
④表内的维持费或修理费乃近来的平均值。

据唐兆民先生1974年、1975年的调查显示,灵渠当时尚有灌溉堰坝32座在使用,均位于南渠,分别是霞云桥堰、赵家堰、小堰、挂口堰、四架车堰、王家堰、青石堰、刘家堰、鸾塘堰、邓家堰、牛角湾堰、黄埔堰、三架车堰、鸡公湾堰、横头坝沟、大车堰、标滩堰、黑石坝堰、陡沙滩堰、马家堰、粉壁塘堰、车上堰、黄茅堰、娘娘庙堰、子堰、石头堰、六工堰、矮子车堰、马蹄堰、一甲堰、龙门滩堰、冷水坝,灌田面积约217.33公顷。

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的灵渠综合考察结果显示,当时灵渠有堰坝19座,其中,南渠17座,未命名;北渠2座,分别是竹枝堰、回龙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