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重修灵渠时,陡门增至18座,清代仍有35座

唐代重修灵渠时,陡门增至18座,清代仍有35座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唐代咸通九年鱼孟威重修灵渠时,将陡门增至18座。宋代嘉祐三年,广西提刑李师中重修灵渠时陡门为36座。经过历次废弃及增建,到清代光绪十一年,陡门仍有35座。墩台上预留安装陡杠的槽石和石嘴,还有系绳固定塞陡设备的牛鼻孔,岸上装有系船柱,柱上刻有陡门的名称,以便船工辨认行程。灵渠上陡门的数量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民国二十八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的《灵渠测勘报告》记载,灵渠尚有陡门35座,其中南渠30座、北渠5座。

唐代重修灵渠时,陡门增至18座,清代仍有35座

陡门也简称陡,是建于渠道上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及具有船闸作用的建筑物(图2-11),也是最古老的船闸雏形。灵渠是最早、最集中使用陡门这种简易船闸的典范。

图2-11 陡门结构示意图

灵渠所处的兴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随着季节变化水量大小不一。灵渠沿线是丘陵与河谷平原交错,不同的渠段宽窄高低各不同,水流速度迥异,这些都十分不利于航行。因此,为了保证灵渠能顺利通航,聪明的古人便发明了陡门,用以提高水位、减小渠道坡降,保证通航。

对于陡门何时修筑,尚无定论,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咸通九年(868年)桂州刺史鱼孟威的《灵渠记》。《灵渠记》记载,唐代宝历元年(825年),桂管观察使李渤视察灵渠时,见灵渠已是“陡防尽坏,江流且溃,渠道遂浅……”,于是下令重修铧嘴、陡门和渠堤,“……重为疏引,仍增旧迹,以利舟行。遂铧其堤以扼旁流,陡其门以级直注”,说明陡门在李渤修渠之前已经存在。到唐代咸通九年(868年)鱼孟威重修灵渠时,将陡门增至18座。宋代嘉祐三年(1058年),广西提刑李师中重修灵渠时陡门为36座。经过历次废弃及增建,到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陡门仍有35座。1975年,据文物部门调查,历史文献中先后有记载的陡门共37座,其中南渠32座、北渠5座,当时保存完整和大体完整的陡门有13座,加上1977年重建的北陡,共14座,其余陡门仅残存基石等遗迹。有些陡门至今仍保存完好,如南陡、大湾陡、门限陡、星桥陡、竹头陡、牯牛陡以及1977年恢复重建的北陡等。这些保存完好的陡门是研究古代水运工程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古陡门与现代闸门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作用原理和基本构成是大致一样的。唐代宝历元年(825年),李渤主持重修灵渠时,最初的陡为竹木结构。唐代咸通九年(868年),鱼孟威主持修渠时,才“悉用坚木排竖”[11],材料和结构都有了改进。最迟在明初修渠时,陡门就已经改为石结构。现在所见的陡门都是清代陆续重修、改建和新建的,是用加工后的巨型条石在渠道流浅水急之处两侧砌筑成两个墩台,形状有半圆形、圆角方形、半椭圆形、梯形、蚌壳形、月牙形和扇形等,以半圆形居多。在宽河槽中,一侧墩台后还设减水坝与岸相连,既减少了墩台的工程量,又解决了汛期过水的问题。墩台上预留安装陡杠的槽石和石嘴,还有系绳固定塞陡设备的牛鼻孔,岸上装有系船柱(称为将军柱),柱上刻有陡门的名称,以便船工辨认行程。陡门的墩台建在修整过的岩基上,陡门底板大多为修整过的礁石,也有的用块石砌成平面,以防冲刷,个别的也有做成卵石砂砾质底面。陡门墩台高1.5~2.0米,据测量现存的陡门的宽度最宽为7.3米(南陡)、最窄为4.0米(青石陡),大部分都在5.5~6.0米之间。因渠道情况不同,相邻两座陡门之间的距离有很大差异,距离大的可在2000米以上,如牯牛陡至鸾塘陡;最小的在150米左右,如禾上陡(又名和尚陡、禾尚陡)至三里陡、三里陡至印陡、门限陡至十五陡以及北陡至大湾陡,每一组都相当于一座船闸。太平陡、铁炉陡、禾上陡、三里陡、印陡之间的距离都在140~200米之间,相当一组多级船闸,这在世界运河史上占据领先地位。[12]

现在所见灵渠的陡门与我国古代常用的叠梁闸门不同,前者的特色十分鲜明。它用的是一套塞陡工具,包括有面杠、底杠、小陡杠(统称陡杠),还有马脚(又称杩杈)、水拼、陡簟各一二十件(图2-12)。关陡时,先把小陡杠下端插入陡门石墩台下的石孔内,上端倾斜地嵌入陡门右墩台上面的槽口内;接着把底杠的一端搁在陡门左墩台的石嘴上,另一端横架在小陡杠的下端;再把面杠的一端架在陡门左墩台的石孔中,另一端交叉地架在小陡杠的上端,并放在右墩台上,使三杠成“≠”形布置;然后把由3条木棒连成的马脚搁架在陡杠上,并把用竹片编成长约165厘米、宽约50厘米的水拼横架在马脚上;最后再把长约2米、宽约1米的陡簟铺贴在水拼上,这就关上了陡门。陡门关上后,河水渐渐蓄积起来,水位增高。过船时,用力向外把小陡杠上端敲出槽口,使其失去支撑,面杠、底杠失去依托,在陡簟上水压力的冲压下,一并崩向下游。陡门开后,船便趁水顺流或逆流前进。这样过陡,开关方便,节省时间,维修陡口和补充更换塞陡工具都很简单,因此一直运用到灵渠上的船运终止。

图2-12 陡门的塞陡工具结构示意图

灵渠有了陡门,才能在历史上久运不衰,因此它也被称作“陡河”。

灵渠上陡门的数量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陡门的具体数量在唐代宝历元年(825年)李渤修渠时尚无法判定,仅在《太平御览》中记载了南陡、北陡各1座,至唐代咸通九年(868年)鱼孟威修渠时已达18座。宋代,李师中修渠时陡门增至36座。清代,乾隆年间兴安知县杨仲兴的《陡河图说》中记载,当时尚存陡门23座;道光十四年(1834年)张运昭编的《兴安县志·舆地三·水利》记载,当时陡门为32座;光绪十四年(1888年),兴安知县陈凤楼的《重修兴安陡河碑记》记载,有陡门35座。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的《灵渠测勘报告》记载,灵渠尚有陡门35座,其中南渠30座、北渠5座(表2-3)。

表2-3 陡门调查情况

续表

续表

续表

按:①陡门相传有36座,今连同北渠内的半边陡(已改堰)、何家陡、晒禾陡、大湾陡及北陡(已毁,沉于水下)共计为35座。
②陡之为用,完全为航运而设,其作用可如用小规模的临时船闸,当船只下行时,先将前面两三座陡门堵住,其堵水方法为以横木为梁(每陡门上备有木梁,常年系诸陡旁,为管理灵渠的渠目私产,专备舟子堵水之用),三角木马(俗称水马、马脚)支成排架,再置以篾席片(俗称水垫、水拼)即可。每陡堵住后,可抬高上段水位约20厘米,然后船只前进;上行时则较为困难,需倒堵船后之陡门以进,故为每过一个堵一个。
③管理灵渠有渠目一,姓宿,已有五代相传,更有渠夫13名,由宿姓聘请,分驻各段看守陡门,所有堵水工具全由宿姓筹办,每陡一套,平时收存于各段渠夫家中,官方每月给口粮国币29元。商船来往除借用横木外,概不负责(其他工具由船家自备),唯官方如有运粮食、军器等之官差船只经过,可由兴安县政府知照之,如下行,则彼等一夜间可将所有陡门同时堵住,船由兴安直放,两天可至大溶江(山水时期),唯上行船仍要过一陡堵一陡(此项管理近因湘桂铁路通车,官方有停办之说)。

据唐兆民先生1975年10月的调查,灵渠有陡门遗迹和遗址36处,其中南渠有32处、北渠有4处。[13]与1939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的《灵渠测勘报告》相比,有3处差异:一是《灵渠测勘报告》的数据未包括马嘶桥陡,而唐兆民先生调查的数据包括马嘶桥陡;二是《灵渠测勘报告》的数据仅有1处蛤蟆陡,而唐兆民先生调查的数据则发现有大蛤蟆陡(十七陡)和小蛤蟆陡(霞幔陡);三是《灵渠测勘报告》记载北渠有半边陡,而唐兆民先生调查的数据缺如。1986年广西水利学会的《灵渠考察文集》记载,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综合考察队考察发现尚有陡门的遗迹或遗址36座,其中南渠有31座、北渠有5座,陡门数量与唐兆民先生调查的数量总体一致,但略有差别:一是南渠少了马嘶桥陡;二是北渠多了半边陡。2010年兴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灵渠志》记载的陡门名称和数量与1986年的《灵渠考察文集》记载的完全一致。2014年刘仲桂等编著的《灵渠》记载的陡门名称和数量在1986年《灵渠考察文集》的基础上,多了马嘶桥陡,共有陡门遗迹或遗址37处,具体情况如下。[14]

南陡 位于小天平南岸坝肩,是南渠进水口,为南渠之首,两岸导墙和闸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7.3米,水深1.13米,渠底高程212.08米。南陡几经历代修葺,至新中国成立后,在渠中增设了一个桥墩,上架钢筋混凝土桥面,设有木质护栏。该陡门为历史上最早通航的船闸,有“天下第一陡”之称,现保存完好(图2-13)。

图2-13 南陡

马嘶桥陡 位于兴安县城水街双女井溪与南渠相交处,距南陡1953米。清代乾隆五年(1740年)修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改建。现陡门已毁。

大湾陡 位于兴安镇护城行政村大湾陡自然村旁,距南陡3150米,两岸导墙和海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5.7米,水深0.88米,渠底高程211.75米,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修建。现基本保存完好,仅缺将军柱(即陡门标记,用于拴船)。

祖湾陡 古称祖海陡,位于兴安镇护城行政村太史庙山西麓原兴安火车站抽水站附近,距南陡3500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5.4米,水深0.82米,渠底高程211.78米。兴安火车站在此建抽水站蓄水池后,部分已毁坏。

太平陡 位于兴安镇护城行政村铁炉自然村东面便桥附近,距南陡3890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已毁,现仅存残迹。

铁炉陡 位于兴安镇护城行政村铁炉自然村的二圣庙前,距南陡3950米,水深0.8米,渠底高程211.36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现尚存残迹。

禾上陡 又名和尚陡、禾尚陡,位于兴安镇护城行政村铁炉自然村附近,距南陡4215米,陡宽5.5米,水深0.8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已毁,现尚存陡堤条石数块。

三里陡 又名乌龟陡,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三里陡自然村旁的三里桥下游,距南陡4390米,陡宽5.6米,水深0.82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已毁。

印陡 又名任陡,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三里陡自然村旁的码头边,距南陡4533米,陡宽5.6米,水深0.8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已毁,残存月牙形石基条石,尚存陡堤条石数块。

大路陡 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霞云桥自然村东北面,距南陡5277米,陡宽5.1米,水深0.81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已毁,残存半圆形石基条石及陡堤条石数块。

君嘉陡 又名军嘉陡、群嘉陡,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霞云桥自然村旁,距南陡5650米,陡宽6米,水深0.78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损毁,残存陡堤条石数块。(www.xing528.com)

霞云陡 又名下营刀板陡,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霞云桥自然村旁,距南陡5950米,陡宽5.4米,水深0.5米,渠底高程208.7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已毁,尚存半圆形陡堤残迹及条石数块。

黄泥陡 又名茄子陡,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茄子塘自然村旁洗衣码头边,距南陡6334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5.3米,水深0.3米。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陈元龙重建,现大体完整。

沙泥陡 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茄子塘自然村旁,距南陡6574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5.5米,水深0.4米,渠底高程207.88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现大体完整。

门限陡 又名石门陡、门坎陡,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茄子塘自然村西南部,距南陡6874米,陡宽5.5米,水深0.4米,渠底高程207.41米。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陡堤较大,基本完好,并留有门限陡将军柱。

十四陡 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茄子塘自然村西部,距南陡7025米,左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5.6米,水深0.24米,右边陡堤已毁,条石尚存数块。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现存左边陡堤。

十五陡 位于兴安镇福在行政村茄子塘自然村西,距南陡7270米,陡宽6.0米,水深0.4米,陡堤形迹尚存,条石尚存数块。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现仅存残迹。

十六陡 又名洗衣陡,位于兴安镇三桂行政村的东村北面,距南陡7450米,陡宽5米,水深0.39米,渠底高程206.92米,陡堤条石大部分已缺。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现仅存残迹。

十七陡 又名大虾蟆陡,位于兴安镇三桂行政村的东村北面八角亭桥下游,距南陡7742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5.1米,水深0.3米,渠底高程206.62米。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陈凤楼的《重修兴安陡河碑记》有记载。现大体完整。

霞幔陡 又名小蛤蟆陡,位于兴安镇三桂行政村架枧田自然村东面,距南陡8200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6.1米,水深0.4米,渠底高程206.47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现大体完整。

新陡 位于兴安镇三桂行政村架枧田自然村旁,距南陡8311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6米,水深0.4米,渠底高程206.29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杨仲兴的《陡河图说》有记载。现保存较完好。

牛路陡 又名破陡、晒亮陡,位于兴安镇三桂行政村架枧田自然村下游,距南陡8740米,陡宽5.3米,水深0.4米,渠底高程206.17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修建,现残缺不全。

灵山陡 又名林山陡、云山陡,位于兴安镇三桂行政村灵山庙自然村东面,距南陡9600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6米,水深1.19米,渠底高程205.4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修建,现大体完整,存灵山陡将军柱。

星桥陡 又名灵山庙陡、新桥陡,位于兴安镇三桂行政村岩背自然村旁星桥上游,距南陡10.286千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6.2米,水深0.5米,渠底高程205.66米(图2-14、图2-15)。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修建,现大体完整。

图2-14 星桥陡(1938年)

图2-15 星桥陡(2009年)

竹头陡 又名筒车陡、竹根陡,位于严关镇仙桥行政村六口岩(季家)自然村前,距南陡11.25千米,陡宽5.4米,水深0.59米,渠底高程204.23米。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修建,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现略有残迹。

小陡 位于严关镇仙桥行政村六口岩自然村西南部,距南陡13.196千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6.8米,水深0.6米,渠底高程202.66米。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陈元龙重建,现完好。

大陡 位于严关镇仙桥行政村六口岩自然村西南部,距南陡13.4千米,陡宽6米,水深0.95米,渠底高程202.11米。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陈元龙重建,现仅存残迹。

牯牛陡 又名古牛陡,位于严关镇杉树行政村马头山自然村东面,距南陡14.433千米,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6米,水深0.9米,渠底高程202.06米(图2-16)。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修建,现大体保存完整。

图2-16 牯牛陡

青石陡 又名青泥陡,位于严关镇仙桥行政村六口岩自然村黄龙堤北面,距南陡12.69千米,陡宽4米,水深0.6米,渠底高程203.15米。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陈元龙重建,现存底墙,略有残迹。

鸾塘陡 又名老滩上陡,位于严关镇杉树行政村江西坪自然村西面,距南陡17.312千米,渠底高程201.89米,水深0.35米。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修建,现已不见残迹。

滑石陡 又名新滩下陡,位于严关镇杉树行政村江西坪自然村西面,距南陡17.75千米,渠底高程199.75米,水深0.44米。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建,现仅存残迹。

牛角陡 又名牛角湾陡,位于严关镇杉树行政村江西坪自然村西南部,距南陡18.75千米,陡宽6米,水深0.9米,渠底高程197.67米。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现仅存残迹。

北陡 位于大天平坝右岸北渠进水口,为北渠之首。唐代宝历元年(825年)李渤始建,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陈元龙重建。1968年,附近生产队在渠口筑坝拦渠造田,渠道遭破坏,原陡门被全毁。1975年,兴安县文化馆在原渠下游重建北陡;两岸导墙和陡底均用条石砌筑,陡宽10米,水深1.58米,渠底高程211.8米。现保存较为完整。

湾陡 又名湘漓镇湾桥陡,位于观音阁南面,距北陡269米。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陈元龙重建,现残存半边陡墙。

晒禾陡 位于湘漓镇打鱼村后,距北陡950米。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陈元龙重建,现仅存残迹。

何家陡 位于湘漓镇花桥村旁,距北陡1455米。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陈元龙重建,现陡堤石基已改为公路桥墩。

半边陡 位于湘江汇合处上游570米,距北陡2680米,水深0.45米,渠底高程210.6米。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年)版《兴安县志》所附的《陡河图》有记载。现此陡已全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