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灵渠:万里桥改建为钢筋桥,成古老石拱桥之一

广西灵渠:万里桥改建为钢筋桥,成古老石拱桥之一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万里桥建于唐代宝历元年,是目前已知广西境内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霞云桥是灵渠九虹桥之一,清代乾隆五年《兴安县志》已有记载。2004~2005年,兴安县对灵渠穿越县城的一段街道进行改造,改建了马嘶桥、万里桥和娘娘桥,将原本为石拱桥的万里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

广西灵渠:万里桥改建为钢筋桥,成古老石拱桥之一

灵渠是古代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必然与多条道路相会,而桥则是通航的辅助设施。这些桥不但是陆上通道,而且某些桥附近还是水陆货物交易的场所。又由于桥孔比渠道要窄,桥下就相当于一个没有陡门的陡,对行船有一定的影响。

清代曾经有“灵渠九虹桥”之说。“灵渠九虹桥”是指南渠7座桥和北渠2座桥。其中,南渠古桥从上游往下游数依次是粟家桥(又名苏家桥)、万里桥、娘娘桥(又名天后桥、沧浪桥)、接龙桥、肖家桥、三里桥、霞云桥(又名下营桥、夏营桥),除肖家桥已被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或已重建。北渠的2座桥是观音阁桥和花桥,可惜这两座桥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令人惋惜。

其实,历史上灵渠尚不止9座桥,至清代同治年间已有古桥11座,即除了前述的9座桥,南渠上还有培元桥、星桥。

这些桥的建造年代都较为久远。万里桥建于唐代宝历元年(825年),是目前已知广西境内最古老的拱桥之一。接龙桥始建于宋代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三里桥建于明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花桥与肖家桥都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观音阁桥与娘娘桥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粟家桥在明代嘉靖的《广西通志·卷三十七·关梁》已有记载,其建筑风格清丽古雅,或许是明代建筑。霞云桥是灵渠九虹桥之一,清代乾隆五年(1740年)《兴安县志》已有记载。灵渠的这些古桥由于建造时间不同,建筑风格各异,有的古朴厚重,有的轻巧秀丽,不仅为灵渠风光增色,而且也为后人研究各个时期的建桥技术提供了珍贵实例,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

除上述桥之外,在灵渠还修过一些其他桥梁,如湘桂铁路桥、陡河桥(桂黄公路桥)、上水关吊桥、下水关吊桥、黄龙桥、马头桥、长塘桥、鸾塘桥等,大部分建于民国时期,多为平板桥(表2-2)。

1939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的《灵渠测勘报告》根据1938年的调查成果对当时南渠上尚存的桥做了确切的描述,详见表2-2。

表2-2 灵渠南渠上的桥梁调查情况

(www.xing528.com)

续表

续表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方便群众往来,又陆续新建了一批桥梁。1965年,在南渠飞来石附近至湖广会馆之间连续修建了4座钢混结构的小拱桥,为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提议修建,又称陶铸桥。在灵渠下游靠近秦城遗址的通济城段,有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四清桥”。

2004~2005年,兴安县对灵渠穿越县城的一段街道(后命名为水街)进行改造,改建了马嘶桥、万里桥和娘娘桥,将原本为石拱桥的万里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马嘶桥由原来位于灵渠北路双女井溪上的一座混凝土平桥改为三座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桥(灵渠南路、北路分别跨越双女井溪桥梁各1座以及横跨灵渠桥梁1座)。灵渠与双女井溪交叉而过,形成“水立交”的景观,3座相连的桥梁则形成“三桥跨两水”的独特景观。

据2014年3月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编制的《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所述,当时灵渠尚有古桥7座,分别是粟家桥、接龙桥、渡头江桥、三里桥、霞云桥、东村桥、星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