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渠工程的关键部分:人字坝大天平、小天平

灵渠工程的关键部分:人字坝大天平、小天平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字坝斜向北渠一侧的一段较长,叫大天平;斜向南渠一侧的一段较短,叫小天平。与现代溢流坝比较,其形态上有差异,但作用完全一样,大天平、小天平的“人”字形布置,近似拱形,受力时有拱的作用,在结构上较优越合理。图2-2渠首工程人字坝大天平、小天平是灵渠工程最为关键的部分。

灵渠工程的关键部分:人字坝大天平、小天平

灵渠渠首工程的主体是一座重力式砌石溢流坝,呈“人”字形布置,故名“人字坝”(图2-2),古人说它“称水高下,恰如其分”[1],又名“天平坝”。人字坝斜向北渠一侧的一段较长,叫大天平;斜向南渠一侧的一段较短,叫小天平。据1985年广西水利科考队实测,大天平长344米,砌石体最大高度为2.24米,底宽12.9~25.2米,自北陡口起至与铧嘴相连处逐渐加宽;小天平长130米,砌石体最大高度为2.24米,底宽24.3米。天平坝折线总长474米,轴线夹角108°,坝顶全部可溢流,可以控制引水入渠的水位。与现代溢流坝比较,其形态上有差异,但作用完全一样,大天平、小天平的“人”字形布置,近似拱形,受力时有拱的作用,在结构上较优越合理。

图2-2 渠首工程人字坝(www.xing528.com)

大天平、小天平是灵渠工程最为关键的部分。第一,大天平、小天平抬高了湘江的水位,形成一个小型水库(古称渼潭,现名分水塘),使这里的水位高于漓江小支流始安水约1.1米,提供了将湘江水分流入漓江的可能,并使南渠取得了一个合理的纵断面,大大减少了工程量。第二,大天平、小天平与辅助建筑物铧嘴相配合,合理地分配南渠和北渠的进水量。水源较丰富时,南渠进水口处流量一般为5~6米3/秒,北渠进水口处流量一般为11~12米3/秒。在上游来水流量小于南渠、北渠流量之和时,则三七分水[2],以保证两渠有相应的通航水量。第三,大天平、小天平的坝身全部为溢流段,当来水超过上述流量时,在天平坝顶自行溢流,使进渠水位不超过渠道容许的高程,以确保渠道的安全。第四,天平坝顶溢流时,水泄入湘江故道,使水有所归,避免漫延冲决之祸,此时的湘江故道成了理想的排洪水道。

人字坝古时称铧堤,因为它的外形前尖后阔像犁铧而得名。现存的大天平、小天平是用大块石灰岩砌筑而成,坝高2.24米,临水面砌成阶梯状,坝顶迎水面平铺宽约2米的石灰岩条石,镶拼紧密。两块条石相接处各凿燕尾形石槽,然后嵌入生铁铸造的纺锤状铸件——铁码子,把相邻的两块石头连成为一体。其后为倾斜面,宽17~18米,用页岩片石直竖砌筑,鳞次排插,名为“鱼鳞石”,主要功用是抗冲刷、减缓水流下泄速度。在水压力的作用下,鱼鳞石会更加紧密,大大增强坝体溢流时的稳定性。如今,天平上的鱼鳞石已经磨损得相当严重,但石块之间仍排列紧密,少有损坏。坝基础用长2米多的松木打桩,然后在松桩间横铺一层松木,石料砌筑在此基础之上。这种办法在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常被采用,它可以增大地基的承载能力和保持受力的均匀。由于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而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造成腐蚀,有“水浸万年松”之说,因此松木桩适宜在水位以下使用。而兴安县盛产马尾松,便于就地取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