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讀曲阜》指出,清康熙帝謁拜孔子墓的史料中,没有明確記載大林門與二林門之間的概念。此説法與孔毓圻《幸魯盛典》、孔尚任《出山異數記》等史料記載不符。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康熙帝東巡泰山、巡幸江南後北還,過曲阜而祭拜孔子;謁拜孔子墓時,孔子六十六代孫襲封衍聖公孔毓圻率孔尚任陪駕。孔毓圻爲記述康熙帝拜孔盛事而作《幸魯盛典》,康熙帝御覽欽定并作序。《幸魯盛典》記載:
聖駕……前行一里至聖林門,命從臣皆下馬,又半里,入觀樓門,衍聖公孔毓圻等跪迎道左。上顧笑曰:“爾等已先到此耶。”毓圻奏曰:“臣等從間道先來伺候。”[7]
孔尚任《出山異數記》記載:
聖駕……前行一里至聖林門,令扈從臣皆下馬,行又半里,駕入樓觀門,衍聖公毓圻率尚任等跪迎道左。上顧笑曰:“爾等已先到此。”[8]
兩文記述較爲一致,均明確記載隨從官員至聖林門(大林門)下馬,又行半里,入觀樓門(或樓觀門,習稱二林門)。顯然,《游讀曲阜》“没有明確大林門與二林門之間的概念”的説法是欠妥的。由此可知,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聖林門也就是習稱的大林門是存在的。(www.xing528.com)
臺基斷砌造建築形態,最早見於宋《營造法式》:“若階斷砌,即卧柣長二尺,廣一尺,厚六寸。”[9]《營造法式》這部建築典籍,頒刊於北宋崇寧二年(1103),是中國長期流行於建築行業的經久行用之法。斷砌造基座分爲左、右兩個部分,中間分開留一條平整的道路,方便車馬從兩個基座中間出入。此建造型式,在宋代時比較常見,如《清明上河圖》中寺院山門的肋門就采用了斷砌造樣式。[10]南宋蕭照《中興禎應圖》中的康王府大門,也是斷砌造。[11]宋代及以後,斷砌造建築型式一直廣爲流行,其方便車馬出入的特點,與孔林大林門的功能作用非常契合。
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去世后“葬魯城北泗上”(《史記·孔子世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孔子的陵墓受到重視,不斷擴充林地、增創建築。據統計,從漢代至清末孔林修建、增建達15次。[12]歷次修築,修建者莫不精心設計、巧妙施工,其建築形態和建築元素,集中反映了各個時期的建築規制和特點。但是,建築的發展與朝代的更替并不一定同步,在建造過程中遵照營造法式,延續傳統工程做法,或采用先進技術和工藝而留有當代建筑形态和建築元素的痕迹,實屬必然。斷砌造臺基在宋代時就比較流行,且一直影響元、明、清三代的建築。憑籍建築形態或建築元素推斷建築的建造年代時,其可作爲“不早於哪年”的依據之一,但絶不可據此推斷“建於哪個年代”。
可見,建築形態或建築元素不是確定建築建造年代的主要依據。暫且不論《闕里文獻考》“建重門”之本義如何,單純以建築形態或建築元素“斷砌造法,是宋元時期的流行做法”而斷定係元代建築,或因“明顯呈现出清式做法”而推斷此門始建於清代,都是不嚴謹和不妥當的。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謁拜孔子墓時存在大林門,“清雍正年間”説不能成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