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時熙“生而警敏不群”(《明史·尤時熙傳》),年少時秉性靈敏,雖然性格有些孤僻不合群,但能够潜心讀書。嘉靖元年(1522),鄉試中舉。此時,王守仁的《傳習録》一書剛剛問世,招致許多士大夫的排斥和攻擊,但尤時熙看罷,驚嘆不已,説:“道不在是乎?向吾役志詞章,末矣。”(《明史·尤時熙傳》)他對王守仁的心學推崇備至。
嘉靖十一年(1532),尤時熙授河北元氏縣學教諭。嘉靖十三年(1534),丁父憂服除,補任山東章丘縣學教諭。於教諭任内,尤時熙能够一心一意興辦教育,“一以良知爲教,兩邑士亦知新建[2]學”(《明史·尤時熙傳》),把自己的所學所思講授給學子們。不久,尤時熙升任國子學正,“然學無師,終不能有成”,自己常常因不能親自面受王守仁之教而感到十分遺憾。後來,他聞聽郎中泰和劉魁深得王守仁心學真傳,於是拜劉魁爲師,系統學習陽明心學。哪承想天有不測風雲,劉魁因直言亟諫獲罪而被捕下獄。尤時熙并没有因劉魁遭禍而放弃學習,而是從學不輟,讀書遇到疑難問題時常跑到獄中,一邊探視恩師,一邊向他求教。尤時熙在國子監時,徐階爲國子監祭酒,十分推崇其教學活動,遂命六館士“咸取法焉”(《明史·尤時熙傳》)。
嘉靖二十二年(1543),尤時熙調任户部浙江司主事。浙江榷滸墅關(今屬江蘇)是明代著名的抄關之一,瀕臨運河,“上接瓜埠,中通大江,下匯吴會巨浸,以入於海”,號稱“十四省通衢之地”,每年商税收入十分可觀。户部浙江司主事,就專門負責榷滸墅關收取鹽業等專賣税。於任内,他能够秉公辦理,“課足而已”,一依規章制度辦事。同時,他自己亦能够做到清正廉潔,“一介不取”。這樣一来,既保證了國家税收,又保护了工商業者的利益,同時亦促進了當地工商業的發展。正因如此,尤時熙不僅得到朝廷的認可,而且得到工商業者的好評。當地百姓甚至編了一首民謡歌頌其德,其中稱許道:“滸墅灘頭無濁水,蘇州門外有青天。”
嘉靖二十六年(1547),尤時熙以母老为由辭官,歸隱林泉,遂不復出,居家長達三十八年。尤時熙在家鄉時,“日以修己淑人爲事”,且於書齋中“設守仁位,晨起必焚香肅拜,來學者亦令展謁”(《明史·尤時熙傳》)。從此,尤時熙一心一意潜心向學,明道修德,足不履公門,一心研討學問。同時,他還在家鄉設立學校,以聚徒講學爲樂,爲家鄉的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據史料記載,河洛之間拜其爲師者不下數百人,“陝洛間士聞其風,擔簦而至者百數十人”[3]。萬曆八年(1580)九月二十七日,其卒於家中,終年七十有八岁。(www.xing528.com)
尤時熙門人弟子衆多,及門受業者較著名的有李士元、謝江、陳麟、董堯封、孟化鯉等。在這些弟子之中,尤以新安(今屬洛陽)孟化鯉最著,他有“後孟子”之稱,是尤時熙門人後學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尤時熙平生著述不多,傳世者有《擬學小記》六卷、《擬學小記續録》七卷。
《擬學小記》乃門人李根輯録老師尤時熙的語録與其著述而成,而《擬學小記續録》則爲門人孟化鯉结集《擬學小記》中所未收入在内的老師尤時熙的語録及其文章而成。
尤時熙另撰有《聖諭衍》一書,今已亡佚。據相關史料記載,《聖諭衍》一書主要圍繞一個“禮”字展開论述,認爲人的行爲發乎己,是“良知”的自然發用。除上著述之外,其言論還散見於明清一些文人的文集中。其爲學頗有質疑精神,“雖師友之言,亦只是培植灌溉我,我亦不以此爲家當……質疑,學問起頭”[4]。可見,尤時熙虽深奉陽明心學,却不輕易盲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