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学刊第11辑:人天之意的十个哲学独特视角

孔子学刊第11辑:人天之意的十个哲学独特视角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易明意》導論言及十個哲學維度,第一個维度是其宗教韵味。人的聖心可以代天立極,即所謂的“人極”,這是一種無限的、無窮的、崇高的人天之意的狀態。在《道德經明意》中,意和道之間,不是道爲本,而是意爲本,所以叫意本形上學,這是第二個維度。作爲一個範疇,世界以意爲本是一種新的哲學觀,不再是心學,而是意學。第四個維度是認識論。意与世界處於一種玄妙的認識狀態中。

孔子学刊第11辑:人天之意的十个哲学独特视角

《周易明意》導論言及十個哲學維度,第一個维度是其宗教韵味。心意能够通天,它代表著人能与天合一,即“天人合一”的狀態是可能的,這種可能狀態和西方宗教感有相似之處。

首先,西方的宗教感可以從教堂的建築形式中體现出來。西方哥特式教堂高高的穹頂,會給人一種外在超越的、崇高的感受,讓人體會到天國崇高感的同時,也讓人知道天國是外在的、超越世界的。

其次,西方宗教感中的這種超越感,與中國的天或者道與人的關係不同。中國的天人合一,不是與超越和外在的天合一,而是與世間的天地自然融爲一體,和諧無礙。

最后,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從《周易》到陽明心學貫通下來,让人體會到心靈意識和整個宇宙都是打通的,心意可以同世界的本原接通。

因此,人接通了世界的本體以後,本體就不在心靈之外了。中國宗教意識超越西方外在兩分的、二元對立的宗教觀念——心靈可以把上帝包容進來,而西方的上帝顯然無法被心靈包容進來。西方的上帝包容人的身心,而人的身心永遠不能包容上帝,上帝本就是一個絶對的、外在崇高的、永恒的存在,這與中國的天和道有著根本的不同。

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的天和道都是内在論的。心靈能够通達整個天和宇宙,不存在一個外在的、超越人的上帝,心學中“心”的味道就當是馮友蘭翻譯“心”爲“宇宙心”(Universal Mind)[17]所要傳達的意義。這種心包容宇宙的宗教意識,本身具有宗教意味,它不僅是心與天共存不分這樣單純的、现世的狀態,而且内含著濃烈的東方宗教味道。人修养到一定的程度,可以通天達聖,也就不再是一般的人,雖然還在人間,但可以有一顆聖人的心。人的聖心可以代天立極,即所謂的“人極”,這是一種無限的、無窮的、崇高的人天之意的狀態。人“在世間”,即在“當世”這樣的狀態中,便能够體會出來:人天之意讓人通達古聖先賢,也可以説人有能力讓心靈通達西方的上帝,把西方的上帝包容在人天之意這種狀態中,這就是《周易》人天相合的宗教感。可見,天人合一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上都可以包容、超越西方人神相分的宗教狀態。

如果因爲陽明心學的起點是天人合一,所以把天人合一理解爲神秘主義,那就會將陽明心學視爲神秘主義哲學,反問人心怎麼可能包容宇宙,人心如何包下世界,如何心外無物。有人不能理解,就打擊陽明心學者,爲其扣上神秘主義的帽子。如果堅持用主客兩分、心物分離的框架來套陽明心學,那麼陽明心學怎麼可能不神秘。一般人不能理解,説明其對天人合一没有真正體會;有些保持所謂“客觀立場”的學者,也只研究心學的文字與考證文句的異同,而不去理解文字的意義,更不去理解古聖先賢借助文字要傳達的那種言不盡意的通天境界。

其實,如果理解了天人合一,心學之境界就應該没有神秘之感。《周易》天人合一之境也是如此,如果理解了,就会明白《周易》字字句句全不神秘。所以學習《周易》,第一步就要理解天人合一之境界,意識到《周易》本身就是人文化成的偉大著作,没有一字一句需要用神秘主義來解釋。《周易明意》反復説明:大約三千年前,相傳文王觀象繫辭,把卦爻辭寫下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系統、理性的哲學建構,卦爻辭毫無神秘感。理解了觀象繫辭的過程,卦爻辭的神秘感便被破除了,也就不會再把卦爻辭看作占卜的記録,以爲神秘至極無法讀懂,可以隨意解讀、隨意比附,其實斷然不是如此!

《周易明意》首句“易本心意,心通於物,心物一元”開門見山,“心物一元”既可以是認識論中的心物一元,又可以是形而上學中的心物一元。《周易》的形而上學味道比較强烈,研究者一般認爲形而上學主要体现在《易傳》中,尤其体现在《繫辭》裏,但《周易明意》强調卦爻辭字字句句能够理解到人天之意——人與宇宙意念合二爲一的狀態——這個世界、宇宙跟人的意念合一。在《道德經明意》中,意和道之間,不是道爲本,而是意爲本,所以叫意本形上學,這是第二個維度。

“意”从形而上學的角度来看,可以作爲根源性的存在。一般来説,《周易》有“氣源論”:萬物皆氣,乾坤六子、太極生兩儀皆可爲氣之變化。朱子説是理,他借用太極來説理。陽明説是心,《周易明意》則是意。意有本體論、形而上學根基意味,從文字上講可以説與道、理、心一樣,都是“强爲之名”的設定。也就是説,根子上它們的本體論意味差不多,所謂的“氣”“理”“心”“意”,本身都是世界之所謂“根基”。所以,意本論的意既是理,又是氣,也是太極統而合一的根源。作爲一個範疇,世界以意爲本是一種新的哲學觀,不再是心學,而是意學。意可以成爲哲學核心的、原初性的、根源性的概念,前人論及很少,所以意本形上學便是要闡發根本的、原初性的存在。

第三個維度是創生論。宇宙在創生中變化,創生是過程性的、生生不息的狀態。人与世界的關係,可以從“人是意向創生的存在”的角度來理解,人生從根基上來説就是意念創生的過程,人的一生就是意念活動、創造自己的一生。威廉·詹姆斯所謂的“意識流”有道理,因爲意識從早到晚都在流動,即使人在睡覺的時候意識也未必停下來,只能説相對於白天的意识活動有所减少而已。有些時候,人的意識可能因爲過度勞累、情緒化、失神等而突然中斷。不過,通常來説,人的意識是像水一樣流動的。每個人從存在的樣態來説,其實都是意識之流,都是意識生生不息的過程。人像意識之河一樣在世間流動,每個人都是具有自己特点的河流,在世間流動碰撞,河水相遇融匯,進而匯成大流。人生的意識流動可以抽象如流水一般,依著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境遇,形成某種流動狀態。人在意念流動的過程中,可能碰到各種外緣,不停改變自己流動的狀態。

人生其實就是意念之流,意念之流與威廉·詹姆斯所謂的“意識流”[18]、亨利·伯格森的《時間與自由意志》所强調的“静觀萬象,體會一切”[19]相似。《周易》意本論要强調的是意識流生生不息的狀態,人生可以詮釋爲人的意念和所遭遇的情境之間互動的過程。每時每刻,意念都在情境中不停地實化出來,也就是“實意倫理”之意,即在具體的情境中不斷地實化意念的狀態。[20]人的意念實化狀態是從“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種天道貫穿到人世的本體宇宙論理解下來的。

第四個維度是認識論。意与世界處於一種玄妙的認識狀態中。《繫辭上传》有言:“易無思也,無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便解釋了意念和世界的感通關係,好似能够突然悟通貫穿整體的感通性。《周易》的神妙之處也在於此:心靈既不是指肉體的心,也不是指簡單的意識狀態,而是指具有一種能够領悟宇宙全體的能力,這是《周易》認識論的特别之處。我們的心靈或者意識,在與世界打交道時,能够瞬間通達宇宙存在的所有事物。這聽起來似乎是神秘主義,但這種認識論本身確實是帶有悟性的認識論。

領悟《道德經》和《周易》之道後,對宇宙全體會有一種開悟式的理解。中國哲學經典的終極性理解基本上是相通的,這種終極性理解具有一種同時悟通心與宇宙整體的可能性。心本來就与宇宙同一,心動一瞬,連帶宇宙也隨之改變,所以心與宇宙不是簡單的主客互動,不是心物兩分意義上的各種活動,而是心能够感知到周圍的微妙活動,進而能够悟通整個宇宙全體。

這種説法容易讓人覺得神秘,但在中國哲學的語境中,從古到今中國哲學意識的認識論維度就是现時的、當下的。學《周易》就必須領悟這種特殊的認識狀態,即人能够隨時隨地感通萬物的認識狀態。比如,在海裏游泳的時候,你的身體所接觸的水可能是有限的,但你可以想象水延伸到整個大海,延伸至遥遠的地方;生活中,一個人呼吸的空氣本身是有限的,但空氣彌散於整個地球上,氣息可以延伸到廣遠的天地中。

中國哲學意識的這種心物交關認識論在《周易》和《道德經》中体现得都很明顯,連禪宗也不例外。中國哲學帶有悟性的認識論非常重要,猶如基石與整個中國哲學的韵味融爲一體。比如,人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車本身所占的空间是有限的,但車所依托的公路從輪子下方,可以延伸出去幾千幾萬公里,甚至可以延伸到任何地方。人與宇宙的感通關係,每時每刻都是现实的、當下的。人同宇宙融爲一體,如張載“乾稱父,坤稱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處”傳達的那種天人一體的哲學意識。人在宇宙中的存在需要領悟和體會,否則就不可能進入中國哲學意識的境界。你也可以説是“體知”[21],是超越有限感官和無限存在物融會貫通的狀態。

第五個維度是相容論。相容論講的是對於命運過程的理解,所謂“相容”就是“命定論”和“自由意志論”的相容。一方面,熟悉《周易》占卜的人可能會驚嘆於它的精准,從而信服帶有命定論色彩的預測論説,進而認爲:人所有的選擇都是注定的,甚至每句話、每個字都是預先確定的;宇宙時空能量决定著個人時空能量,個人的選擇和命運都是被决定的;即使人們把時空能量主動表達出來,看起來是自我主動選擇,其實人一點儿自由意志也没有。這是具有命定論色彩的人生觀。《了凡四訓》中所載袁了凡年輕時候的表现,就非常典型,他认爲自己的後半生被预测准了,覺得人生頓無意義,一切皆命中注定,完全失去了主動選擇的意願。

另一方面,自由意志論也是《周易》的貢獻所在,通常是被義理派强調的。義理派學習《周易》的道理,再運用這些道理來幫助人們把握命運,不去預設人是不是被决定,誰人不是籠中雀,但人人皆是人間客。理解某卦某爻告訴我們的道理,來選擇比較合理的應對方式,就是義理派的傾向。他們强調當下每時每刻人都是有自由意志的,人是有自由選擇能力的主體,能够主動選擇。

所以,相容論(Compatibilism)旨在强调相容兩種關於命運的説法在《周易》系統中是合理的,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被决定論(Determinism)説明人生是有無奈的,如莊子説:“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人間世》)因爲天時即年月日時的能量都是固定而無從選擇的,所以人不可能去選擇每時每刻的時間、空間能量。從這個角度而言,人被天時能量約束的狀態很難改變,這便是命定論。

不过,人是有意志(will)、有意念(intention)、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可以自由選擇怎樣去将其實化出來;通過自我的反省、評判、控制、把握,意志和意念顯示出其主動性。人可以順應形勢,在當下的现实中主動選擇而成就自己;學習什麼,成就什麼,可以順著意志和意念的方嚮去實化出來。按照命定論的説法,人的選擇被時空能量决定;但按照實意的説法,人的選擇就是自己的意識不斷實化的過程,是在無數人生的可能性中,去選擇某種意向性讓其實化出來。這就像在河裏乘駕小舟,可以順流而下,也可以逆流而上,人可以主動控制和把握船行驶的方嚮和速度。綜上所述,在《周易》的認識論中,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是可以自我决定的。

第六個維度是感通論。人和世界是一种彼此感通的狀態。他人、他心問題在西方哲學當中被認爲是異於自己的心靈意識的,而莊子所謂的“魚之樂”(《莊子·秋水》)也説明了這樣的道理,他認爲人可以同魚感通,但惠子是否定他的。薩特講“他人即地獄”,這是明確否定他人心靈可以跟自己感通的。可以説,感通論的前提是氣本論,氣是最初的、彌散在宇宙之中的,萬物都是氣,所以感通論要以氣本論作爲本體論的前提。

西方哲學關於此類問題的困境之一在於强调主客明確兩分,這使得主客在感通上存在困難。這種主客两分的預設在中國哲學意識中是没有的,因爲在《周易》認識論中人心是能够感通的,由此推論,人與世界在本體上是不分的。

從主客感通可以引出第七個維度,即心通物論。心通物論是《周易明意》的核心理念,也可以表達爲“意通物論”。在心物普遍兩分的哲學語境下,心通物論似乎不易理解。《周易明意》認爲心通物論是歷代哲人不斷重複的形上真理,只是近代研究者很少談及,幾乎没有人对它进行認真琢磨,所以把它归纳寫下來難度不小。最難的地方,在於能够持續把握這種角度,讓中國哲學意識這種表达方式貫穿在經典的字字句句中。理查·泰勒的名著《形而上學》結尾的那段話很有启發意义:

(你)努力地向外前進,去觀察天地、山岳、海洋和浮雲所有那些你認爲是事物的東西,你認爲是外在的、疏遠的和他物的東西;如實地觀察它們,你立刻會驚訝地發現,你自己和自然本是渾然一體(的),你再也不懼怕虚無……你將爲存在而歡慶,爲大自然而歡慶,爲你的自我而歡慶。[22]

《周易明意》的自序中引用了這段話。泰勒作爲一位西方的形上學家,從主客兩分的認識論框架出發去思考世間的一切存在,最後得出人從根本上與自然是融爲一體的結論,即“心通物論”。心通於物就是人可以時刻通達萬物,時刻無比滿足,時刻與物保持融爲一體、天人合一的狀態。

可以説,西方唯物主義、物理主義、行爲主義、認知科學、心靈哲學直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所影響的现代哲學學科分支,都是建立在主客兩分的認知模式基礎上的。這種主客兩分的認知模式与《周易》中的心物感通論很不相同。中國哲學史的很多叙述,從胡適和馮友蘭開始,之所以没有寫出中國哲學意識,就是因爲基於西方主客兩分的思維方式。如果談中國哲學問題用主客兩分的思维方式,就基本上不是中國哲學本來的味道。

在强調主客不分、心通於物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思考第八維度,即倫理學的維度。倫理學的重点問題是善如何開始、善惡如何而成?在《儒家實意倫理學》中,善惡不是簡單兩分的,而是從“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開始的。善是天道自然之善,天道生生不息,人順應天道而來的善是生生自然的本然之善,也是整體性的善。這個善是開端,是跟生機連在一起的開端。儒家要求擇善固執,進而做一個好人,這是儒家關於善的基本的理解。《易傳》是典型的儒家作品,其倫理意味傳達出儒家倫理之善的正道。

第九個維度是與倫理學有關的動機論。儒家倫理學主张動機論,而不主张後果論。《易傳》中的倫理學意識强調人同世界打交道,在塵世歷練過程中“正心誠意”,後來影響到《大學》《中庸》以及很多儒家代表人物的觀點。儒家基本上都强調動機論,也就是强調心靈和世界感通的原初狀態是可以作價值判斷的,要求在心念未發的狀態中正心誠意,而不是等心念已經發動了,再來下正心誠意的功夫,那時候就來不及了。所以,心念的善良對於好的結果有很大的影響。這種善良,是在意念發動之前的“前意念”狀態中就要努力端正和調整好的,這就是動機决定論,而不是後果决定論。(www.xing528.com)

在動機論倫理學的基礎上,《周易明意》的最後一個維度是儒家政治哲學。《周易》意本論可以落實到人同世界共振的狀態中,協調自身與世界的關係,從而參與、改變世界。《周易》確有“開物成務”“濟物利民”這樣的功能。意本論揭示的哲學道理,説明人的意念介入時空,與時間和空間的能量同頻共振,從而發揮其政治力量的作用。人只要體會到了,就能够将其择机運用,在生活中通過調整意念而改變自己,進而改造環境、改變人生。《周易》意本論强調意有政治性的力量,能够改造世界、改变人生。

總之,《周易》意本論是研究中國哲學而發现的中國哲學意識,這種中國哲學意識,是用哲學的語言去把經典的哲學中本來的韵味傳達出來。今天講哲學,需要借助西方哲學的語言,但必須緊扣中國哲學意識來展開。《周易明意》從方法論上很像傳統經學,如朱子和郭象曾經做的工作,即在注疏中闡述哲學系統。朱子作《四書章句集注》,是一邊集注一邊建構自己系统性的哲學思想的;郭象作《莊子注》,也是在注釋中建構自己系統性的哲學思想的。其他如程頤、蘇軾、王夫之等人的哲學體系,也是在注經過程中,於字裏行間建构起來的。

《周易明意》采用传统的經典注釋方式,力圖寫出一部系統化的哲學理解的作品。這是在“我注六經”的同時讓“六經注我”,是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的綜合創新。正如西方哲學是在詮釋古典中發展起來的,中國哲學也是在詮釋經典中向前推進的。對經典的詮釋要有基本的寬容和理解,不必過分追究郭象的注释偏離《莊子》的原義,更不必攻擊朱熹的注釋偏離《大學》的原義,他們在注釋的時候,就是要講出自己对哲學的独特理解。《周易明意》完善了歷代卦變説,提出“文王卦變方圓圖”的主张,緊扣觀象繫辭的卦爻變化,竭盡所能抓住卦爻象變動帶來的義理變化,進而推陳出新,構建意本論哲學體系。《周易明意》的理論嘗試,或許能爲今天研討經學和國學之關係提供一條新路。

(編輯:黄 星)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録》,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

[3][英]伯特蘭·羅素:《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4][美]梯利:《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5][德]文德爾班:《哲學史教程》(上、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6]Haiming Wen,Chinese Philosoph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Introduction.

[7]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卷四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8]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9。

[9]余敦康:《易學今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10]温海明:《周易明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11]馬恒君:《周易正宗》,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12]丁耘:《道體學引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13]貢華南:《味覺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第15頁。

[14]黄玉順:《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學:黄玉順“生活儒學”自選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儒學與生活:生活儒學論稿》,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15]林安梧:《儒學革命: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6]温海明:《道德經明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第31—54頁。

[17]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涂又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第352頁。

[18]參見[美]威廉·詹姆士:《心理學原理》。該書首次出版於1890年,柏格森寫作時有參考。

[19]參見[法]亨利·伯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吴士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英譯者序言。

[20]温海明:《儒家實意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第31—71頁。

[21]杜維明主张“體知”爲中國認識論的特色。

[22][美]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第171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