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三《傳》中弑君及大夫释义简述

《春秋》三《傳》中弑君及大夫释义简述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園園摘要《春秋》行文精簡,後人認爲其事、其文藴含著夫子的微言大義。《春秋》“宋督弑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宋萬弑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晋里克弑其君卓子及其大夫荀息”三條經文書寫結構類似,三《傳》釋經過程中具有不同的詮釋側重和書法義例。關鍵詞《春秋》;三《傳》;結構;本事;釋義《春秋》作爲聖人筆削之經典,一字褒貶寓於其中,爲萬世之法。

《春秋》三《傳》中弑君及大夫释义简述

王園園

摘 要 《春秋》行文精簡,後人認爲其事、其文藴含著夫子的微言大義。《春秋》“宋督弑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宋萬弑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晋里克弑其君卓子及其大夫荀息”三條經文書寫結構類似,三《傳》釋經過程中具有不同的詮釋側重和書法義例。《左傳》博采本事以解經,《公羊》《穀梁》對三條經文亦因其結構相似而給予傳文相似之詮釋,經文行文結構藴含著微言大義,共同構成意義場域。

關鍵詞 《春秋》;三《傳》;結構;本事;釋義(www.xing528.com)

《春秋》作爲聖人筆削之經典,一字褒貶寓於其中,爲萬世之法。孟子稱《春秋》:“其事則齊桓、晋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2]齊桓、晋文之事由《春秋》之文以述,孔子之義亦只能由《春秋》之文來彰顯。春秋時期之舊事與魯史之舊文經過孔子筆削進而成爲《春秋》之文。是以,夫子之微言大義不僅寄寓在《春秋》之舊事、舊文内,也寄寓在對這些舊事、舊文之采擇、編排、筆削處。

《春秋》行文精練,其事簡,其文略,其義隱而微,如何使《春秋》之義由微而顯,就成爲後世《春秋》家的著意所在。《漢書·藝文志》云:“昔仲尼没而微言絶,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爲五。”[3]五家之中,“《公羊》《穀梁》立於學官,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4],《左传》晚出,最終形成《公羊》《穀梁》《左傳》三足鼎立解經之局面。三《傳》對《春秋》的詮釋是後人探尋夫子原意的必由之徑。三《傳》在依憑其文、爬梳其事、探求其義的釋經過程中,或補充舊事,或鈎沉舊文,或抉發其例,以使《春秋》經義由晦而顯。但三《傳》解經時因爲各自側重之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書法、義例解讀體系,進而呈现著不同的《春秋》意藴。三《傳》釋經的不同,貫穿於整部《春秋》中,本文固不能對《春秋》全經予以分析。人言“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本文擬以經文結構類似的“宋督弑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宋萬弑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晋里克弑其君卓子及其大夫荀息”三條經文爲中心,分析三《傳》釋經之特點,進而探討經文“結構”與“故事”之於《春秋》經文解讀的意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