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观察笔记、访谈转录文本、网络文本等定性资料,本研究对材料进行了编号、归类、分析处理。编号按照“地名英文首字母—游客类型字母及顺序”的形式,例如“P-T5”表示在巴黎访谈的第五位团队游客,“F-Z5”表示在法兰克福访问的第五名自由行游客。几轮调研下来,最终访谈了58名商务游客—S(字母代表游客类型,下同),49名自由行游客—Z,33名团队游客—T,30名当地留学生—L,12名在欧工作生活的中国人—R,6名德国本地人—B,3名地陪—D,3名旅游局或购物点的管理人员—G。录音时长达到43小时20分钟,观察累计时长32小时38分钟。访谈转录、观察记录和田野笔记/备忘录一共337 349字,word文档达321页。
对访谈和观察的资料,本研究是这样逐步展开分析的。
(1)在田野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每天回到旅舍整理当天调研发现,第一时间整理总结资料呈现的规律、特点(如游客类型、购买行为特征、游览线路等)。
(2)在结束田野调查之后,接着前期调研的笔记、转录的访谈继续完整地转录每一段录音。每转录一段录音,仔细记下当时的一些灵感、想法、脑中掠过的与之相关的理论、概念,然后回归相关的文献阅读,将材料和文献及时对话,这一过程伴随着自己对材料的不断感受、理解、重构和再理解。而每搭建起对材料的一个新的概念性解释框图后,又立马回归材料,继续听和转录新的录音,然后思考、对话文献,如此循环。对冬夏两次调研材料的整理累计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3)根据研究框架,我带着“游客凝视”理论的视角进入对文本材料的细致分析中。首先,对材料进行细致的通读,让自己一遍遍重回当时的调研情境,感受彼时游客的旅行心态、购物心情,揣摩背后的价值认知。其次,分别对团队游客、自由行游客和商务游客的资料进行基本概括、描述。同时,结合导游、留学生、在欧生活的中国人等相关角色的访谈材料,描述、整理出中国游客赴欧旅行消费的整体情境及其中发生的一些典型的故事、经历。
(4)采用分析性归纳(analytical induction)的材料分析法。与扎根理论旨在从田野资料中建构理论(Strauss & Corbin,1997)不同,该方法强调从现有理论中导出一些对结论的基本假设,然后对定性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来证明或发展这些假设(Patton,2002;Cui,Liao & Xu,2015)。这类定性研究的假设,强调对于一件事物发展规律与意义的理解性阐释,而不是建立某些变量之间的数据关系模型。(www.xing528.com)
(5)本研究根据凝视理论发展了图3-1的中国游客欧游购物中社会性凝视的分析框架,并结合预调研体验与前几个分析步骤综合得出了这样几条假设。一是中国赴欧游客是存在群体细分的,按照前文提出的划分维度基本分为团队行、自由行与商务出行三类。他们在欧游购物中的社会性凝视存在着差异。二是中国游客对于欧洲商品的核心价值诉求是一种对于国内生存体验的缺失感表达,即体现了国内现代性发展中的缺失与掣肘。对此资料分析工作需要通过层层归纳总结出这种核心价值诉求是什么,体现了国内现代性发展的何种缺失。
(6)将(5)中两点关于中国游客欧游购物凝视与现代性关系的假设放入自己的初稿撰写中,边写边思考,不断质疑并对其发展完善,对其中不够清晰的部分,重新返回资料反复阅读,进行修改。
(7)在结构和表述上做出修改。
当然,我必须承认,自己在理论把握和抽象能力上还有欠缺,对资料的分析也受到自己在实际调研中的情感体验影响,可能理论提升度不够,并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但定性研究中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的一部分,研究者本身的价值取向对于研究成果的形成是起到必要的建构作用的(潘绥铭等,2011)。在后文具体叙述中,我将选取典型的访谈和观察材料作为论据,尽量做到论证充分而简明。
对于问卷资料,我将收集到的问卷全部录入,并运用SPSS 22.0软件对其进行基础的描述统计分析。问卷及二手数据主要用于辅助、验证定性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