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韩愈写的《路旁堠》诗,这样描述唐代的烽火台:“堆堆路旁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张籍《泾州塞》诗云:“行道泾州塞,唯闻羌戍鼙。道边古双堠,犹记向安西。”这两首唐诗告诉我们,唐代之前烽堠的一种修建形制是一单一双交错排列。汉、唐的烽堠,相互间的距离或是5里,或是10里,或是30里;明代的烽堠相互之间有的是5里,有的是10里,有的是20里。各烽堠均有驻守的士卒,士卒数目,各代不全相同,有时是6人,有时是10人,有时是四五人。士卒之职责有严格的分工。一些位置重要的烽堠建筑比较高大,设置人数较多,有的还驻有家属。盐池境内的双墩共有14座,从西南向东北依次排列,分别是惠安堡双墩、黎明双墩、雨墙双墩、张记墩双墩、马禾庄西双墩、哈巴湖双墩和黄沙窝双墩。但它们都是一双一双的排列,双墩与双墩中间没有找到距离适当的单个烽火台。双墩与双墩之间的距离,也难以与史书上记载的距离相吻合,比如,惠安堡双墩到黎明双墩之间是11公里,黎明双墩到雨墙双墩之间是6公里,雨墙双墩到张记墩双墩是7.4公里,张记墩双墩到马禾庄双墩是10公里,马禾庄双墩到哈巴湖双墩是11.5公里,哈巴湖双墩到黄沙窝双墩之间的距离则长达30公里。在盐池周边地区,还没有发现沿着同一方向排列的双墩遗迹。盐池境内的这些双墩,是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些双墩的修筑年代和功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1.惠安堡双墩:位于惠安堡镇区北4公里的高梁上。两墩相距64米,西墩呈方锥形,高约8米,底部四周被土簇拥形成圆形底座,直径约20米;东墩残高约7.5米,底部直径20米。以所在村命名。
鸟瞰惠安堡双墩
2.黎明双墩:位于冯记沟乡马儿庄行政村黎明自然村南。北墩位于村南0.3公里,台基底部边长12米,高3米,墩台坍塌呈缓坡状,上面长满芨芨草,地面周围遍布瓷片;南墩位于村东南0.5公里,台基底部边长12米,高4米,墩台坍塌呈缓坡状,北坡长满芨芨草,有一人工挖的窑洞(已塌)。两墩相距256米。以所在村命名。
黎明双墩的北墩
黎明双墩的南墩
3.雨墙双墩:位于冯记沟乡雨墙行政村雨墙自然村西北2公里,南距冯记沟—青山油路500米,墩北500米有—煤矿。两墩相距102米。西墩呈方锥形,底边长8米,高8米,底边周围被风蚀形成一圈凹槽,西、北、南三面有土块掉落,有坞城痕迹,边长约30米;东墩呈方锥形,底边长10米,高9米,墩上有土块掉落,墩北壁上布满鸟类洞穴。以所在村命名。
雨墙双墩东墩
雨墙双墩西墩(www.xing528.com)
4.张记墩双墩:位于冯记沟乡冯记沟行政村张记墩自然村东部,盐中高速南1.8公里处,两墩相距100米。东侧的圆墩在村东150米处的山梁上,坍塌呈土堆状,残高约2米,上面长满芨芨草,土堆上白色土质与周围土质明显不同;西墩位于张记墩自然村村东3公里,墩台四壁坍塌,呈圆柱状,底部直径10米,高5米。墩西150米有砖窑。以所在村命名。
张记墩双墩西墩
5.马禾庄西双墩:位于定武高速北1.2公里,冯记沟乡丁记掌行政村马禾庄自然村西2公里的山梁上。两墩相距100米,东墩坍塌严重,形成残高3米的平台;西墩底边长8米,高5米,北侧有人工挖的窑洞。以所在村命名。
马禾庄西双墩之东墩
马禾庄西双墩之西墩
6.哈巴湖双墩:民间俗称“双堆子”,位于哈巴湖旅游风景区门口西侧0.3公里的山梁上,两墩相距45米,均坍塌呈圆锥状,高约4米。因在哈巴湖旅游风景区而得名。
7.黄沙窝双墩:位于花马池镇李记沟行政村黄沙窝自然村西北1.2公里的山梁上,两墩相距160米。东墩台基东西长12米,南北宽15米,高7米,保存相对完整;西墩坍塌严重,呈圆锥状,台基边长14米,高3米。以所在村命名。
黄沙窝双墩北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