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地区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从出土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判断,早在六七千年以前,盐池县哈巴湖等地区就居住着氏族社会的人群,过着简单的渔猎畜牧生活,或者耕种着原始的农作物。为抗击自然灾害,他们或者聚族穴居或者搭建草棚而居。
秦朝时期,在盐池地区活动着西戎的一支——昫衍戎族。《史记·秦本纪》记载:“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从这时起,秦朝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此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设36郡,在昫衍地区设置昫衍县,隶属北地郡管辖,为北地郡下辖的19县之一。
经专家考证,盐池县城西北17公里的张家场古城,曾是为安置由西域归降来的龟兹少数民族而设置的西汉属国都尉城与东汉龟兹属国城。
唐代,在今盐池县花马池镇沙边子行政村北3公里处,设置有兴宁县,709年改名白池县。在今盐池县惠安堡镇老盐池村,设置于唐神龙元年(705年)的温池县城,其规模为“周回一里”。在今盐池县高沙窝镇兴武营村,“旧有城,不详其何代何名,惟遗废址一面,俗呼为半个城”。另据专家考证,兴武营古城东面,曾为唐代六胡州之鲁州地。惠安堡盐湖西侧与北侧的两座古城内,到处散布着北宋、西夏时期的砖瓦和瓷器残片,据推测,这两座古城可能正是西夏时期建造的。(www.xing528.com)
现在我们见到的盐池境内的古城堡遗迹,大多是明代留下的营堡,一般沿长城内侧修筑,是长城防御的指挥机构。这些防守长城的官兵驻地,规模都较小。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一般在墙的中部开有城门。四角设有角楼,墙上有马面,城门处有保护城门的瓮城,城墙外有壕堑,城池的功能较齐全。比如沿“深沟高垒”长城内侧的盐池境内,自东向西筑有花马池、高平堡、安定堡、英雄堡、兴武营和毛卜喇等6座营堡,主要是为了增强长城沿线的防御。宁夏镇城到甘肃环县“环灵道”沿线的惠安堡、隰宁堡、萌城堡等营堡,突出了驿递功能。而盐池境内的其他古城堡,也大多承载着军事防御功能。但也有例外,比如铁柱泉堡,就是为保护这里的水泉,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来饮马取水而建;白池县古城、温池县古城和惠安堡,则负有管理附近盐湖的重任,为政府增加税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