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南(1880—1964),字英豪,男,祖籍广东澄海,是新华社会公认的杰出华族领袖之一。李氏少时家贫,16岁随祖父南来新加坡。1909年李伟南开始任职新加坡四海通银行,1911年升任新加坡总行副司理,至1932年任总经理兼董事长。李氏亦在新加坡创办再和成伟记及万益成汇兑信局,在马来亚开设海泉及海泉栈。[18]李伟南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的同时,也热心教育事业。自1919年开始,李氏成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出任总商会第16届(1927年)副会长、第17届(1929年)正会长,1931—1949年任总商会特别会董。[19]1930—1947年,李伟南任潮州八邑会馆正副总理、义安公司正副总理。1938年参与创设广东会馆,任该会馆首届会长。1940年出任端蒙学校总理,兼任树人学校董事,在任期间竭力筹集经费改革校务,还曾创办义安女校。新加坡三年沦陷时期,李氏曾两度被捕入狱。1945年之后,李伟南重振旧业,声望更著。[20]
根据实得力孔教会章程后附录名单显示,李伟南于1927年七月廿三日被选举为实得力孔教会董事。更有资料显示,早在1923年李伟南即已经被推选为实得力孔教会为香港孔圣会堂收汇款董事。按文南飞的说法,她在翻阅会员入会志愿书的时候,发现编号为No.82号的李伟南入会志愿书上填写的时间为“民国十七年三月卅一日”。此外,实得力孔教会第一任会长的入会志愿书时间填写为“民国十七年闰二月初十日”,编号No.81。[21]显然,廖氏和李氏的志愿书前后相邻。因此,可以推测1927—1928年实得力孔教会曾经进行过较为系统的会员资料整理工作,部分老会员的入会资料应该是在这一段时间内重新登记过的。1933—1941年李氏出任实得力孔教会正会长之职长达九年,这一期间实得力孔教会平稳发展,会所依然暂借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之所。同时密切保持与吉隆坡、槟榔屿以及香港等地孔教会的关系。(www.xing528.com)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面对日军的公然侵略,李伟南毅然担任潮帮筹赈分会主任,以及推销自由公债委员会主席。1942年新加坡沦陷后,李氏两度被捕入狱。随着日军的入侵,实得力孔教会之会务也暂告停止。[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