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洪洞苏堡刘氏六次修谱:理学、家族、地方社会与海外回响

山西洪洞苏堡刘氏六次修谱:理学、家族、地方社会与海外回响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西省洪洞县苏堡刘氏从清代初期到民国初年是地方上颇有声望的家族。他们前后进行了6次的修撰宗谱的活动。当然无论是康熙四十六年或五十四年,都无疑是发生在清代初期的事情。)领衔于民国二十一年第6次修谱。本文将尝试使用洪洞苏堡刘氏六次修谱的历史资料,一方面勾勒该家族在修谱问题上的思想和具体行动,进而了解该家族在历史发展上所面对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试图呈现时代变迁对家族发展和修谱思想的影响。

山西洪洞苏堡刘氏六次修谱:理学、家族、地方社会与海外回响

山西省洪洞县苏堡刘氏从清代初期到民国初年是地方上颇有声望的家族。他们前后进行了6次的修撰宗谱的活动。如果以他们邀请外姓人为宗谱写序为创谱的起始点的话,则刘氏宗谱首创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可是从2位主持创修宗谱的刘氏第十世族人,刘志(1642—1722)和刘镇(1656—1722)的2篇自序来看,宗谱的最后完成和刊刻应该是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当然无论是康熙四十六年或五十四年,都无疑是发生在清代初期的事情。

刘氏第二次修谱(也就是第一次重修)是在乾隆五年(1740),由刘志的两个儿子刘勷(1679—1743)和刘衷(1704—1782)主持。第三次修谱是在嘉庆十五年(1810),由刘志的曾孙,刘大悊(1754—?)主导。后来,属于第十二世的刘体重(1785—1864)主持了同治元年(1862)的第四次修谱。刘氏宗谱在清代的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五次修谱)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第十二世的刘殿凤(1826—?),以及属于第十六世的刘钟邠(1834—1898)负责。进入民国后,由第十三世的刘恒杰(1881—?)和第十四世的刘宝诗(1867—?)领衔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第6次修谱。[1]

家谱作为家族资料的集成,自然有明显的私人性质,但是家谱同时也是历史文献。而作为历史文献的家谱不仅仅可以让后人知道一个家族的兴衰繁衍,也可以允许后人利用家谱对特定时代的历史进行考察。这是因为一个家族具体的生活面貌毕竟无法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而存在。所以家谱无论是在创修或者重修时,修谱者始终不能回避家族在当时所遇到的内部问题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换言之,家谱是家族的,也是历史的,家谱研究可以探索一个家族的历史,也可以反映时代和更为宏观的社会史。(www.xing528.com)

本文将尝试使用洪洞苏堡刘氏六次修谱的历史资料,一方面勾勒该家族在修谱问题上的思想和具体行动,进而了解该家族在历史发展上所面对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试图呈现时代变迁对家族发展和修谱思想的影响。本文将从“修谱的传统目的”“修谱的时间间隔”“修谱者的身份变化和具体执行”和“修谱的新使命”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