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社会参与与门人建议

地方社会参与与门人建议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日后,陆震因伤逝世。[108]章懋《年谱》中收录了一封他在那年2月建议陆震申请改调地方任职的建议。针对王倬的恳辞二疏,章懋晓以大义,认为不应该追求一己之安逸。章懋归隐乡里之后,其国其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就其家而言,章懋的长子在1507年逝世,他唯一的孙子也在半年之后离世。章懋的侄子章拯,也是因为刘瑾的关系而被贬官放逐的。[114]在章懋写给侄子的信中,他给了对方和自己的经验不尽吻合的建议。

地方社会参与与门人建议

章懋一生写过20多道乞求致仕的奏疏。[95]其中多数奏疏是在南京国子监任上所撰。如前所述,章懋最终在尚未接到准其致仕的答复便在3年任满之后离职,而且即便之后又有多次升迁和复出命令,他再也不出山。但是和其前辈宋儒一样,章懋参与到好些地方事务中。[96]

除了教授学生,章懋也为《兰溪县志》的编撰付出心血和为《乡贤祠志》作后序。[97]但是当知府想为他兴建侍郎牌坊时,却被章懋拒绝了。[98]5年之后有浙江巡按欲为章懋竖立牌坊,也再次为其所拒绝。[99]章懋对于金华府的地方行政事务最直接的参与是当郡守询问有关役民进行一些防务和交通建设的问题时,章懋劝阻了对方。章懋提出的主要原因除了冬天不易开展工作,还包括了金华府有限的财力问题。知府接受了章懋的意见。[100]当金华府面对江西盗贼的威胁时,章懋2次修书知府,分享了自己在福建的御贼经验。[101]

章懋和兰溪知县许完(生卒年不详)也多有接触。知县许完是章懋在南京国子监祭酒任上所教授的太学生。因此每当知县遭遇难题时,章懋总是会提点他,据载知县因此鲜有过差。一个具体例子,就是1508年粮食歉收时,章懋反对地方政府禁止外地粮商前来贸易的举措。[102]

知县许完来函请教“赈济事宜”,章懋仔细答复并且分享了自己在福建的经验。第一条意见的核心精神在于知县应辨别真正有需要的贫户。许完原来的计划是在每图之中选出最穷困的40户人家。但问题的关键是由“何人闻报?”如果是税收系统的粮长里长,则赈济只会成为其“取钱作弊之资”,而且“贫无钱者不得报矣”。章懋于是觉得应该按照黄册图眼,命令里中的老人亲自前去调查各户的人口、田产、职业。若果是“有田产而富贵者”自然不需要赈济。若果没有田产,但却是从事“商贾、工匠、僧道、医卜诸艺之业者”,可以自给自足。只有那些“无田产,无职业,及老幼残疾者,乃为真贫。所宜赈济”。章懋也进一步提到“户有田粮,而为他人所诡寄;或同户各房有田粮,而本身无有,又无伎艺营生者,亦为贫民,亦宜赈济”。章懋强调像这样的辨识工作,“若非为政者先之劳之,而付之手下之人,则有无端卖弄作弊,不惟无益,而反有害矣”。

章懋接着回忆了自己当年在福建,分巡到浦城时是如何发现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为,以及如何处理的经验。此外还和许完分享自己在邵武如何灵活处理危机的往事。章懋还提出了一个权宜之法,他指出“本县科派繁重,又有散钞散盐等项”。这些税收本就不易征齐,在荒年就更加困难。章懋建议“会计各图饥民,该用赈济稻粮若干,就令该图里长领去粜卖,以资贫民办纳料粮若干。使民皆受其惠,则官欠易完,而免于豪猾冒支官谷之患”。这是一种“虽不赈济,犹赈济矣”的方法。[103](www.xing528.com)

章懋在乡里政治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和门下弟子章拯、董遵、唐龙、陆震(1464—1519)、黄傅(生卒年不详)、方太古(1471—1547)和凌瀚(1525年举人),都是后来入祀兰溪县乡贤祠的人物。[104]在这些人当中,章懋、陆震和唐龙都享有官方专祠的殊荣。[105]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自己自在地享受着相对贫困的致仕生活,可是当其他人讨论或者萌生致仕念头时,章懋总是劝阻他们。例如在1516年,同是兰溪人的学生陆震在兵部主事任上,他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表达了自己想要辞官的意愿,章懋却力劝他留在岗位上协助兵部尚书。[106]章懋在次年春天写给陆震的书信中重申了他的建议。师徒通过3轮书信,陆震回回都表达了欲归的想法。[107]陆震最终在一个令人难过的情景下回到了家乡。1519年3月,正德皇帝计划南巡,陆震上疏进谏,结果被下诏狱且杖之。数日后,陆震因伤逝世。[108]章懋《年谱》中收录了一封他在那年2月建议陆震申请改调地方任职的建议。[109]本文无从得知陆震是否在进谏之前就收到老师的书信,即便已经收到,也无从推知其影响。章懋为了陆震之死异常悲恸,他一生撰写的最后几篇文字之一便是一篇为陆震而写的很长的《兵部员外郎鹤山陆君墓志铭》。[110]

劝人不要致仕的意见并不限于自己的学生。1516年,他致函大学士杨一清(1454—1530)。杨一清在平定安化王叛乱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也和宦官张永(1465—1529)合作除去了宦官刘瑾(1451—1510)。当时杨一清为皇帝的亲信所攻,要求他离职。章懋去函力劝杨一清勿被流言影响而退。[111]大概同时,章懋去函24年前曾任兰溪知县的兵部侍郎王倬(生卒年不详)。针对王倬的恳辞二疏,章懋晓以大义,认为不应该追求一己之安逸。[112]

很难解释为什么一个自己那么坚持辞官的人何以总是力劝学生和友人不要如此。章懋归隐乡里之后,其国其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就其家而言,章懋的长子在1507年逝世,他唯一的孙子也在半年之后离世。[113]在朝廷,则正是宦官刘瑾逐渐掌权的时期。章懋的侄子章拯,也是因为刘瑾的关系而被贬官放逐的。[114]在章懋写给侄子的信中,他给了对方和自己的经验不尽吻合的建议。章懋虽然同意“退处为最高致”,但是“以时势论之”,章拯“年未老,告病托故皆难”。唯一可能的就是“直须弃官方可”。同时也要“看机会何如”,因为章懋觉得侄子“恐不能久安贫贱”,其他则又有更多困难。另一方面,章拯目前被贬谪,但如果“宁耐久之”,亦会有升迁调任的机会。可是“官愈大则愈难称”,所以“又恐别有不测之变”。章懋劝导章拯关键在于“随时思其所以处之之计,能不失于道则可矣”。[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