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道经:虚以致静的审美心境

老子道经:虚以致静的审美心境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民族强调美的气韵、虚实、意境的审美心理和习惯,与中国人对“道”的理解有紧密的联系。为能一睹恒道的大美真容和万物变化归复之美,就必须保持虚以致静的审美心境(至虚极;守静笃。因此,老子从保持清虚静穆的审美心境中悟得大道,以柔弱细微的事物为善为美,以安静居下的事物为善为美。[26]这也是他强调要在追求、体验恒道美时应保持虚静无为的审美态度和心境的原因。

老子道经:虚以致静的审美心境

中华民族强调美的气韵、虚实、意境的审美心理和习惯,与中国人对“道”的理解有紧密的联系。老子认为,“道”是至大至美,自在自为,化生万物而又用之不竭的。它渊博广厚,就像哺育万物的慈爱女神。为能一睹恒道的大美真容和万物变化归复之美,就必须保持虚以致静的审美心境(至虚极;守静笃。万物方作,吾以观复[16])。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懈的美的追寻中,识破假象,消弭事物中一切矛盾的敌对锋锐,解决它们的纷争冲突,调和它们争奇斗艳的光芒,使之混同于大千世界的祥和红尘之中而展现美的光彩,这是多么清彻高远的道呵!它似乎就存在于这世上呢(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4])。这就是由老子奠基的著名的道家美学的“和光同尘”的审美理想。它与老子推崇恒道的清虚空灵的美学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长期以来,在强调火热斗争,反对和谐宁静的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一直存有某种美学偏见,把老子虚以致静的审美心境说以及“和光同尘”的审美理想,当作一种虚静无为,“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的处世态度”来看待,从而忽略了其中长期积淀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深处的那种静观默察,容纳万物,集小美为大美,化异端为一体,趋于大道即天下至美的积极态度和恢宏气魄,这至少是不太公正的。

实际上,虚以致静的审美心境、涵纳万物的审美态度及“和光同尘”的审美理想,是老子倡恒道,消纷争,求至美的大和玄同理想在美学领域里的表现,是他关于“无为”即“无违”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有着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基础。它与西方哲学界、文艺界一些人片面注重人为设置、强化和渲染矛盾,鼓吹争斗,拒绝调和,喧嚣浮夸,只重人为艺术技巧,人工雕琢,不重天人合一、混然天成和自然美的审美理想和创作风格是大不一样的,在美学领域自有其卓绝的贡献。正如中国论者最近所指出:“老子的道论是用哲学谈美学,已经涉及到了美学的本质,对中国美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正是基于这种崇尚“和光同尘”、“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超功利的和谐自然之美的认识,老子提出了著名的“五色使人目盲,驰骋腊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12]的生命哲学和美学见解。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往往以此言及其它片语为据,否定老子和道家的文化观和美育观,或者认为“道家的主要人物老子和庄子,对文化学术都持着否定态度。他们反对文学、言辞、文采、音乐等”,或者批评“老子斥五音,否定了艺术本身,追求一种更原始、古朴的自然状态。”断言“老子的错误在于,他用‘无为’否定了‘有为’,即否定了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一人类获得自由的途径,并由此滑入文化虚无主义和美育取消主义的泥潭。……实际上是对人的最高价值的否定,是对人性的扭曲、摧残和对人的审美价值的贬低和取消。”这是颇为片面的。

实际上,老子的美学见解穿透了美的表象,是一种力欲使美更锲合大道之行并更富有永恒生命力的真知灼见,它对美的本体论认识已达到了深刻的哲学高度,因而正言若反,往往容易被人误解而已。老子否定五色、五味、五音这些人间美色、美味、美乐,从社会背景看,反对的只是当时耗费民财人力,独占了人间美色、美味、美乐的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对于那些与“三美”无缘的奴隶和下层士阶层来说,其对贵族统治者追逐声色狗马、豪饮宴乐的反感和批驳是义正辞严的。所以说,老子这一美学见解的根本宗旨,正是反对当时奴隶主贵族阶层穷奢极欲,整日沉缅于酒池肉林、声色犬马之中,逐财掠货,纵欲伤身,殃民祸国的恶行,其立意无疑是积极的,这也是他恒道哲学的重要内容。(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从人们的真正有益身心的审美需求看,老子反五色、五味、五声所排斥的,也主要是指那些华而不实、矫揉做作,违反自然,超出人类心理和生理承受力的怪异淫糜的色彩、口味和音调。这对现代人如何保持宁静超然的审美心境和健康身心,无疑是很有启示的。试看当下海内外某些电视台所大肆散播的刺激性影视画面及有的传媒铺天盖地压来的令人眼花心狂的广告轰炸,试看一些酒家为了赢利而挖空心思炮制的那些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作美味佳肴的酒菜,试听一些歌舞厅里所发出的那震耳欲聋扰民伤身的强大噪音,人们就会明白,老子上述美学见解的深刻道理和现实意义。

作为一位察天悟道,通天人之变,究万物之理的伟大哲学家,老子从万物的生生灭灭中看出,过于燥动、盈满、尖锐之物,往往不可能保持长久,过于坚硬刚强的容易消亡,比较柔弱细微的反而充满生机。人生也是如此,往往是居下的柔弱者最终战胜居上的强大者[9][78]。

因此,老子从保持清虚静穆的审美心境中悟得大道,以柔弱细微的事物为善为美,以安静居下的事物为善为美。他曾以水为例,生动形象的指出:“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8]”;“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为百谷王[66]”。在他看来,安静内敛,居下利物的水,看似柔弱无力,安静无争,其实正是最强大的。对于水的无穷威力,他以哲人的语言而揭示得相当精采。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80];“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3]。在他看来,“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雌胜雄,静胜躁,重胜轻,柔胜坚,为世之常见,正所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26]这也是他强调要在追求、体验恒道美时应保持虚静无为的审美态度和心境的原因。

老子的上述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两千五百多年,形成了中国人虚静至远的审美心境,赞美文质彬彬的审美态度,以及崇尚静穆阴柔美的审美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