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道经:柔弱胜强,用兵观

老子道经:柔弱胜强,用兵观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老子的用兵观,即他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了恒道和平主义的战争观,无为不争,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哀兵必胜,后发制人的军事战略观,以及积德克敌,玄德贵身的无敌观等,三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以前者为立场,中者为战略,后者为手段,言虽简而意深重,值得仔细品味。[30]老子论兵,高瞻远瞩,与单纯的谋略性、技术性的兵书不同。老子认为,这种坚守恒道方向,灵活运用兵法的军事战略,是唯一正确的治国用兵之道。

老子道经:柔弱胜强,用兵观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主张“君子重于道德,不重用兵”(文子转引)。所以,老子的用兵观,即他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了恒道和平主义的战争观,无为不争,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哀兵必胜,后发制人的军事战略观,以及积德克敌,玄德贵身的无敌观等,三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以前者为立场,中者为战略,后者为手段,言虽简而意深重,值得仔细品味。因为它是东方战争观的精华,是整个东方文化的和平主义基石,对维护世界和平,同享恒道幸福,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老子站在恒道和平的人民立场,向往的是“小国寡民。使十百人之器不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67]的和平世界。对所有以实力为后盾妄图称霸掠夺的非正义战争,首先表示了坚决反对的立场。他在“用兵”的开篇中明确提出:“要以恒道辅佐治国者,不要以武力强霸天下。”[30]脱离了和平恒道,恃仗武力强大先发制人,巧取豪夺以暴易暴,今天的发起侵略者,明天就会被人反攻;今天的占领者,明天就会被赶走。从“日不落”帝国的开始奴役印度,到最终在香港降下骄横的米字旗,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的包围莫斯科,到柏林的被占和统一,从日本发起东亚战争到战败接受投降,从美国误判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悍然入侵,到国内外一片反对而悄然撤离,历史的演变都说明了并将继续说明这一强弱转化,攻守势易的真理。

从战争的反复性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看,好战和贪得是兵家大忌,越是炫耀武力强大就会越早衰亡。所以,“天下事喜欢周而复还,军队驻扎过的地方,往往会荆棘遍地丛生。大军厮杀过后的战场,必定会有灾荒的凶年。善用兵的仁善统帅,取得了成果就适可而止,不敢以武力去逞强。取得成果而不骄横,取得成果而不矜夸。取得成果而不好战,取得成果而不贪得。做到这些就可叫做,取得成果而不逞强。事物壮大极盛必定败亡衰老,这就叫作不守恒道。不守恒道就会提早衰亡。”[30]

老子论兵,高瞻远瞩,与单纯的谋略性、技术性的兵书不同。他是站在大道立场上,从反战的和平主义出发的。老子明确指出:“兵器与军队,是不吉祥的国家利器啊。万物或许都不会喜欢它,所以尊奉大道的人都不穷兵黩武。君子平时安居时尊贵左位,用兵打仗时才会尊贵右位。”[31]这就是说,在和平时期,有理智的君子,所注重的应该是所谓“左阳道,朝祀之事”,即光明正大的朝廷国家大事,而不是所谓“右阴道,丧戎之事。”君子只有在万不得已非要使用武力时,才把通常需要在隐蔽阴暗中进行的,与丧事兵戎密切相关的军事行动,放在国家的重要位置。这就是君子平时贵左战时贵右的含义。从这一意义看,再有借口的用兵行为,再锐利的杀伤性武器,在恒道和平主义者眼中也是丑恶的,所以“兵器是不吉祥的杀人利器,不是君子的最好武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它,还要尽力保持恬淡平和的心态,千万不要去赞美兵器精良。如果赞美兵器精良,那就是以杀人为乐。那些杀人为乐的人,不可以实现天下的大志啊!所以吉庆的事要以左为贵,丧事才以右为尊。因此偏将军居于左位,上将军反而居于右位,这是说要以丧礼来看待用兵。杀人遍野,要以悲哀的心情亲临战场观察。战斗获得了胜利,要以丧礼的仪式来对待。”[31]以丧礼庆贺胜利,这种东方式的凯旋仪式,具有多么深广的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胸怀!它表现出中华民族及其哲人老子,对战场人我双方牺牲者的人性同情和尊重,与今之某些冷血麻木的杀人狂欢恰成为鲜明对比。

正是针对当时“春秋无义战”——各国统治者为填饱私欲,连年征战而造成人民伤亡惨重的悲凄情景,老子从厌恶战争的人道立场出发,深深感叹道:“天下实行恒道,太平无事,就卸下军中跑马,以马粪肥田。天下失去恒道,战乱频繁,战马的小驹竟然生到了荒郊外。罪恶没有比极贪欲更大的了,惹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过错没有比贪得无厌更惨的了。所以说,知道满足的满足,永远都能满足啊!”[46]在这里,老子以锐利的眼光,一下子抓住了战争的罪恶本质,就是人的贪欲。当这种贪欲蒙住了人们的双眼,使之只看到利益的诱惑,功名的显赫,而看不到人民的流血和惨痛,不惜舍身相搏时,战争就爆发了。然而,这种妄图取得天下所有资源的战争,能满足霸权主义的胃口吗?不能!老子认为:“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29]而要告别战争,就应该如老子所说,学会“知足之足,常足矣”[46]和“知止所以不殆”[32]的道理,遏止贪欲,回归和平。

如何实现和作到这一点呢?老子借用圣人的话说:“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57]如果统治者都能以古时的圣人为楷模,达到他们的极高思想境界,好静不争,自止奢望,不无事找事,人民自然会正直无私,淳朴敦厚,富裕幸福起来,又何须战争怪物用兵呢?“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64]

正是从这一坚持恒道,止贪息战的和平主义战争观出发,老子建立起中国道家无为不争,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哀兵必胜,后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思想。他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3]并极力主张:“善于谋划的高士不会崇尚武力,善于作战的将士不不受骗而暴怒,善于克敌致胜的将领不给敌人可乘之机。善于任用人才的要以谦下的态度待人,这就叫作无争的玄德。这才叫作善于用人,这才叫作配合天道运行,它是古人的极高境界啊。”[70]

应该说,这种不尚武,不动怒,善于用人,配合天道,不战克敌的军事思想,正是坚持“以正道治国,以奇谋用兵,以清静无为取得天下。”[57]的道家战争观的表现。老子认为,这种坚守恒道方向,灵活运用兵法的军事战略,是唯一正确的治国用兵之道。他说:“我以什么来知道这一点呢?天下有许多的禁区忌讳,民众就会日渐贫穷反叛。民间越是收藏更多的尖端武器,国家就会更加昏乱无度。民众过多玩弄诡诈技巧,奇巧器物就泛滥成灾了。法规越繁琐显赫法器越多越贵重,盗贼就会越来越多。”[57]与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奖罚分明,开疆扩土,墨家主张敬鬼和兵家主张研制兵器,攻城掠地不同,道家的祖师老子明确反对“民多利器”——民间自制凶器,“奇物滋起”——民间滥制扰乱人心的奇巧器物,“法物滋彰”——大量制定烦琐严酷的法律条文的反恒道作法。特别是包括各类军规军法在内的法律条文的大量制定,其结果,不是把战士弄得手足无措,就是将他们一步步地训练成只知道盲目服从长官的战争杀人机器。从西方小说中所刻画的荒谬绝伦的“第二十一条军规”看,老子的批评,绝不是空穴来风!

在具体的战略战术方面,富有辩证法智慧的老子,也提出了许多可以说是最精明的军事家也未必想得到的高招。这就是,“想要收敛它,先姑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先姑且增强它。想要废除它,先姑且振兴它。想要夺占它,先姑且送予它。”[36]在军事实践中,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又被称之为诱敌深入的方法,它以土地、城池、人员、武器、粮草等军事要地和物资人员等的“放弃”,“充实”并麻痹敌人,使其产生获胜得利的轻敌思想,然后再利用“特洛伊木马”之类的内应条件和敌人兵力分散的弱点,重点打击,各个击破。老子认为,懂得这一道理,“这才叫作稍明事理。”而他关于“柔弱胜过刚强,鱼儿不能脱离藏身的深渊,国家的利器不可轻示外人。”[36]的忠告,则是要战争的指导者不可离开对自己有利的地形,不可过早暴露自己强大的致敌死命的秘密武器,以造成对敌人的强大心理震慑力,防止因敌人觉察防备而失去应有的威力。从老子的军事思想建立在无为柔弱,又处处为柔弱后发制人者着想的战略意图看,其对战争开始时处于守势的弱者一方,如中国等和平反战国家,确系生死攸关,不可掉以轻心。

从保卫和平,哀兵必胜,后发制人的用兵观出发,老子借善于用兵者之口说:“我不敢主动挑战而宁可被动防守,不敢抢先前进一寸而宁愿后退一尺。”老子用他深奥而充满想象力的哲理性语言说:“这就叫作采取无形的行动,举起无形的有力臂膀,拿起无形的战斗兵器,于是就能无敌于天下了。”[71]乍一看,老子在这里所说的“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很不好理解,什么叫做“采取无形的行动,举起无形的有力臂膀,拿起无形的战斗兵器”呢,这是不是在玩弄字眼,搞什么文字游戏或主观唯心的神秘主义呢?要打通这里面的极难点,关键是对老子“无”字的准确理解。(www.xing528.com)

老子对“无”的说法很多,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足以静,天下将自定。”[37]又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1]这是从恒道高度阐明了“无”的原始初创地位。此外,他还对“无”的具体的实质而神奇的功用,作过如下的解释:“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27]

这一切都说明,无形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力量,无形的行动,才是最有效的行动,无形的武器,才是最厉害的武器,无言的雄辩,才是最有说服力的雄辩。如我们今天所说的国际正义、道义德望、文化影响等让人信服佩服赞同的“软实力”等,它有时甚至比那些外在的暂时的军力兵力武力经济实力等硬实力更强大。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的真意所在。而对依靠有形力量,有形武器即硬实力去占据无敌地位的梦想,老子则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他说:“灾祸没有比轻敌自大的更大了,轻敌自大几乎丧失我的宝贝啊。所以对抗双方的兵力相等时,悲愤的哀兵一方必定取胜!”[71]

哀兵必胜的原因,在于其作为受害者和被侵略者而勇敢复仇的伟大的道德力量,在于其坚持恒道的正义性。它形成了老子以德克敌,玄德贵身,攻心为上的无敌观。老子认为,“重积德则无不克。”[59]用文子转述他的话说,这是因为“上德者天下归之,上仁者海内归之,上义者一国归之,上礼者一乡归之。无此四者民不归也,不归用兵,即危道也。”“心服于德,不服于力。德在与,不在求。……故与之为取,后之为先,即几于道矣。”这就是说,上德才能服人,积德才能无敌不克,仁慈才能奠定胜利基础。“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以慈卫之。”[69]慈爱和平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德者不乱树敌因而也无敌,仁慈的统治者胜于残暴的独裁者。“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53]非道者,战必败,利剑再多也没用。而遵循恒道,修养玄德,维护正义的人,则往往并不需要炫耀武力就可凝聚人心,克敌取胜。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75]就是这个意思。

用兵和战争必然导致重大伤亡,其所引发的生死观,是人类所无法逃避的。对此,坚持“贵身观”的老子有其独特的看法。他清醒地看到了生死一线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辨证关系,这就是贪生怕死的容易送命,勇敢面对危险的反而得到生存。用他的话说那就是:“人一出生就遇到死亡的严重威胁。侥幸生存的十人中只有三个人,难逃死路的十人中少说三个人,而民众拼命求生最终还是难逃死路的,十人中也有三个人。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人生来的贪生欲念太强。”[50]人类自出生以来,三分之一死于非命,三分之一难逃死路,只有三分之一得以幸存!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而这一战乱背景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五霸七雄你争我夺,杀人掠地的悲惨结果。在这场浩劫中,只有贵身自好,执着生命,坚持恒道的勇士,才能永生吧?老子以诗意的语言说:“我听说那些善于执道养生的人,上山不躲避犀牛猛虎,入阵不披挂盔甲兵器。暴怒的犀牛无处撞击它的尖角,凶恶的猛虎无处飞舞它的利爪,锋利的兵器无处容纳它的刀刃。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不受死亡之地的威胁!”[50]面对不死之地的善执生者,实际上是老子对具有玄德,敢于蔑视反人道战争的正义之士的一种力量和人格的肯定,他们正是所谓的“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虫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55]因而能在战争中永生。

至于一般逆来顺受的普通人,则难以逃脱在战场被砍杀送命的悲剧。但那些以杀人为快的强梁者,虽得胜于一时,却终究不会逃脱覆灭的命运,终将被眼下他们看不起的新生的正义的弱小力量所吞灭。历史上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中国改朝换代的时候,哪一个貌似强大拥有国家机器和优势兵力的腐朽政权,最终不是被看似弱小的起义军所推翻了呢?老子深刻地指出:“人活着的时候是多么的柔弱,待到死后就僵硬了。万物草木初生时也很柔脆,待死亡时也就秃枝落叶枯萎了。因此强硬逞能者属于灭亡一族,谦柔示弱者属于生命力旺盛的一族。军队逞强称霸的往往不会胜利,树木粗壮的就会被砍倒做兵器。所以强大的势力要甘居下方,扶持柔软弱小的安居于上方。”[78]而这就是他在遵循恒道前提下所一贯所坚持的“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75]“强良者不得其死”[42]的生死观、强弱观、勇敢观、贵身观在战争观中的体现。它与老子主张的“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4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80]的尚柔精神是一致的。

老子的上述用兵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兵家,为东方军事学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将老子书作为兵书研究的就不少。如《隋书·经籍志》收录的《老子兵书》一卷,南宋郑樵作《通志略》中收录的《道德经兵论要义述》四卷等。实际上,《老子》一书充满了军事辩证法和方法论色彩,表面柔弱却孕育了无穷的刚强实力,研究者视其为道家兵书是颇有道理的。其对学界公认的兵圣名典的深刻影响,可见于下图所示

《老子》与《孙子兵法》对照表

从上图所示的十六个方面,可以看出老子关于奇正,愚民(兵),非战,善变,善战,善藏,善动,不轻敌,弱胜强,哀兵胜,知道胜,积德胜等方面的道家军事思想,所给予中国伟大军事家孙子和孙膑有关兵无常势,奇正变化,沉潜不怒,多谋善断,能攻会守,惜杀慎战,明道积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恒道哲学的普适性。

【注释】

①邹丽燕.《〈老子〉与〈孙子兵法〉的关系》.老子与中华文明[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②孙膑兵法.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本表除另有注明外均出于《孙子兵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