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道家大师庄周,曾指出天下学问本出于一家,这就是古代“无所不在”包罗万有的道术。只因后世学者各执一端、片面发挥才被弄得支离破碎,分崩离析,错谬百出。正如庄子在《天下》这篇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学术评论之作中指出,古之所谓道术者,是完备的学问。只有研修这一真学问,才配称为博大真人,才最接近古代完备统一的真道术。
然而,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的局面影响,王道、霸道、商道乃至于盗道兴起,各行其是,风云一时;易道儒、墨法兵名、纵横阴阳、各主其说,争相“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却“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因而造成了数散于天下,流派方术,互不相通,“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的可悲局面。像庄子在《天下》里所批评的执着于大禹苦行说,腿毛脱净的墨翟、禽滑厘墨家一派,带华山之冠以自表,为人太多为己太少的宋鈃、尹文名家一派,齐万物而纵脱无行的彭蒙、田骈、慎到法家一派,方术多而称雄晓辩的惠施、桓团、公孙龙名家一派,以及老子所批评的强调仁义道德,克己复礼的孔子儒家一派,只会打仗用兵却不知道不可赞美杀人利器的兵家一派等等,就都是看到了总道术有价值的某一面,极力发扬光大,将其推到了极端,形成墨家、名家、法家、儒家、兵家以及道家各支派,反而暴露出其偏离总道术、支离破碎的固有的不足和片面性,而不为人所取。
当然,从积极的意义看,“道术为天下裂”的时代,其实正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百家争鸣时代,各种学说纷纷行世、门派林立,开坛授徒、各执己见、互相驳难,大大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的发展。但这也使得当时的士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极大迷惑,到底哪家的意见占有真理,值得学习?而学习又如何化繁为简,化无为有,贯通为一?学习的对象、内容、途径、态度和标准又该如何确立?这确是每个学习者所不得不加以认真考虑的。老子的真知观,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它具有哲学家所总结的对立与转化思维、反向与正悟思维、玄览与静观思维的特点,立足于恒道玄德的理论基础,针对各种社会、认识的实际问题,设喻论理,由浅入深地阐明了道家的真理观、学习观,可说是老子“九观”大作的精辟方法论和认识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老子在“真知观”里,针对“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58]的现实,首先阐明了人类认知的对象,即学习的内容的多寡与精选问题。他开门见山地说:“天地不讲仁义,将万物当作草狗。圣人也不讲仁义,把百姓当作草狗。天地之间,就像是大风箱吧?内部空虚而不穷竭,愈鼓动它风出得愈多。所见所闻太多,反而没有办法和出路了,还不如坚守中正之道。”[5]这就是说,被各门各派学者神化了的“圣人”,其实和天地对待万物一样,都是以平常之心看待平民百姓的,并没有儒家所刻意强调的仁义之心。而在产生学问的天地之间,就像在大风箱里一样,人们用力鼓吹得越多,用华美言辞,“高深道理”所包装炮制出来的各流派玩意就越多,结果弄得一些缺少融会思辩能力的人,听多了各种说教,又不会分析,弄得一头雾水,遇到了问题反而不知听谁的话好,依谁的方对,造成不知所措,走投无路的严重后果。
因此,老子认为,“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23]这个“一”,就是抓住恒道这个根本,这个知识的本始和母体,这才是第一位的。所谓“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52]就是说只要认识了恒道这一天下的创始者,守住知识的母体,就能知道它所产生的一切知识,找到解决一切问题的正确途径,否则就会越学越滥,越学越糟,越走越偏,被一些多余有害的狡智、邪门、禁忌类知识所困。“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57]
确实,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看,多知多惑,民贫邦昏,远不如知一,执一,所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39]而百家分裂,各执偏见,陷入“多闻数穷”,“多歧亡羊”的困境,正是因为所闻和所循路径太多,偏离和肢解了恒道这个“一”,反而使人不知何去何从啊!故此老子强调,“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也。不以智治国,国之德也。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此谓玄德。”[65]“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3]这并非是要推行一些人所误解的否定知识的愚民政策,而是要使人民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无知无欲,以获得玄德的真知和恩惠,掌握没有被分裂的真理,获得天清地宁,神灵谷盈,大正天下的“一”,免得贪多滥学,偏离正道,无所适从。这才是老子的本意。
事实上,在求真理,钻精方面,确如老子所言,“可信的真理不美妙动听,华美的谎言不可以相信。知识专攻的人不广闻博学,博学的通才不懂专门知识。良善的精品数量不会太多,多而滥的东西从来无好货。”[68]学贵专精,迷信“知者”、“博者”,往往会受骗于“美言”“谎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质朴的真理,即使不用夸张修饰,也有无穷的力量。“善者不多,多者不善”,真理只有一个,而众多的歪门邪说却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这唯一的真理,“圣人不会过多地存积,他一切都为了别人,自己拥有的反而更多了;他尽其所有献给人类,自己获得的反而更多了。天下的恒道,是造福而不是危害万物,人类社会的正道,应该是有所作为而不好争强夺。”[68]在这一章里,老子实际上已经为人类解决了学习的基本内容问题,这就是独一无二,奉献人类的“恒道”。
与孔子强调“学而不厌”并肯定知识的无限积累不同,老子更多地从否定的观点看待无用的感性知识,他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48]就是说不要像“为学者”那样,只知道一味灌输和增益多余的感性知识,反而离道越远,只有像“闻道者”那样不断地减损自己的多余心志、无用知识和错误行为,用足玄览静观的功夫,才能悟道真知。对于圣人说来,他无论是在财物或知识上都无须过多的积存,在学问上他把握唯一的恒道就足矣。他执着地向别人传授自己所有的唯一恒道,尽其所有都献给了人类,自己获得的反而更多了。近代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就是这样的伟人。他所执着的就是为了推行天下为公的三民主义,他把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反而得到了更多的赞誉和怀念。
解决了学习的对象和内容的问题,明白了学习必须以恒道为基本点之后,接着就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老子在此问题上提倡一种谦虚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认为:“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73]懂得自己的不足而善于改正,端正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是至为重要的。“善于潜行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雄辩的不会留下话柄,善于算数的不用筹码统计,善于关闭的没有什么门闩打不开,善于打结的没有什么绳结不能解。由于圣人一贯善于挽救人,所以不会抛弃有用的人才,一贯善于挽救财物,所以不会丢弃有用的物料,这就叫作‘追随光明’。因此善良的人,是好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是好人可用的资源。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自己的资源,虽好似智慧其实非常迷惑!这就叫作精要的奥妙。”[27]很显然,老子所提倡的正确学习方法,就是贵其师,爱其资,尊重指引恒道的老师,注意吸取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向往并努力追求光明。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就是爱惜人才,爱惜物力,尽一切可能挽救人,帮助人,提倡为教育对象即人民作出全部奉献。所谓“受国之,是谓社稷主。”[80]统治者和教化者本来就应担负向人民说明和解释恒道的义务,接受他们的质问追责,这一见解闪射出老子民主思想的光辉。(www.xing528.com)
对于学习和热爱恒道真理的人,老子还谆谆教诲道:“知人善任者很明智,自知之明者很聪明。战胜别人者有力量,战胜自己者更强大。知足长乐者很富有,强健敢行者有志气。不失掉自己住所者可以活得长久,死后久久不被忘怀者才真正长寿。”[33]这就是说,人在学习时,重要的不仅是要有自知之明,更重要的还要有“自胜者强”的坚韧毅力。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短处和缺陷后,就要下苦功夫去弥补消除它。这才是有志气的自强健行者。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把握恒道的真理并为之奋斗终身,赢得人民的永久怀念。
在学习的途径和实践运用方面,老子也作出了与众不同的回答。他反对墨家的苦行主义,儒家的克己复礼,主张涤心玄观,不循常识(修除玄监,……能无知乎?[10]),在闭门深思的无为状态中,以仔细观望,潜心探究的方法,去探知事物的规律(窈兮冥兮,其中有精![21]),从而悟道真知。这就是所谓的“脚不迈出门户,却能知晓天下的事情。眼不窥视窗外,却能看见天体的运行。有的人出走得越遥远,他所知道的反而越少。因此圣人不出行而知道的很多,不自我表现而天下闻名,不妄为而成就了丰功伟绩。”[47]对于老子这种似乎是不观不行不为的玄览静思式的学习方法,除了强调觉悟的佛家,一般人都会觉得很难理解,但以智慧著称的鬼谷子却有其独到的体悟和精彩的描述。他说:“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可见,老子主张的学习途径看似有轻视实践之嫌,甚至被人扣上了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其实并不尽然。他所主张的真知途径,是集中心智的对道的心观玄览,而不是一般感官的眼观闻见所能把握的。这也正是一些全神贯注,痴迷投入的数学家、科学家足不出户,食不甘味,埋头演算、试验、思索,却取得惊人的科学成就,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从老子对恒道的深刻体悟,对吃人社会的正义批判,对人生起伏的透彻了解看,他主张的识道绝不是一般的朴素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者所能达到的,更不用说主观唯心主义或先验论了。实际上,这正如鲁迅反对读中国书,只是一种故作偏激的反对只动手脚不动脑的主张一样,老子的“不出于户以知天下”,只是他反对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肤浅表面学习功夫而已。他所主张的是像他那样,从经典著作中大量地获取知识,并通过独立的苦思冥想去解决疑难,获取真知。他也并不一概反对必要的出行求知和比较方法,如在推行玄德时他就曾主张过由近及远,出门考察比较参照的认识方法,即“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54]可见,老子的由近及远,比较观察的认知和学习方法,其实暗合毛泽东后来所倡导的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学习方法,一种需要凝神深思,心力集中,探幽入微,深入本质的学习方法。这实际上是进入了哲理思考,达到哲学高度的追求绝对真理的恒道学习方法。
试以他对“有无”本质的阐释,就可以看出他主张的这种学习方法的特点。他说:“三十支幅条合为一毂,恰当使用它的空无有用之处,就完成了车的功用。抟揉粘土作成陶器,恰当使用它的空无有用之处,就发挥了陶器的功用。凿开门窗做屋室,恰当使用它的空无有用之处,就发挥了居室的功用。因此把握好“有”可获益兴利,把握好“无”也可以发挥功用。”[11]老子正是通过了他所主张的独特求知途径,发现了人们所视而不见的哲理,发现了在特殊时空条件下极有价值的“无”。具体而言,这就是车轮的30个辐条当中的空无之处,陶器中间的“空无之处”,门和窗中间的“空无之处”,等等,并不是人们一般认为的毫无用处的“无”,相反,把器物中间该“空无”的部分清空后,其空无处正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功用。如车轮辐条间的空无减轻了轮子的重量,便于车子承载并运输更多货物,陶器中的空无可以盛物,屋宇门窗中间的空无可以通风通行,等等。这都是“当其无有”,正确处理了“有”“无”关系,因而“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使“无”“有”互相配合,兴利增益的结果。
老子强调“无”的重要性确是真知灼见,而它与正确理解老子的“恒道”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恒道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特殊时空条件下具有极高价值的“无”。在一般人看来是空无的恒道,其实不但实有,而且大有用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永恒价值。而正是有了总括了古代道术之精华的恒道,才有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世界,才有了人类社会的正义和正道。所以,老子在学习真知,在真理的标准上,高瞻远瞩地提倡一种与恒道相符合的标准。这种标准不以一般的圆满,丰富,正确,灵活,鲜明,雄辩,激情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对恒道的功用为价值标准。用他的话说,那就是:“大成之道总像有些缺陷,但它的功用无穷无弊端,极丰盈充实啊看起来空虚冲淡,它的功用却永远无穷尽。极正直者看起来很扭曲,极灵巧者看起来很笨拙。极富余者看起来很不足,极善辩者看起来很木讷。躁动战胜苦寒,清静胜过狂热。清静无为方可为天下大治的表率!”[45]
根据这一标准,符合恒道的,就应该大力弘扬,反之,则要加以限制。所谓“知道的不会胡说,胡说的其实不知。堵塞胡说八道的嘴巴,闭上歪门邪道的大门。”[56],就是老子以此为标准,和反恒道的错误主张坚决斗争的表现。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佛家十善业果强调的“不妄语”、“不绮语”意思接近。但是,老子的“闭其兑,塞其门”的真知观,并非是消极的强制禁绝不同意见和学说,而是以其作为学习的资料,经过批判消化,解构重组,融会在恒道学说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消弭事物矛盾的对立锋锐,化解它们的冲突纠纷。调和万物争奇斗艳的光芒,混同于理想交融的放飞祥尘中。这就叫作玄德大同!所以不可贪得而亲近谁,也不可以贪得而疏远谁。不可以贪得而增益谁,也不可以贪得而危害谁。不可以贪得而尊贵谁,也不可以贪得而轻贱谁。这才能成为天下最尊贵的人。”[56]在这里,老子实际上阐明了一种包罗万有,天覆海涵的博大胸襟和贵人立场。这就是消除门派偏见,宗教对立,不以学派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别亲疏,谋私利,而是一视同仁地吸收彼此所长,达到玄德大同,浑然一体的大道境界。
在真理的探求道路上,聪明睿智如老子,也深感恒道学习和传播的艰难。他感叹万分地说:“我的话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实行,可天下人竟不能明白,也不能实行。凡是言论都有宗旨,凡是事情都有主宰。完全是因为无知啊,所以才不了解我!知道我的人越是稀少,那我就越显得高贵呢。所以清静无为的圣人,总像是披着粗布褐衣而怀抱着美玉。”[72]
那么,为什么老子所发现而力图让人们真知的恒道真理,如此难为世人所知晓,所领会,所运用呢?这不能不牵涉到一个中国哲学界长期争论的难题,即知与行的问题,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的问题。老子曾说:“使我挈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53]但实际上,“多易必多难。”[63]他始终没有像孔子那样明知不可而为之,逆天而行,周游列国,四处推行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而是骑牛出关,一走了之。而他认为“民甚好解”,本来十分平易好懂的恒道学说,也一直为人争论不休,至今没有个了结。看来,这和他持有“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鬻人昭昭,我独昏昏。鬻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呵,其若海!望呵,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0]的清高心态,坚持“绝智弃偏,民利百倍。”[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的反伪知识的价值观,深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也。不以智治国,国之德也。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65]的安民观,均不无关系。
作为一个独立思考,顺其自然,言贵如金的伟大哲学家,老子相信,“猷乎其贵言。成功遂事,百姓皆谓我自然!”[17]他主张多虑少言,让真理自然而然,润物无声地传播于世,而不喜欢标榜门户,高坛论道,四处张扬,所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2]“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74]这也正是恒道真知至今鲜为人知的原因吧。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理所在,光耀后人。当历史的浮尘被人们抹去,真知的光芒重现人间时,老子的恒道学说又再度为有识者所高度重视。这也正是我们从老子的真知观的梳理阐扬中,所获得的感受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