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道经:道家清静观对汉唐盛世的影响

老子道经:道家清静观对汉唐盛世的影响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虚守静,识道达变的老子清静,它所引发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道家清静观对汉唐盛世有积极影响吗?这就含蓄地肯定了由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发展出来的黄老之学,是比儒家狂热性躁,好大喜功的统治术更高明的“君人南面之术”。略通儒释道者都不难发现,老子主张的“清静观”,是指心性清虚、纯正恬静的明智聪慧境界,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容易达到的。

老子道经:道家清静观对汉唐盛世的影响

清。

清静。

清虚守静,

识道达变的老子清静,

它所引发我们要深入思考的——

问题之一,道家清静观对汉唐盛世有积极影响吗?

是的。著有《诸子学略说》等书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早在《论式》中就说过:“道家独主清静。”这是极有见地的。西汉初年,多年的战乱造成了民生凋敝。文景二帝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采用了尊奉黄帝、老子为创始人,主张统治国家要简朴循道,不应多生事端的道家学说作为治国的方针,导致史称“文景之治”的繁荣。而被称为黄老学派的道家,则将老子的“清静”作为道的根本,不但认为“清”是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和圣人气度,有清澄净化、纯洁明净以及生气无限的清阳之气等含义,万物清静,则道自来居,而且经常将“清静”与“无为”连用,强调要清心寡欲,顺从自然发展而自化,不妄加人为干预,此即老子道学真髓。

一般认为,“清静无为”两词连用的出处,是唐代贾至的《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事实上,这种由心态的“清静”主导下的执政实践的“无为”,绝不是文人的主观臆定,也不仅仅是因为在唐代李姓皇帝的推崇下的道教兴盛,而是因为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在当时确实是深入人心的,为开创“贞观盛世”直至“开元盛世”的大唐君臣所赞许和推崇。如唐太宗不仅高度赞同丞相魏征关于“无为而治,德之上也”的观点,虚心接纳了监察御史高季辅关于君主应“杜其利欲之心,载以清静之化。自然家肥国富,气和物阜”的建议(见《旧唐书·高季辅传》),而且颇有心得地总结了自己这样做所取得的政绩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参见《贞观政要·政体第二》P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中华书局标点本)而他的后任女皇帝武则天,也曾请王公百僚皆习《老子》,将其作为官员考选科目之一,于仪凤三年(678年)正式诏令《道德经》为科举内容,贡举人必须兼通,甚至敕旨肯定老子化胡“是真非谬”。她的孙子唐玄宗不仅亲受道教法录,做过正式的道士皇帝,还尊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历玄元天皇大帝”,并于天宝十三年(754年)将他亲自注释并强调:“太君以道德清静龙教”、“以无为不言为教”,肯定老子以清静无为之道治理天下的《道德经》颁行天下,广为传播。

问题之二,老子的清静观对儒家有影响吗?

自古老《易经》奠定天地万物的变化之说的易学根基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哲学家,无不肯定天地万物无不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肯定动与静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蕴涵、互相转化的关系。但对动与静何者为本、何者为主的问题,各家却有不同看法。如道家主静,儒家主动等。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王弼说:“动起于静。”认为静是动之本。同时,无论是儒家推崇的主张与时俱进,谋位呼应,因势利导的易学,还是老子主张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辩证法道学,都一致揭示出静可转化为动,柔可转化为刚,弱可转化为强的规律。

特别是《道德经》,其力主“清静无为”的说教,不仅对崇拜道教经义的奠定与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成为大汉盛唐主张清心寡欲,凝神静心,顺应自然,不轻举妄动,以道治国的专用术语。这既是一种明君治国理念和执政态度,又是一种君臣乃至修道者少私寡欲,恬静闲适,养神延寿的养生方法。它深入浸透到道医、儒医养精神,调情志,运气功,导引术、健身法等各方面,形成了“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身尚柔”的道家养生观,对儒家的影响颇大。

特别是颇得老子真传的庄子,在其被奉为道家经典的《南华真经》里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天地》)认为古代善治者无贪欲而天下自足,无妄为而万物自化,心如深渊般平静,而百姓安定无忧。同时他还强调:“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静也。”(《天道》)这种心静澄明,百姓安居,天地能鉴的思想,对儒家的修道治国理念,有深刻的影响。所谓“学道何须要出家,清心寡欲过年华”,其根据就是,修道必须性命双修。性是命之根,命是性之蒂,无命则性无依,无性则命无主,故修命造命必须先清心寡欲,固精聚神,然后方有“大智慧以烛道,大精神以任道,大力量以扶道”,实现贵身长寿,治国安邦的理想。故为政者切不可性躁狂热失德,必须无为而清静明德。所谓“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天地》)就是告诫圣明的统治者,只有“无为而无不为”,顺乎民意,与民休养生息,才能治理好天下。这正是道家“清静观”以及“动静观”更推崇“静”,而不是“动”的原因。

与此不同,在好动喜功,被统治者尊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看来,“动”具有比“静”更高的意义。王夫之认为:“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认为动与静互相包含,不可分离,并进一步提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它以动为本,把静视为动的一种形式,比较完备地解决了动与静的辨证关系,是最受儒家推崇的“动静观”,与视变化为宇宙惟一不变的真理的易学一脉相承。但汉武帝度独尊儒术以来,倡导积极入世的儒家的许多有识之士,后来也都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渐渐发现了老子清静观思想的独特价值,并非只是表面做到“清静无为”那么简单。清静的背后是智慧,无为的背后是无不为,老子所讲清静的是由反而正、由静而动,由退而进的领袖统御术。这就给许多只知道鼓吹博学强记,先发制人,急功近利的儒学大家以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宋代大儒朱熹,就曾用两句打油诗给老子画了一副画像:“一个老头笑嘻嘻,退后一步占便宜。”这就含蓄地肯定了由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发展出来的黄老之学,是比儒家狂热性躁,好大喜功的统治术更高明的“君人南面之术”。

问题之三,老子的清静观与佛家“清净观”相似吗?

道法自然,儒法自强,佛法自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释道三教兼容,互为阐发,“清静观”亦非道家独有。略通儒释道者都不难发现,老子主张的“清静观”,是指心性清虚、纯正恬静的明智聪慧境界,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容易达到的。而人们之所以达不到这一境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外界强烈的感官刺激,及其所带来的形色、音响、美味触觉、行为、心思的诱惑,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12]只有通过感官的“塞其兑,闭其门”,内心“至虚极,守静笃”的清心寡欲之法,去除好色、好吃、好听、贪心、多欲等使人目盲,心狂,行方,口爽,耳聋的不良行为的影响,才能达到“天道圆圆,各复其根,复根曰静。”[16]的清静境界。

无独有偶,老子这一“塞兑闭门”,“复根至虚”的“清静”之法,虽是地地道道的道家独创,却与佛教的“清净观”极相似。只是佛家对“根”的解释更为细化明晰,提出了“六根清净”的命题。这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根”,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外界“六尘”做出判断,得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而所谓“六根清净”的办法,就是看紧“六根”,看破“六尘”,看好“六识”。这是因为佛教既知诸法性空,原无所得,只是为了普度众生,方便修习,照察事物,才主张为利众生,不染尘劳的,只要作善事而不著于相,如莲花生于污泥而不为之所染,就可以叫做“清净观”,即“妙有观”,属菩萨的修养功夫。

应该说,老子清静观所说的影响人的感官与心思的全部渠道,涵盖了心理学物理学、生理学的范围,与佛家的“六根”完全相合。佛家的“六识”属于心理学,“六尘”属于物理学,“六根”属于生理学,总称为十八界,三者相为作用,缺一不可。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为:六尘只有通过六根才能进入六识,六识只有依靠六根六尘才能发挥心理效能,六尘六根要靠六识研判才有认识价值。这就如同“六根”是镜子,“六尘”是镜像,“六识”是判别镜像的人。三者借助“六根”的生理活动及其“神经能”——即眼之视神经,耳之听神经,鼻之嗅神经,舌之味神经,身之触神经,意之脑神经等,与所接触的“六尘”之类的媒介对象——包括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发生联系,产生眼根所见之色,耳根所听之声,鼻根所嗅之气,舌根所尝之味,身根所触之粗细冷热、干湿软硬,意根思想对称为“法”的极微小极渺远,甚至是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的东西的识判。这就是“六识”——即本质上是从六根接触六尘所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等。所以说,六根只是六识接触六尘的工具,六识才是六根的主宰。

明乎此,就可以知道佛老为什么主张“六根清净”和“复根虚静”了。这是因为,作为一切行为主导的六识,其善恶判断的来源,正是六根的作用。所以六根清净,烦恼自然会少,坏事也不会去干;六根不清净,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温软、意根贪淫欲乐境,必然会心狂意燥,烦恼怨恨,导致“贪、嗔、痴”三毒交加,恶多善少的苦果。所以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的修行,都是从身心两方面著手的。道家通过闭耳塞听即“塞兑闭门”,集中精气神的功夫,来复根、至虚、清静。佛家则以“戒、定、慧”的修行持戒,守护好六个根门——不让坏事从中溜进心田,以实现六根清净,六根互用乃至一尘不染,进入禅定觉悟的智慧境界。

高峰老人有一首颇为有名的《插秧偈》:“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就很好地揭示出,在崇尚农耕的儒家主流社会里,佛老同源,清静为道的文化取向,万事不离道,插秧也有道,水清能见天,心清显真性,六根得清净,进退皆合道的修行真谛,以及佛老都崇尚清静,以柔克刚,以曲求全,以退为进的辩证观点。

问题之四,《清静经》如何表达老子清静观?

印静大师认为,《佛藏》要典600卷《大般若经》的要义全在《金刚经》,《金刚经》要义在《心经》,《心经》要义在“心无挂碍”,最后可归结为一个“舍”字。照此推论,《清静经》之地位堪与深得佛经心髓的《心经》媲美。即《道藏》名典诸经的要义在《道德经》,《道德经》要义在《清静经》,《清静经》要义在“神清心静”,最后可归结为一个“道”字。

这是因为,《清静经》不仅在四百多字的篇幅上,在遣六欲静心神的立意上,与主张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排除六尘六根干扰的《心经》很接近,且语言也比《心经》更合汉语表达习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但若从问世时间看,《清静经》应当晚于佛陀与观自在菩萨开示的《心经》,有接受其色空理念的痕迹,显然是佛教中国化后,佛道互补后的道家经典,应认真研读:

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www.xing528.com)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译文】

太上老君说:恒道至大至远,绵绵无尽,无声无息,无形无象,生育了寥廓的苍天和广阔的大地。大道以万物为刍狗,毫无自私偏爱的感情,它运转日月,交替昼夜,让岁月流逝。大道无极无限,广大无边,没有名称,却生育和滋养了天下万物。我不知道用什么来为它命名,只好勉强地将它命名为“道”。

大道啊,有清纯和浑浊的性质差别,也有运动与静止的不同存在方式。大道化生,混沌初开的时候,清气上升成为青天,浊气下沉成为大地,天道浑圆,自强不息,往复运动;地道方正,厚德载物,安详沉静。男子可谓是清气的精华,女子可谓是浊气的结晶;男子大都刚健而好动,女子大都柔顺而娴静。

大道从根本开始,就不断地流向末端与终结,从而产生了天下的万物。清澄的是浑浊的不尽源头,躁动的是安静的坚实基础。人只要能够经常地保持清虚澄静,道法自然,天地万物的精华,将会全部归往而集中于我的身心。

人的意念和元神,本来是喜好单一与清纯的,而内心往往会被各种纷杂的意念烦扰搅乱。人的天性和本心,从来是喜好和平与安静的,而头脑往往会被无穷无尽的欲望牵引缠绕。所以只有经常地排遣并清除自己的贪欲,人的心灵才能自然而然的恬淡平静。只有经常地澄净并升华自己的心志,人的神思才会自然而然地纯正澄清。这样人就自然能够控制“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欲望,关闭好这六道门户,使之不再妄为乱动,不至于因为眼睛的观看而使得肝气泄漏,因为耳朵的倾听而使得肾气泄漏,因为鼻子的闻嗅而使得肺气泄漏,因为舌头的品尝而使得脾气泄漏,因为意欲的思念而使得心气泄漏,因为身体的躁动而使得体气泄漏,造成精力神智的极大亏损。而隐藏于人身上的尾闾、夹脊、玉枕这“三关”之上的“三尸阴神”,即阻塞人们修道之路的“三毒”,也就被彻底消灭了。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不能降服“六欲”和“三毒”这些妨碍学道的身心障碍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纷乱莫名的心念未能澄清,贪婪急迫的欲望也未能彻底地遣除。

只有那些能够排遣贪欲澄净心志的人,才能做到:向内能观照自己澄净的本心,让自己的本心成为虚无之心。往外能察见自己的身形肉体,让自己的形体成为无形之体。向远能遍观周围的万物景象,让所有的物象归于无状之物。

人在如此内省、外察、远眺之后,一旦能清晰地悟出自己的内在本心、外在形体和周围万物景象这三者的虚无状态和内在关系,就能将一切都归于“空无”的大道本体了。这也正是我们依据《清静经》修道时,所要遵循的“三观法门”。循此修道,观察空无世界的时候,就会有空洞无象之感,而空无的世界,也终将虚空得一无所有。既然万物万象都空得一无所有了,那不存在的虚无也终会归于虚无。不存在的虚无既终归于一无所有,那人的本心和元神将湛然澄澈,常处于清寂状态。

到了澄澈静寂之极而不能更澄澈静寂的时候,还有什么贪欲能够产生吗?妄为胡作的欲望既然不能够产生了,自然就是真正的清静无为。以真正的恒远的清静之心,去呼应协和天下万物,那就能使得人的“真常”天性得到保持了。如此呼应协和天下万物,而始终保持清静本性不变,那自然就是永久恒常的清静无为了。

如此清静无为,守中循道,深根固柢,就能渐渐地进入真道的美妙境界了。既然进入真道德的境界,就会懂得以玄德修养自身使品德高洁纯真,懂得以玄德修养全家使家德充实富余,懂得以玄德修养乡里使乡德发扬成长,懂得以玄德修养全国使国德盛大丰美,懂得以玄德修养天下使大道玄德更深厚广博了,那自然也可以称得上是得道了。其实,这样的伟人虽然被称之为“得道”,其实是并未得到什么神奇宝贝的。这是因为“得道”之说,其实是为了教化养育众生而假设如此的。“道”大象无形,无迹可寻,终究是没法让一个人能完全拥有它的,所以只是为了教化众生,我们才说一个高士得道了,以让人们更好地向他学习。只有能够悟出这一道理的人,才可以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圣人之道传授天下,成为一个“损有余以补不足”,返朴归真,尊道贵德的得道者。

太上老君说:智慧高超修为好的上等人士,就像那清静无为、善利万物的水一样,是不喜欢与外界相争的真人;只有那愚昧的好与人争吵的下等人士,才喜欢一味为身外之物与人争斗不休,以至于丧失了自己的清静本性。最高尚的循道尊德的真人,是不会整天都把德行仁义挂在嘴边,喋喋不休的,只有那些品德低下的没道德的人,才总是喜欢抓着道德的花花说辞来炫耀自己。像这样整天执着不放地大谈空道德的痴迷者,真是一些不明道理玄德,最终一无所获的蠢人啊!

世间的芸芸众生,之所以被外物迷惑,不能深切地感悟和得到真正的大道,是因为他们常常都怀有一颗贪婪痴迷的妄想之心。既然他们有了这样一颗贪痴迷惘的妄想之心,就会欲起意动,时刻地惊扰和烦恼他们那原本清寂空灵的精神。既然他们的意念被惊扰而情随欲动,就会迅速地附着于世间上那琳琅满目的万物的身上。既然他们的心迷恋上世上万物,就会整日梦想和盘算着如何占有它,产生强烈的贪念和欲求。即然他们产生了如何尽快地占有美好万物的贪婪渴求,这就是自己招来的无穷无尽的烦扰和恼怒了。

那些执着地牵挂于世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万物的贪婪渴求,那些惊扰自己的精神的许多无谓的烦恼和邪思妄想,会带来长期危害身心的绵绵忧愁和无尽痛苦。一个人如果被这些痛苦和忧愁害得整日里心神不宁,魂不守舍,语无伦次,洋相百出,就会使自己堕入滚滚浊流,心灵受到污染,人格遭到污辱,如行尸走肉一般四处流浪,迷恋于醉生梦死的无聊生活里,沉沦于无边无际的苦海之中,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和导人向善的大道。

那伟大的形象无影无形,伟大的声音难以辨清,伟大的方宇没有边际,真真正正的永恒大道啊,是觉悟的人,排除了许许多多的烦恼和贪念,靠自己的清静修为,才领悟得到的啊!所以说,那些真正能够领悟大道的人,一定是永远保持神清心静的真人啊!

从以上译文看,注家众多,托名老君所作的《清净经》,确实抓住了老子《道德经》的核心。即道无形无名而不可违,排除五音五色五味和躁动贪欲之念,保持清静无为,才能悟道、修德、遵循圣人之道。同时,它还根据老子提出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26]和“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45]的观点,以及“浊而净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15]“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37]的修身循道办法,得出了“清者浊之源”的结论,以及有道之士虽然身处尘俗浊世之中,也要不染不着,坚持澄心遣欲的修炼,才能做到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的观点。它同杜光庭在《清静经》注本中所说,去其情欲,内守元和,心神安静,世欲不生。它与《老子想尔注》中关于“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学道的人“当自重精神,清静为本”的道诫相一致,与《太平经》关于“人心端正清静,至诚感天。……古者大圣贤皆用心清静专一,故能致瑞应也。”的说法相一致,完全符合老子关于“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的修身之道。

宋元以后,《清静经》主张的清静之道,因颇得《道德经》真髓而受到历代道士重视,深刻影响了道教内丹术。如《云笈七箓》就引《元气论》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将心神清静,无劳无摇,保持根本,作为长生修炼的诀窍。《仙籍语论要记》也称:“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视,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再联系《真仙直指语录》引马丹阳之语所称:“清静者,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故澄心如澄水,万物自鉴。养气如护婴儿,莫令有损。气透则神灵,神灵则气变,此清静所到也。”就可以明白李道纯在《清庵莹蟾子语录》中为何说:“灵源浪息谓之清,性地无尘谓之净。神水本来清,随流便不澄。只今还不动,慧日自西东”,还有王元晖为什么主张修炼之士须入“三静关”,即大静三百日,中静二百日,小静一百日了。

《清静经》作者不详,据说是道教尊为“太极仙翁”又称葛仙翁的三国吴道士葛玄所传。他曾力赞说:“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撇去神仙不谈,常诵此经,确如佛家常诵《心经》,能让人心地清净,增长智慧、道根与善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