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传统体育是否应该现代化的问题,其实质是关于现代和传统的争议。在世界范围内审视现代与传统划分的历史和源流,可以知道它与19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全球化发展和扩张相关。西方学者在西方中心主义和进化论的语境下试图在全球建构起全世界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路径,通过对世界各族群文化的考察和比较之后,把人类的社会文化发展进行了一次二元划分,即“西方—非西方”“文明—野蛮”的对立。在经历殖民主义批判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之后,一些带有典型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色彩的字眼开始逐渐在各种话语系统和文本演绎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传统”和“现代”。这一新的二元划分标准因其能够简单清楚地显示和表明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上经历的历史对比和发展过程,并且又摈弃了霸权式的攻击色彩,因此得到普遍接受。然而,这种分类本身就存在潜在的不合理性,因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不能用现代性取代传统性的简单事实来表述。否则,就很容易使得传统与现代之分演变成传统与现代之争,从而引发文化的本土化保存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艰难取舍。
这一二元划分标准在我国也经历了本土化的适应过程。传统在我国近现代的发展历史上一度被视为阻碍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事物,在遭受曾经的摈弃和否定之后,如今又在“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等名义下,传统文化似乎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寻到了新的发展意义。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又促使新的需要产生,反映在民俗生活中亦是如此。在发掘了民俗传统文化对于文化生态和民族团结的独特意义之后,特别是在韩国“抢注端午祭”等一系列保护本土文化传统的刺激下,民俗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意义似乎已是昭然若揭。于是,在现代社会中,又产生了新的发展需要。对民俗来说,这种需要主要反映为两种意识的增强,即民俗资源意识和民俗保护意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抱残守缺、拒绝改变并不是保护民俗的出路,民俗属于人们的生活世界,并不能像古董一样被圈进博物馆来保护,成为被欣赏和追忆的对象;而“民俗资源意识”就是当代人对传统文化认识与回味的需要和第三产业开发需要的体现。这一意识在旅游市场、民艺产业、收藏市场等领域已进入应用实践。各地民俗博物馆的开办、民俗街的开发、民俗会节的组织等,都是从不同方面对民俗资源的开掘。然而,如果“民俗”二字只有依附经济才能生存红火时,那么民俗只能是以流于物质形式的方式成为人们的一种无意识行为。因此,在进行发掘开发的同时,保护意识也在积聚。“民俗保护意识”是针对社会变革中一些民俗文化正因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而迅速走向衰亡的现象而产生的忧患意识,它尤其警惕对民俗文化的人为毁损,从维护民族与地方文化生态的立场出发,强调对民俗传统的理解与珍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