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一词始终隐含“经济效率”的解释,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也就是成本与收益之比,投入与产出之比。但是,单纯从经济学角度以学术信息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比作为衡量效率的指标,不仅违背了学术信息资源提供机构的公益服务性质,而且具体测度也因为范围界定不清而难以实施。在学术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方面,学术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要求最大限度地共享和传递,实现公众充分利用,平等、无障碍地获取,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消除信息鸿沟和知识鸿沟。从根本上说,共享程度是衡量学术资源配置的根本标准。因此,不仅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对现存学术数字资源进行配置,而且必须以促进共享为目标和准则,在此基础上,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术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学术信息资源在国家科研和创新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学术信息资源共享越充分就越具有效率。从发展历程上看,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划分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阶段和数字信息资源共享阶段,前者是以馆际互借为主体内容,后者是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代表。对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历程进行回顾和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寻学术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
(1)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阶段(17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学术信息资源共享起源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从馆际互借发端的,可以表述为“一定范围内的文献情报机构共同纳入一个有组织的网络之中,各文献情报机构之间按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协调和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活动。”[47]在国外,早在1634年,巴黎的皇家图书馆和罗马的梵蒂冈与巴比伦图书馆之间就进行了手稿的馆际互借。19世纪中叶,德国的默尔(Robert von Mohl)首次提出了图书馆之间藏书建设分工协调的思想。190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始有组织地对其他图书馆实行馆际外借服务,并对大约400家图书馆提供印刷目录卡片,从而使信息资源共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17年,为了促进和完善馆际互借,美国图书馆学会率先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馆际互借规则。1938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国际图联)制定了国际馆际互借规则。为了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1971年国际图联又制定并实施了“世界书目控制(Universal Bibliographic Control,UBC)计划”。该计划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由各国出版界和图书馆界的全国性机构共同构成的世界编目网,使用国际通用的规格和标准,准确迅速地提供世界各国所有出版物的基本书目数据。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国际图联还在1973年的一次学术年会上提出了“世界出版物搜集利用(Universal Availability of Publications,UAP)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各国建立一个集文献出版、发行、采购、加工、存储、保护、馆际互借等基本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文献提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国际范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信息交流中的广泛应用,联机检索系统(如DIALOG、ORBIT、BRS、DATA-STAR、STN等)在全球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已有644个联机检索系统。联机检索系统的发展为学术信息资源在更大时空范围的共享奠定了基础,但是,此时共享的主题仍局限于文献信息资源,包括论文、会议记录、图书目录、专利文件等。[48]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也发展很快。1956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内第一个馆际互借条例,即《高等学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办法(草案)》;1957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1987年10月,由15家部委有关人员组成的全国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宣布成立。该委员会下设文献资源专业组,主要职责是调查研究全国文献资源布局与开发利用现状,了解各系统在文献资源方面需要协调的共性问题,组织落实文献采购协调,编制联合目录,开展国际互借等具体协作项目。在这一阶段,学术信息资源共享的历史发展特点是:相关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活动主要以图书馆为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实质主要是基于馆际互借的,以纸张为载体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同一区域内不同成员馆之间的合理布局与分配。[49]
(2)数字信息资源共享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www.xing528.com)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术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环境开始形成,因特网开始成为信息资源存储、传输和共享的主要场所,单纯的文献信息共享开始迈入数字资源共享阶段。这一阶段突出表现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图书馆组织纷纷推出数字图书馆项目和计划。美国政府下属的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是美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管机构,技术实施主要是由国家研究创新公司(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Research Initiatives,简称CNRI)进行协调。1994年9月美国推出了“数字图书馆首创计划(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DLL)”,计划包括“密西根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计划”,“建立交互空间——为大学工程社团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结构”,“环境科学电子图书馆:一个可扩展的、智能的、分布式电子图书馆模型”,“创建与利用时集成声音、图像及语言识别能力的数字视频图书馆(informedia)”,“斯坦福集成数字图书馆项目”,“亚历山大工程:建立具有图像和空间参照信息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分布式数字式图书馆”。[50]199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简称ALA)发起开展美国图书馆运动——“@your library”运动,推广数字信息资源公众利用,已经被2万个图书馆,40个州分会和20个州图书馆所采用。2000年12月,《国家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保存计划》(ND IIPP)启动后,推动建立用来对数字资源进行长期保存和提供获取的合作存储网络和数字保存的体系组件的国家合作网络。欧洲从1998年开始先后开展CANDLE,CECUP,DEBORA,DECOMATEⅡ,DIEPER,EULER,NEDLIB等面向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开发的项目。英国在Follett报告的指导下,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简称JISC)1997年开始实施e2Lab数字图书馆项目,并建立了面向高等教育的分布式数字资源建设(DNER)规划。1998年CURL(利兹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合建)开始启动面向数字文件搜集和管理的“雪松工程”(cedars project)项目。2004年7月,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资助、成立旨在开发创新性的技术途径以解决数字化文献的长期存取问题KOPAL合作项目。基于IBM和荷兰皇家图书馆开发的数字化信息及存档系统DIAS存储各种数字化资料[51],荷兰皇家图书馆发起了电子仓储“e2Depot”计划,主要提供出版商的数字化存档服务。2005年4月28日,欧洲6个国家和政府联合致信欧盟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倡导建立欧洲虚拟图书馆,旨在实现欧洲科学文化资源的共享。委员会非常欢迎这一计划,并将启动龙头项目——i2010数字图书馆项目,以促进该计划的实现。[52]此外,法国的Gallica计划、德国Global2Info项目、奥地利数字图像档案(Digital Image Archive)项目、荷兰Het Geheugen van Nederland项目、挪威BIBSYS数字资源项目、瑞典Kulturarw3项目、西班牙Memoria Hispanica项目、捷克记忆工程以及芬兰的Muisti网络传输与资源搜集计划共同构成欧洲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也开展了WARP项目选择搜集政策信息和学术信息,制定NDL元数据标准,开始提案修改针对数字信息的缴送法和著作权法。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1996年启动Pandora项目,通过“数字信息存档系统”自动生成管理元数据,进行质量和访问权限控制,数据的长久保存通过数据转移。此外,OCLC、Ohi2oL INK、Ontario Scholars Portal、Portico和PubMed Central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系统研究。[53]
1991年1月,我国124家图书馆与情报(信息)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出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倡议书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的原则,以因特网为依托,建立起以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基础的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其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协调全国网上联合编目;合作开发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服务;加强并完善馆际互借;扩大业务交流与培训;建立协调机构。为了更好地推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九五”期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还专门立项并拨款建设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该系统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保障系统,主要目标是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全国性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和地方性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心,连接进入“211工程”的各高校图书馆,面向全国普通高校服务,由全国——地区——高校共同组建一个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三级联合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文献保障服务。CALIS的建设打破了原有的一校一馆单独保障文献的旧模式,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多校、多馆联合保障,共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新的运行机制。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因特网上信息资源分散和不便共享的状况,1998年,国家图书馆和北京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国家863-306研究项目数字图书馆系统工程的建设。该工程构筑于因特网环境下,旨在建设一个包含多个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的知识网络。2003年,针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实际情况和科研发展水平,为了整合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研究机构等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形成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工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和整合;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县(市)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54]
在这一时期,学术信息资源共享的历史发展特点是:一方面,基于馆际互借的、以纸张为载体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继续得到发展,并进一步拓展到因特网环境下,产生了许多新的形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代表的学术资源共享项目开始受到普遍关注,并以此为契机,突破以馆际互借和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阶段进入学术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