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理论源自生物学领域,是研究生物在其生命形态或功能上所产生的阶段性改变的相关理论,比如生命体从出生、发育、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可以视作为从形成到消亡的生命循环,其完整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的阶段。而生命周期理论即是根据研究对象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运动状况与特点的规律性总结。进入20世纪后半叶,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信息论、控制论以及系统论等横断理论日益成为现代科学各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遵循整体关联原则,侧重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运动状态阶段加以动态研究的生命周期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被移植到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诸多领域。例如,1959年,马森·海尔瑞(Mason Haire)提出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与局限会造成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企业兴盛与衰退现象,认为生命周期理论的生长曲线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企业发展存在着或成长或消亡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由此将生命周期的理论引入企业管理领域。[1]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将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格林纳等则以社会有机体理论为基础,认为组织生命周期跟任何有机体一样,由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组织生命周期的构成是由组织的构成、管理模式、管理者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总体而言,企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组织生命周期等一系列在不同学科领域出现的关于生命周期的理论都是以研究对象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进行整体探究,并将研究对象在其生命过程中体现出的功能变化与价值涨落加以区分研究。
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对于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研究源自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对于文献信息资源增长与老化规律的认识,主要根据文献信息资源的出版时间、利用次数以及引用次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构建模型,移植相关理论与术语,从而揭示文献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规律。如美国图书馆学家巴尔顿(R.E.Burton)和凯普勒(R.W.Kebler)于1960年提出的文献“半衰期”的概念,以及普赖斯指数、剩余有益性指标等衡量文献信息资源老化数量指标的引入。[3]早期的文献信息资源增长与老化规律的研究为生命周期理论及其方法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概念随着生命周期理论与方法在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组织、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以及科研项目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而初步形成。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储与处理日趋数字化与网络化,海量增长的信息资源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生命周期管理亟待理论上的创新。1985年,霍顿(F.W.Horton)在《信息资源管理》一书中正式提出“信息生命周期”的概念,他认为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信息生命周期是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其由存在逻辑关联关系的若干阶段与步骤构成。同时,霍顿从“信息需求”和“信息创造”两个方面分别定义了不同形态的信息生命周期:前者由需求定义、搜集、传递、处理、存储、传播、利用7个阶段组成;后者由创造、交流、利用、维护、恢复、再利用、再包装、再交流、降低使用等级,处置10个阶段构成。[4]有学者认为,霍顿的信息生命周期思想的实质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一系列的信息内在运动与变化阶段规律性的认识,但不可否认信息生命周期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理论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分与联系。[5]霍顿等人的信息生命周期概念提出后,学界对于生命周期理论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周期管理以及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美国政府在2000年修订《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政策》(OMB A-130号通告)时,明确将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定义为信息经历的不同阶段,主要由创造或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存储与处理等主要阶段构成,要求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进行全寿命管理。[6]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代码形式出现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存储于磁光电等非纸介质上并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传播与使用的新型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在2003年美国“联邦寄存图书馆计划(Federal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FDLP)”所提供的政府信息中有近七成是以数字信息资源形式公布,同时美国政府计划自2004年起,将其掌握的95%的信息资源以数字信息资源形式向外界提供。[7](www.xing528.com)
数字信息资源的迅速增长,在给信息用户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由于其类型的多样性,生产发布的随意性与快捷性,尤其是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的时效性,使得对于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信息资源。相对于传统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在媒介依赖性、强制转移性、信息活动周期性以及价值变化性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学界对于数字信息资源运动规律与阶段特征方面的认识依然不足,使得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数字信息资源成为当前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与研究难点。因此通过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动态分析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流程,以生命周期循环与演化规律作为主线划分与分析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不同环节的特征业已成为一种研究趋势。在另一方面,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信息资源配置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起到基础性作用。用户对于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与消费欲望使得信息资源配置具备强烈的时效性,因为对于大多数信息资源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过时并缺乏更新的信息资源往往由于内容的滞后而失效。虽然该信息资源内容犹在,但效用已被“磨损”掉,没有共享的外在动力了。时效性的存在使得信息资源的总效用常常得不到及时和全面的挖掘,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社会财富浪费。此外,由于盲目生产与重复建设并存,信息污染、信息垃圾现象普遍存在会造成信息市场长期处于一种“有效供给不足”与信息生产能力闲置的矛盾状态,信息生产偏离了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产出结构比例不合理,从而严重影响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信息资源对优化配置具有强烈的需求的期待。在数字时代,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数字信息资源,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使得更多的组织或个人能在一定范围内合理、高效地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并充分挖掘数字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实现最大化的信息福利和社会福利。同时在目标上,需要消除数字信息资源的冗余,减少重复低质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对于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使得数字信息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作为一种成熟理论与有效方法,生命周期理论的引入为揭示数字信息资源的运动状态全过程及其周期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研究路径。通过生命周期理论为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建立分析模型,便于厘清数字信息资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各阶段的演变规律与关联关系,从而分析市场、制度以及产权等因素对于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的积极或不利影响。因此,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研究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有利于把握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的运动规律与阶段特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