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

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偏好模式不同,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般是不同的。②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与物质资源不同,数字信息资源效用的实现程度除了取决于数字信息资源本身的有关因素外,还取决于资源使用者的知识涵养、信息意识、创造性能力的发挥等主观因素。③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由于存在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同职业的资源使用者对某一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程度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

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很多,国内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信息资源的自然条件、信息资源的基础结构、信息资源的需求状况、信息市场的竞争和价格体系、技术条件、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原则等。[14]在本书中,我们主要从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数字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包括资源使用者的偏好倾向和资源的可获得性、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和资源使用者的收入水平)、技术和资源条件、效率和公平等方面来考察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1)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市场是主要的资源配置手段。根据“帕累托最优”原理,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如果不使至少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下降,便不可能使其他消费者的满足水平提高。在实际资源配置时,可以考虑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来比较优劣,协调配置,把有限的数字信息资源投入到效益最好的经济活动中去。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里,价格是数字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价格体系给每个生产者、资源所有者或消费者带来了关于生产可能性、资源可获得性及所有其他决策者偏好的“信息摘要”。市场上信息资源供需热点的变化往往以价格信号反馈的方式表现出来,并通过价格体系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目前的数字信息资源价格体系还很不健全。因此,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国的数字信息资源价格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2)管理体制

科学的管理是进行数字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不可缺少的手段。数字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来研究数字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的规律,对数字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种种矛盾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以求得最优化的经济效果。

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获取渠道和流通渠道,但这些资源多分散于不同的部门或系统。在部门或系统利益的驱使下,数字信息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要真正有效地配置数字信息资源,应该在充分掌握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分布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数字信息资源的整体化建设,并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网络。通过横向联合,发挥整体优势,实现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范围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

(3)数字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①资源使用者的偏好倾向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是否达到最优,与资源使用者的偏好倾向有很大关系。偏好模式不同,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般是不同的。由于数字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不同数字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是不一样的。资源使用者总是最先以最方便的方式利用那些最易于取得的数字信息资源。只有在这些资源不能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才会去考虑那些相对较难以取得的数字信息资源。因此,必须优化数字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和布局结构,改善流通渠道,使资源使用者能及时、方便地“各取所需”。

②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与物质资源不同,数字信息资源效用的实现程度除了取决于数字信息资源本身的有关因素外,还取决于资源使用者的知识涵养、信息意识、创造性能力的发挥等主观因素。一般地,资源使用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则其知识涵养、信息意识、创造性能力的发挥等就越好,数字信息资源吸收能力(即有选择地汲取数字信息资源当中有用成分的能力)也就越强。在信息吸收过程中,通常涵盖了信息内容的理解、消化和有选择的接纳等环节。英国著名学者布鲁克斯(B.C.Brookes)曾经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如下方程:(www.xing528.com)

该方程又称做布鲁克斯知识结构方程。式中,K(S)为原有的知识结构,即一个人的背景知识;ΔI为吸收的信息量,即能够理解、整合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信息;K(S+ΔS)为吸收后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该方程表明,一个人新的知识结构的建立,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原有的知识结构K(S)和新吸收的信息量ΔI。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不是所有的信息,而是使人们原有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ΔI)。该方程还表明,原有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信息吸收能力和吸收量。可见,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数字信息资源效用的实现程度往往会越大。

③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由于存在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同职业的资源使用者对某一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程度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反映到效用问题上,就表现为效用的实现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对口的数字信息资源(即资源使用者有需求渴望和吸收能力的数字信息资源),其效用的实现程度一般较大。

④资源使用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影响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对某种数字信息资源消费的可能性,也影响着人们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收入越高,人们就越有条件消费信息资源,也越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把数字信息资源配置到收入水平较高的资源使用者手中,有助于提高信息福利。[15]

(4)技术和资源条件

在前面的讨论中,都假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不变。实际上,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数字信息资源是从少到多,“滚雪球”式地无限向前积累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显然,数字信息资源越丰富,科学技术越发展,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会越倾向于更高的台阶

(5)效率与公平

在讨论效率问题时,离不开对公平问题的考察。公平是指人们对某种社会现象(关系)的一种道德评价,认为它是否应当如此,是否公正合理。公平意味着所有相关的个人的信息福利相等。在效率与公平的相互关系中,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高效率,就没有高水平的公平,因而所谓的公平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没有公平,就会出现数字信息资源的浪费,就谈不上有效配置。事实上,一直将资源有效配置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的福利经济学派,自开拓者庇古(A.C.Pigou)开始,就始终将效率和公平同时作为其政策目标,即福利经济学既要探讨“效率”问题,也要研究“公平”问题。[16]因此,在进行数字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时,也应当同时考察这两个要素。至于是推行“效率和公平并重”的原则合适,还是推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者“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更合适,则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

影响数字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各个因素在影响的角度、程度上是不同的,各个因素的影响作用也不是孤立的。因此,数字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机理十分复杂。在实际配置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力争求得最优的配置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