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寨水利枢纽库区地处黄土高原中部,两岸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属于山(区)、老(区)、少(数民族区)、贫(困)地区。进行库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减少入库泥沙,减少冲沙水量,提高发电效益;改善库区环境和水库水质,促进库区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两岸人民,尤其是库区移民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库区地处西部和黄河中游地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所以,进行库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枢纽运行管理的需要,是库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治理黄河的需要,是建设西部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库区生态环境现状
万家寨枢纽库区980.00m 水位回水末端到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喇嘛湾大桥,距坝址71km。首期提出的项目区范围为大坝上游到回水末端,长71km,大坝下游3km,两岸分别宽为5km 的带状区域,面积为731.4km2。行政范围涉及内蒙古准格尔旗的魏家峁、哈岱高勒、窑沟、准孔对4 个乡(镇);清水河县的喇嘛湾、王桂窑、小缸房、窑沟、单台子5个乡(镇);山西偏关县的万家寨、黄龙池2 个乡(镇)。
1.自然概况
项目区绝大部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靠近黄河岸边为土石山区。地形破碎,相对高差50~200m,河岸坡度在35°~90°之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多年平均侵蚀模数达1.2 万~1.53 万t/km2。气候属中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年降水量在400mm 左右,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且多以暴雨出现,年蒸发量为1800~22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000h,年平均气温7.2℃,大于等于10℃积温为2500℃左右,无霜期为100~130d,冬春季以西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4m/s。
项目区土壤主要以黄绵土为主,其次为粟钙土,多数地段土层较薄,22.5%的地面基岩裸露,因而造成这一地带植被建设难度大,成活所需费用高的现状。
项目区植被类型属典型的干旱草原型植被,种群有百里香、达乌里胡枝子、拧条、针茅、黄刺玫和骆驼刺等,植被覆盖率一般在10%~13%。
2.经济社会情况
项目区面积731.4 km2,涉及3 县(旗)11 个乡(镇)、7719 户、31161 人,人口密度42.6 人/km2,有大小牲畜99566 头(只),有耕地10009 hm2,林地6819.7 hm2,人工草地2310.5 hm2,其他用地540008 hm2,人均粮食349kg/年,人均收入886元/年,属贫困地区。
3.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概况
项目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多年来农业上粗放经营,过度放牧,加之植被稀疏,土地结构不合理,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强烈的水土流失使部分地区表层土壤侵蚀殆尽,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下降,旱、洪灾害频繁,使这一地区的生产条件日趋恶化,群众生活极度贫困,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水土流失治理度仅为14.3%,植被覆盖率为12.5%,而且质量差,保持水土的能力很低。
(三)库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和干旱少雨的特点,项目区的产业发展在现阶段应该是农牧业并重。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将来应该过渡到以畜牧业和林牧产品加工业为主,农业、水产养殖业、运输业等多业并举。在治理措施的布设上一定要把握这个根本点。
项目建设一定要注意高质量和便于管理,避免走以往水保治理上质量差、管理差、效益差的老路。投资标准上要适当提高;措施布设上要注意集中连片,便于集约化经营和管理;工程实施上要实行承包制和合同管理;生产经营上要实行以户承包,长期不变的政策。
2.措施布设原则
(1)基本农田建设是基础,是稳定农业,解决吃饭问题的主要措施。植被建设是关键,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这两条相辅相成,必须同等重视、同步建设。
(2)基本农田建设主要以梯田为主,将自然条件好的坡地全部修成梯田。修筑梯田主要采用推土机推成宽条,以利机械化耕作。
(3)植被建设主要以种草为主,以利畜牧业的发展,草场规划要连片成规模(65~130 hm2)。草种一定要高质量,周围要有刺丝网围护,待草长大后才能有计划的放牧;管理上以家庭承包,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澳式”牧场(我国新疆引进,收效甚佳)。(www.xing528.com)
(4)与我国北方推广的集雨节水灌溉项目密切配合,尽可能多地建旱井,配套喷灌、滴灌设施,为梯田农作物和缓坡地人工草场灌溉“救命”水。
3.项目建设目标
根据项目区经济社会、劳动力、土地资源、光热资源、水文条件、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现状及库区旅游业开发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经与3 县(旗)水保部门共同研究,确定本项目第一阶段分3年治理,此阶段的治理目标为:
通过3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发,改变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项目区综合开发速度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使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大幅度增加项目区植被度,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显著控制,减少入黄泥沙,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开始转入良性循环轨道,为该区的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库区旅游业奠定良好基础。主要目标有:
(1)3年完成治理面积462km2,使项目区的治理程度达到80.5%,基本控制水土流失。
(2)新建基本农田5518.85 hm2,年人均粮食达到450kg,人均收达到2325 元,使群众彻底脱贫。
(3)增加植被建设面积42930.12 hm2,林草覆盖率达到71.2%,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4)修建治沟骨干工程34 座,淤地坝59 座,小型水保水利灌溉工程4680 处,使项目区沟壑发展得到有效控制,水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通过植被措施和工程措施相互结合,使项目区减沙效益达到65%,蓄水效益达到56%。
(6)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使农、林、牧用地比例由项目实施前的1∶0.68∶0.23 调整到1∶5∶2.64。
(7)通过本阶段实施改善库区交通、供水基础设施,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并为建设部分库区旅游景点,发展库区旅游业打下基础。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根据项目区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本项目区建设内容主要有:基本农田建设、植被建设、苗圃建设、沟道工程建设及小型水保水利灌溉工程建设。
(1)基本农田建设。基本农田建设既是稳定解决项目区群众粮食问题,促进退耕还林还草的有效途径,也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项目区建设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有:坡地改梯田,修造沟坝地和小片地,其建设面积为梯田3421 hm2,坝地557.85 hm2,小片水地1520 hm2,通过3年建设,基本实现梯田、坝地、小片水地种植农作物,缓坡地种草建牧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基本格局。
(2)植被建设。现有植被面积9130.2 hm2,仅占规划面积12.5%,由于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加剧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使土地生产力逐年衰退,农牧业生产低而不稳,群众生活贫困,这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症结所在。所以,在项目区必须大力而且高质量的加强植被建设。根据项目区的特点,15°以下的缓坡地主要种植人工草,草种有苜蓿、沙打旺、草木樨;15°以上坡地植树造林,选择耐干旱、耐瘠薄、耐风沙的先锋树种,此项目区主要选择沙棘、油松、拧条,两旁可栽植杨树,柳树,海红果等树种。3年内共计划增加植被42930.12 hm2,其中人工种草15657 hm2,灌木林18990.72hm2,乔木林6000.4 hm2,经济林2254 hm2。
(3)苗圃建设。苗圃建设是项目区林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生产足够数量的优质苗木,为林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项目区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计划建设沙棘苗圃和油松苗圃,总计面积为28 hm2。
(4)沟道工程建设。沟道工程主要考虑拦沙、造地和减少重力侵蚀。在条件好的地方建造部分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配合基本农田中的坝地,建设一些谷坊和沟头防护工程。3年共计划建设骨干坝34座,淤地坝59座,谷坊680座,沟头防护32km。
(5)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由于项目区干旱少雨,且地下水匮乏,对当地农牧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发展集雨农业,因地制宜地建设一定数量的小型水利灌溉工程,积蓄和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是增加农业抗旱能力、稳定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项目实施3年内计划修建旱井1900眼,水窖2780眼,塘坝190座,发展小片水地1520 h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