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灌证的签发
所有灌浆区均实行准灌证制度,即,由灌浆作业和质检共同检查。当灌浆区具备灌浆条件及准备工作就绪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发准灌证,施工单位拿到准灌证后方可灌浆施工。灌浆区具备以下条件后方可签发准灌证。
(1)灌浆区两侧混凝土龄期及上部盖重混凝土龄期满足设计要求。
(2)灌浆区两侧混凝土温度及上部盖重混凝土温度达到稳定温度。
(3)灌浆区管路畅通。
(4)缝开度不小于0.5mm。
(5)灌前准备工作就绪。
(6)灌前资料准备齐全(含灌浆区压水通试检查、预灌性压水试验、缝开度观测、闷温资料等)。
2.灌浆材料
接缝灌浆和接触灌浆采用大同产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满足下述要求:
(1)缝开度大于0.5mm时,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
(2)缝开度小于0.5mm时,水泥细度要求通过71μ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2%。
每批水泥均经由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检查,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3.灌浆压力
根据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设计研究院编制的802H—G—11Q《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坝体接缝灌浆施工技术要求》的规定,灌浆区底部进浆压力为0.4MPa,排气槽压力为0.2MPa。后在实际施工中发现在此压力下,大部分灌浆区,排不出浆或排不出浓浆。为此,业主组织了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召开专题会研究讨论,决定将灌浆区底部进浆压力提高到0.6MPa,进浆管口与灌浆区底部高程不同者,要根据浆液比重进行换算。根据此要求,换算后部分灌浆区管口压力达到1.0MPa 以上。
4.灌浆水灰比与浆液变换(www.xing528.com)
接缝灌浆与接触灌浆浓度用水灰比衡量,水灰比(重量比)采用3∶1、1∶1 及0.6∶1(或0.5∶1)三个等级。一般灌浆区采用3∶1 开灌;当灌浆区缝面张开度较大,管路全部畅通,两根排气管单开出水量均在30L/min 以上时,直接采用1∶1 浓浆开灌。
采用3∶1 浆液开灌,当排气管出浆后,改用1∶1 浆液进行灌注;当排气管出浆浓度接近1∶1、灌入量相当于灌浆区缝面容积时,即采用最浓级0.6∶1(或0.5∶1)浆液进行灌注,直至结束。
为使浓浆尽快充其缝面,开灌后两根排气管全部打开放浆,其余主管间断放浆。当排气管出浆浓度达到1.5g/cm3 以上时,关闭阀门,开始控制压力,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5.结束标准
当排气管出浆液浓度接近最浓等级浆液,排气管口压力或缝面增开度达到设计规定值,注入率不大于0.4L/min 时,再持续20min 后,灌浆就可结束。
若注入率达到结束标准,而其他指标未达到结束标准时,在顺灌结束后,立即从两根排气管进行倒灌,倒灌采用最浓等级浆液。在设计规定压力下,缝面停止吸浆,持续10min即可结束灌浆。
灌浆结束后,先关闭管口阀门再停机,闭浆时间不少于8h。
6.特殊情况处理
在灌浆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视现场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1)当灌浆过程中发现浆液外漏时,采取凿缝堵漏和浓浆、低压、限流及其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处理。
(2)当灌浆过程中发现串区时,若被串区已具备灌浆,则与被串区一起并联灌浆;若被串区不具备灌浆条件,且串量很小,则在被串区低压循环水;若串量较大,则将灌浆区用水冲洗干净,待串区具备条件后同时灌浆。
(3)当灌浆过程中因故被迫中断时,则视已灌入浆液的浓度和指数确定处理办法。若已灌入浆液全部为3∶1或1∶1浆液,则将灌浆区用清水冲洗干净;若已灌入0.5∶1或1∶1浆液,灌入浆液量相当于灌浆区缝面容积,排气浓度接近于1.5g/cm3,则封闭所有管口结束灌浆,待以后打检查孔,根据取样结果确定灌浆区质量是否合格。
7.质量控制与检查手段
质量控制以现场盯班检查为主,所有灌前准备工作包括冷却、闷温、灌浆区压水检查等均有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场监督检查,直至合格后,签发准灌证。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对整个灌浆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符合规范和设计技术要求。
灌浆质量的检查评定以分析灌浆资料为主,结合钻孔取芯、缝面槽检等质量检查方法综合进行。对不能满足规范和技术要求者,则重新钻孔做补灌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