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灌浆前准备工作:现场实测、设备和材料检查

灌浆前准备工作:现场实测、设备和材料检查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所有灌浆区施灌过程中,没有发现进、回浆管全部堵塞的灌浆区,钻孔处理主要针对排气管一根不通或两根均不通的灌浆区。现场实测是采用厚薄规在灌浆区缝面出露的部位进行量测,分别在不同高程处量测,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现场实测值。检查灌浆设备状况,要求试运转正常。检查灌浆材料的品种和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灌浆前准备工作:现场实测、设备和材料检查

1.灌前压水检查

灌前压水利用灌浆泵进行,主要目的为查明灌浆区管路和缝面畅通情况及灌浆区密封情况,压水压力为该灌浆区灌浆压力的80%,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单开通水检查,依据单开出水量的大小来判定管路和缝面的畅通情况;另一种为封闭式压水,依据进水量来判定灌浆区密封情况。在压水的同时,仔细观察灌浆区在各部位出露的缝面及周围灌浆区的管口,以查明灌浆区是否漏水及漏水部位和串区情况等。

2.灌浆区缺陷处理

灌浆区缺陷处理,主要包括管路堵塞钻孔处理和缝面堵漏处理。

(1)钻孔处理。在所有灌浆区施灌过程中,没有发现进、回浆管全部堵塞的灌浆区,钻孔处理主要针对排气管一根不通或两根均不通的灌浆区。钻孔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灌浆区顶部向往下骑缝钻孔;另一种是穿缝面钻孔(在排气槽下部0.5m左右穿过缝面)。从处理效果来看,垂直骑缝钻孔效果较好,在灌浆时能很好地起到排气作用,但大部分灌浆区受坝体体形、廊道位置及尺寸的限制,无法钻设垂直骑缝孔。钻孔设备视孔深、位置等分别采用手风钻(3.0m)、岩石电钻(8.0m)、地质钻机(8~20.0m)。孔径分别为Φ45mm、Φ76mm、Φ110mm。钻孔过程中灌浆区通循环压力水,以防岩粉堵塞缝面。钻孔结束后在孔口埋Φ42mm 钢管,以便压水和灌浆时绑扎胶管和灌浆结束后闭浆作业使用。

(2)缝面堵塞处理。缝面堵塞处理采用凿槽回填水泥砂浆的办法。凿槽形状一般为倒梯形,外宽10~15cm、内宽20cm、深15cm。凿槽完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麻丝嵌堵缝面,然后用250 号水泥砂浆回填密实,表面抹平,洒水养护3d 后进行压水,检查堵漏效果。部分灌浆区因时间要求紧迫,在回填水泥砂浆时掺了一定量的速凝剂,回填结束12h 后即进行压水检查。在设计灌浆压力下,若缝面不再漏水或只有轻微渗水,即可进行灌浆施工。根据现场堵漏处理效果来看,影响堵漏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凿槽的形状和尺寸。凿槽的形状为倒梯形或燕尾形的效果较好,而敞开式的梯形、三角形等形状效果较差;凿槽尺寸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尤其是深度小于5cm 的效果很不理想。

3.缝开度观测

灌浆区缝张开度值是灌浆前必须获得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本工程大部分灌浆区未预埋测缝计,因此缝张开度的观测采用现场实测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办法。现场实测是采用厚薄规在灌浆区缝面出露的部位进行量测,分别在不同高程处量测,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现场实测值。理论计算是根据混凝土重力坝接缝张开度与坝体温度具有近似线性相关关系,依据坝体温度值推算缝张开度值。缝开度最后取值为现场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平均值,其计算式为

式中:d 为缝开度;d0 为现场实测缝开度,一般最少取三个测点取平均值;X 为相关系数;T 为闷管法测得的坝体温度值;C 为常数。

4.其他准备工作(www.xing528.com)

对于温度、管路、缝面均达到要求的灌浆区,灌浆前还需做以下准备工作:

(1)灌浆区预灌性压水检查(采用设计灌浆压力)。

(2)缝面充水浸泡24h。

(3)缝面冲洗至回水干净。

(4)检查缝面及相邻缝千分表安装和对压力表灵敏度。

(5)检查灌浆设备状况,要求试运转正常。

(6)检查邻缝通水平压工作。

(7)检查灌浆材料的品种和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8)检查系统供水、供电、通讯联络手段、输浆管路及安全防护措施等是否满足要求和完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