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谈到我国边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其总目标应该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国边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非常繁重,但无论任务有多繁重和艰巨,我们应该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大原则和前提下进行,而不是在其他旗帜下进行。而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命题需要紧紧抓住三个关键词,即“体系”“能力”和“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就在认真思考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边疆治理关系一个国家的全局,因而是事关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7]
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管理体制和机制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在不断朝着现代化方面迈进。但因环境、条件等因素不断发生急剧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周边国际环境,伴随着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新变化,在实现边疆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方面,我们在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边疆治理能力需要现代化。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治理边疆?如何在高度开放的状态下治理边疆?如何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治理边疆?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治理边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8]
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我国治理边疆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边疆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边疆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包括各领域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边疆治理的制度性安排。“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选择。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9]“从西藏工作政策的内在结构角度看,西藏工作政策是一个体系,是党和政府在西藏各方面工作实践的指导方法和具体措施。”[10]边疆治理能力则是我国管理边疆地区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例如,我国边疆地区的全面脱贫问题就是对党和政府治理边疆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和检验。现在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我国边疆地区的全面脱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口较少民族要多倾注些心血,多投入些力量,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民贸民品培育壮大上多下功夫,确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11]从“边疆治理能力”视域看这个问题,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党中央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来部署和督促边疆地区全面脱贫任务。再如,我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我国边疆治理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12](www.xing528.com)
我们要正确理解我国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第一,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二,实现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基本要求;第三,这是党和政府提高治理边疆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和要求;第四,这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边疆地区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事务以及自身事务的能力的要求和体现;第五,这是党和政府治理边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和体现,不断提高有效治理边疆的能力。简而言之,实现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和能力在我国边疆地区的检验和标志。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边疆治理体系,是由该国历史与现实各方面综合性因素决定的,包括诸如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边疆地区的民族构成等因素。中国现行的边疆地区治理体系是在我国边疆地区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各种独特因素中逐渐形成的,符合当时边疆地区的社会文化需要和当时边疆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但是,就像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要改进和完善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我国边疆地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需要改进和完善,需要实现现代化。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我国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实现其现代化?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治理和边疆治理的经验和做法,更要深入总结我国国家治理和边疆治理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更加有效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边疆治理体系,充分显示党和政府高超的边疆治理能力和水平。新时代的中国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更成熟;新时代的中国只有通过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使我国的边疆达到长治久安。
我国少数民族多集中在边疆地区,其中有一些民族属于跨界民族。跨界民族在我国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交往和交融方面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借助我国边疆地区跨界民族的独特优势,稳定边疆、发展边疆、扩大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所有这些都是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和具体体现。
实现中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不断加以挖掘和阐发。在挖掘我国边疆地区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应更加注重我国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内地文化交融所生成的良性文化影响拓展的作用。在边疆治理方面我们特别需要将中华传统美德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边疆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共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