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研究历史必须面对现实。研究中国边疆史以及边疆史中很重要的边疆治理和治边政策时,同样要面对现实。当前中国边疆面临的现实是什么呢?简言之,一是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二是稳定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此意义上以下六点启示值得思考。
第一,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边疆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边疆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大局。内地和边疆,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宁失千军,不失寸土”这个古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从边疆的特殊战略地位来看,在国家的总体治理中,对边疆地区应给予更多的重视,更多的政策倾斜。
第二,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广义的边疆治理,包含管理和开发两个方面,开发即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这是保证边疆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历代有作为的中央政府,如汉、唐、清在治理边疆时均注意到这一点,并取得了成效。但封建王朝毕竟有极大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如清政府在边疆地区“重稳定、轻发展”,出于阶级私利有意识保护落后,以利统治,致使边疆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也是历史事实。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说,“稳定压倒一切”。这两句话当然是指全国而言,但是用在边疆地区更有针对性。所以为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必须使边疆地区有较快的发展。
第三,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之一,中央政府的权威是维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边疆治理要依靠实力,或者说是综合国力,实力既包括有形的军事力量,也不可轻视无形的中央政府的权威。中央权威包含两层含义:有形的,就是政权的统治系统;无形的,就是权威本身的文化、思想的号召力、凝聚力,唐太宗被各族共推为“天可汗”可视为一例。从中国历史上看,边疆地区发生动乱之时,往往是在中央政府的统治能力下降之时。中央政府权威很高,统治就有效,边疆地区即使有乱,也难成气候,影响不了全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必须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必须要强化中央对边疆的管控力。
第四,历代边疆政策的治理形式,如中央集权、因俗而治、民族的事由民族的人来办等等,都有可供借鉴的成分,值得后人在创新的基础上予以认真总结和创新。如历代民族政策中的因俗而治,就是尊重民族的传统、特点,不轻易予以改变,民族的事情让民族的头面人物来办,这些在历史上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当然也要认真总结“因俗”过度的教训。因此,对历代边疆政策的内涵与外延,要认真总结,要刻意创新。(www.xing528.com)
第五,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要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上多做些事。边疆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与内地文化有较大差异的边疆地区,存在着自身特征,简言之:一是地缘政治上的孤悬外逸;二是社会历史上的离合漂动;三是现实发展上的积滞成疾;四是文化心理上的多重取向。这些特征的存在,对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的增强而言,具有消极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历史上如此,现实生活中也不例外。面对此,应突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主题,千秋历史铸成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是统一国家的基石。要让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深入人心,成为各民族人民的行动准则。
第六,边吏是否善政关系到边政是否得当。边疆地区远离统治权力中心,且情况复杂,边吏素质更应优于内地,无数历史事例告诉人们,应变过度会使事态人为扩大,而过缓消极,本想息事宁人,往往适得其反。边疆的事情,有的时候瞬息万变,牵一发动全身,对于边疆大吏,中央应授以更多的便宜之权,该决断时要给他以决断权,清朝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就很多,今天我们依法治疆,但执法者仍然是人,首先是边疆地区的各级官员。
总之,对于中国古代治边政策这样一个在一定程度上牵动历史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历史的局部、细部考察得愈清晰、愈准确,对于由局部、细部构成的历史大厦的整体认识,才愈有可靠的依据。但是,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史学的微观研究,还必须对中国古代治边政策进行宏观的考察。我们应该从宏观上,亦即相对地从整体的意义上,去考察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以便寻觅出寓于历史事实中,隐于历史现象背后的更深一层的历史本质,唯有如此,方能揭示出与古代治边政策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在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