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朝(968—979年)
944年,吴权去世,出现了“十二使君”之乱。使君们相互攻伐,给民间造成很大痛苦。华闾的丁部领[15]平定了使君之乱,统一江山,定都于华闾,称丁先皇,建国号为“大瞿越国”。975年,宋太祖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承认大瞿越国是自己的“列藩”。丁朝时,中央政权不太稳固,主要依靠军事专制统治,严刑峻法;同时依靠佛教势力维持国内封建秩序,寺院拥有大量土地。贵族、官僚和寺院封建主是丁朝的统治支柱。979年,丁部领及子丁琏被太监杜适杀害,“十道将军”黎桓趁机独揽大权。因为黎桓篡权,980年,宋朝出兵干涉,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丁朝大臣们便拥立黎桓作皇帝。
(二)黎朝(前黎)(980—1009年)
黎桓建国于华闾,年号天福,史称前黎朝。黎桓即位,首要的紧迫任务是组织力量对抗宋军,最终在支棱打败宋军。抗宋胜利后,黎桓马上又与宋朝和好、纳贡。986年,宋朝承认黎朝。993年,宋朝封黎桓为“交趾郡王”;997年,又加封为南平王。1005年,黎桓病死,太子黎龙钺即位,登基三天就被其弟黎龙铤杀害。1006年,黎龙铤正式登基。黎龙铤推行暴政,生活荒淫无度[16],1009年病死。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17]趁机夺权,建立李朝。
丁朝和前黎朝是越南封建国家发展的初期,仿效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统一货币,依靠军事专制和佛教思想控制民众。农业有较大发展,但是生产力依然低下。
(三)李朝(1010—1225年)
1010年,李公蕴在华闾登基,称李太祖。由于华闾地处丘陵,李公蕴决定迁都至大罗[18],为此还专门撰写了流传千古的《迁都诏》[19]。1010年7月,开始迁都,当抵达大罗时,太祖以见黄龙出现之兆[20]为由,改大罗为升龙城[21]。
李朝是越南封建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时期,统治机构和官制皆效法中国。(1)中央朝廷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文武官员皆设九品。(2)在行政区划方面,李朝废除丁朝的10道,划分全国为24路,下有州和府,最基层为社。(3)颁布越南历史上第一部刑书,废除酷刑。(4)广修佛寺,以佛教“慈悲”的信条治理国家,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治。(5)削减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耕。(6)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7)效仿唐宋,实行征兵制。同时,李朝统治者还吸取前朝地方诸侯拥兵自重危及中央政权的教训,削弱地方军权,加强中央禁军。国家的军事力量得到增强,其军事扩张的野心也同步膨胀。[22]
李朝时期,农业得到很大发展,民间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发展,海外贸易逐渐兴旺。音乐、歌舞、戏剧、水木偶等逐渐发展起来。1174年,南宋改称交趾郡为安南国,封李英宗为国王,进一步承认大越的独立地位。
1225年,掌握李朝大权的辅国太尉陈承与殿前指挥史陈守度强迫年幼的女皇李昭圣让位于其8岁的丈夫——陈承之子陈煚,李朝灭亡,越南开始了陈朝的统治。
(四)陈朝(1226—1400年)
陈煚,即陈太宗,因年纪太小,登基时年仅8岁,诸事为太师陈守度把持。当时的陈朝面临着北方元蒙的威胁,但陈朝的君王以及将领上下同心,同仇敌忾,分别在1258、1285、1287年三次击败元蒙军队[23]的入侵。这几次战争的军事指挥都是兴道王陈国峻,他是这一时期卓越的军事指挥家。这一时期,陈朝还向南扩张占领占婆。
陈朝继承和完善了李朝的各种典章制度,是越南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1)政治上,陈朝为了加强皇权,实行有利于政权稳定的“上皇制”。(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国王拥有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并把大量的土地分封给王室、贵族和功臣,赏赐给寺院。据旧史记载,陈太宗时(1255年),土地分为四类:① 国库田,是王室直接经营的田地;② 公田,即农村公社的田土,分给农民耕种,向国家缴纳租税;③ 拓刀田,是国王封赐给功臣的土地;④ 私田,即个人占有的私有田地。贵族、官僚强迫农民向他们交租和服各种劳役,以作为他们的俸禄;国家的赋税、徭役也都压在农民头上,农民与农奴无异。同时,陈朝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如兴修水利、鼓励开荒等,耕地面积为之大增,从而使陈朝的农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3)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较快,开始出现专业的手工制作村,分别制陶、铸铜、炼铁等;中国和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商船在会统、云屯等海港频繁出入。(4)军事上,推行“寓兵于农”的政策,军队分为常备军和屯军。屯军平时在家务农,根据相应的制度轮值。当有战争爆发时,王侯贵族的军队也调归国家使用。(5)文化方面,佛教占统治地位,对同时期的文学、艺术有较大影响;儒学开始发展,11世纪末,供奉孔子的文庙建成;到陈朝,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渐渐完善,得到有序的组织;儒学出身的官僚集团日益庞大。这一时期,越南人民还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24],并在文学创作中大量地使用。1227年,越南最初的官修史籍《大越史记全书》编撰印行,记载了从南越王赵佗至李朝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离散的因素。从14世纪中期起,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当属1344—1360年的吴陛起义。起义高举“赈救贫民”的旗帜,吸引了许多贵族田庄的农奴参加,极大地动摇了陈朝的统治,朝政日衰。1400年,胡季犛篡夺王位,建立了存在时间极为短暂的胡朝。
(五)胡朝和属明时期(1400—1427年)
1400年,胡季犛称帝,迁都至清化,设立西都,定国号大虞。胡朝曾一度准备实施新政以摆脱陈朝末年的恐慌状况,内容包括出版14篇《明道》,批判宋儒思想,主张限田限奴、发行纸币、革新课税、驱散僧侣、限制宗室贵族等。但是,由于胡氏政权大规模地屠杀陈朝宗室,对人民也采取残暴的高压手段,引起各种力量的反对,政权不稳。因此胡朝的改革未取得预期的成果,人心离散。1406年10月,明朝出兵伐胡[25]。1407年5月,明军占领升龙,胡朝灭亡。
1414—1427年间,明朝在交州设“交趾布政使司”,辖17府、5州,进行直接统治,为短暂的“属明时期”。1418年,黎利[26]发动蓝山起义,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麾下聚集了许多有才华的军事、文化人才[27],经过10年的艰苦战争,1428年,黎利打败明军,建立后黎朝。
(六)后黎朝(1428—1788年)(www.xing528.com)
后黎朝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428—1527年,为黎朝中央集权时期;第二阶段从1527—1592年,为莫、黎纷争时期;第三阶段从1592—1788年,为郑、阮割据时期。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也统称南北朝混战时期。
1.中央集权时期(1428—1527年)
1428年,黎利称帝,定都升龙城,史称后黎朝。15世纪,越南封建社会进入高度发展时期,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1)朝廷大力削减地方官吏权力,设置监察御史监察地方政权,并废除宰相职位,皇帝的专权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2)以儒学[28]经典为内容的科举考试有序进行,为政府培养、选拔了大量人才。(3)在圣宗时期,编撰、颁行《国朝刑法》[29]。(4)推行募兵制,选拔壮丁入伍,建立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对占城和老挝发动了大规模侵略战争[30]。(5)推行均田制,把田亩平均分配给国民,尤其是乡村的农民。兴修水利、奖励垦荒,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6)手工业和工商业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商业集镇。(7)文化方面,1479年编撰出了《大越史记全书》,成为越南历史的定本。[31]
2.莫朝和莫、黎纷争(1527—1592年)
到16世纪,黎朝衰败,中央集权严重削弱,社会混乱,国家陷入南北分裂局面。1527年,大臣莫登庸杀掉黎昭宗,废除了黎朝最后一个皇帝黎恭皇,在升龙自立为王,建立莫朝。莫朝为了稳定政局、发展经济也做了不少努力,但历史留给莫氏王朝的时间并不多,他们还来不及稳固政权,各个对立的封建集团就在光复正统皇帝的旗号下纷纷起兵。1530年,黎朝大将阮淦起兵,立黎维宁为帝,称黎庄宗。从此,以清化为界,莫氏控制北部,阮淦家族控制的黎朝占据南部,形成了“黎莫对峙”的南北朝局面。在南朝,阮淦死后,其女婿郑检大权独揽,谋害了阮淦的长子,幼子阮潢装疯才幸免于难。1588年,郑检派阮潢镇守顺化,以后阮潢逐渐在顺广地区形成割据势力。1592年,郑检之子郑松带领郑家军攻下升龙,黎王复位,莫朝撤退到高平,固守至17世纪末。
3.郑、阮纷争(1592—1788年)
黎氏能够打败莫氏,主要依靠阮淦和郑松两位将军。郑松在打下升龙后,独揽朝中文武大权。攻打升龙时,阮湟协同郑家军作战,胜利后,郑氏排除异己,阮湟逃回顺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从峥江以南到广义的广大地区。阮氏家族各个首领都重视开疆拓土,其控制的领地一度达到九龙江平原。1697年,阮氏攻占占城,占城国消亡。当时的越南被一分为二,以峥江为界,北方由郑氏家族控制,中部、南方由阮氏家族统治。
1627年,郑氏家族向南方阮氏家族发起进攻,此后,战争不断,一直持续到1672年。连年的战争,人力、物力消耗过大,农田荒芜,天灾不断。郑、阮政权不断向人民增加苛捐杂税,供战争和宗室贵族使用。这一时期,均田制被破坏,乡村的公田公土落入地主的手中,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在整个18世纪,北方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黎郑王朝日益衰败。
这一时期,越南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专业的手工业村发展较快,尤其是传统的纺织和养蚕剿丝业。从16世纪末,特别是17世纪,与西方各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的贸易往来有所发展。在北方,外国商船有时购买蚕丝达920担,约合4.6万千克,数量相当大。越南的王室公卿纷纷投身到丝绸贸易中来,从中获取利润。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买卖的村子和人群,产生了生产、贸易的基地。由于商业的发展,许多都市兴起,南方有会安、清河、咸水,北方有升龙等。
(七)西山朝(1788—1802年)
在南方,1771年,阮氏三兄弟,阮岳、阮惠、阮侣在西山(今平定、崑嵩)起义,很快蔓延到各地,最终推翻了阮氏家族的统治。阮公的一个孙子阮福映逃到暹逻(今泰国)求援,1784年,暹逻军护送阮福映回到九龙江平原。1785年初,暹逻军在美萩江被西山起义军击溃。西山起义军又引军北上,推翻了郑氏政权。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黎昭统逃到中国,请求清王朝出兵镇压。1788年,阮惠在富春(今顺化)登基,而后率军北进,于1789年正月在升龙击退清朝19万大军。
西山朝的开国君主——光中帝阮惠,实施了一些有利于民众的土地和文化政策。但是由于阮氏三兄弟各据一方,相互倾轧、内讧、火并,西山朝存在时间很短。1792年,光中帝去世,阮福映借着法国的势力[32]重新回到九龙江平原。1802年,西山起义军被打败,阮福映占领富春。
(八)阮朝(1802—1945年)[33]
1802年,阮福映登基,即嘉隆帝,定都富春,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阮朝。阮朝逐步统一了国家,建立起了稳固的中央集权,控制了越南历朝历代都从未有过的广大疆土。在国内,平定农民起义之后,阮朝调整政策,鼓励开荒屯田、发展水利,各地的农业生产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在对外关系上,明命和绍治帝允许商船跨海贸易,与法国、英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建立商贸往来。从1835年到1840年,阮朝曾派出21艘商船与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在发展海外贸易的同时,阮朝又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最终走向闭关锁国。[34]
阮朝还组织编撰了国家的历史和地理,印刷了多部重要的文献、典籍,对民族文化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儒教处于独尊的地位,并成为统治阶级的理论指导和思想资源。这一时期,儒教与天主教产生过激烈的冲突,最终虽取得胜利,但式微的趋势却已经很明显。
阮朝最后确定了现今越南的版图,10世纪中期,越南疆域仅限于红河中下游和中部地区,只有现在版图的四分之一,其余领土全是从邻国逐步侵占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占城,占城大约在2世纪立国,是一个在历史、文化上与越南完全不同的文明古国,从10世纪至17世纪,越南不断蚕食其领土,最终完全兼并了占城。在14世纪以前,老挝的国土上已经存在不少小国和部落,它们都成为越南侵凌的对象,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自李朝至陈朝300多年间,越南对老挝境内诸王国发动了13次战争,其中攻击琅勃拉邦和盆蛮(今川圹地区)的战争最为惨烈[35]。17世纪末,越南灭掉占城后,继续南侵水真腊(柬埔寨),到18世纪后半期已经兼并了从嘉定到河仙的广大领土。
到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竞相开拓和争夺东方市场,并逐步侵占亚洲各地。孱弱的阮氏封建王朝很快进入法国殖民者的视野。1858年,法国炮轰岘港,公开武装侵略越南。从此,越南被法国殖民。一直到1945年,法国政府都保留了阮氏王朝,充当自己的傀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