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儒学研究:世俗与神圣的内在超越

生活儒学研究:世俗与神圣的内在超越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达到本体超越之维的重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牟宗三所说的“内在超越”的儒学进路。因为超越本身就意味着对形下的、世俗的生活的超拔,而个体神圣化就等于将世俗界升格,从而也就消解了超越的可能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超越性与内在性的张力引发的后果,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坚持儒学内在超越的进路必然会迎来的悲惨命运。

生活儒学研究:世俗与神圣的内在超越

个体达到本体超越之维的重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牟宗三所说的“内在超越”的儒学进路。牟宗三认为,儒学与西方哲学相比,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内在超越”,那何谓内在超越呢?牟宗三说:

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Immanent)。因此,我们可以康德喜用的字眼,说天道一方面是超越的(Transcendent),另一方面又是内在的(Immanent与Transcendent是相反字)。[14]

通过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三个意思:第一,天道在牟氏看来是超越之维的终极存在者;第二,天道又可以在贯注形下存在者——人时,内在于人成为人之性,于是天道具备双重性,即一方面是外在的终极存在者,另一方面又是内在于人的“性”;第三,天道的双重性意味着它本就是个内部存在着张力的观念,超越(Transcendent)与内在(Immanent)本就是矛盾的,但是在牟氏看来,在人身上可以实现这对矛盾的统一。所以内在超越就必然会进一步要求个人通过努力来证诚天道,只有这样才能去成就内在超越,这就有赖于个体的工夫论去实现。(www.xing528.com)

内在超越看似十分高明,将天道作为确定性的依据内化于人,进而通过个人的工夫论证诚之,似乎将主动权紧紧握在个人的手中。但其中却隐含着这样的问题,个体究竟是否具备证诚本体的能力?这无疑是只有可能性而没有必然性的事实。所以至于明代,随着个体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心学只能由此走向个体神圣化,即不得不承认“满大街都是圣人”[15]。承认众人皆圣人,隐含的意思其实就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圣人,个体神圣化实际上就是去神圣化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超越本身就意味着对形下的、世俗的生活的超拔,而个体神圣化就等于将世俗界升格,从而也就消解了超越的可能性。可以想象,儒学发展到这里,已经需要个体自己为自己提供确定性的基础与安全感的保障了,这实际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走向了荒诞与混乱,是一种末世儒者悲剧性的自我狂欢。清代儒学也延续了这种思路,最终走向了考据学,放弃了儒者在神圣界的话语权,将道统让度给统治者接盘。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超越性与内在性的张力引发的后果,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坚持儒学内在超越的进路必然会迎来的悲惨命运。

总而言之,“下贯”式超越与“上达”式超越最终都走向了失败,我们可以总括地分析先贤失败的原因,其实就是对如下两点的忽略或误判:第一,个体不具备自己为自己提供确定性基础的能力;第二,一个寂然不动的终极存在者无论如何也无法为个体主体性奠基。而无论哲学还是宗教,总是试图去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本体,总归是要以形上的超越维度为世俗界奠基,然而这样的本体又无法开出个体主体性。但如果我们放弃这种所谓外在超越的思路,当我们把超越之维的实现交给个体来解决时,又发现个体其实不具备解决的能力,这就陷入了世俗与超越之矛盾的泥沼——超越之维如何才能既提供确定性的同时又生成个体性呢?其实已经有学者进行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研究,黄玉顺的“生活儒学”与“变易本体论”就是其中的典范,为我们解决该难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