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儒学研究:解析新理学之理观念

生活儒学研究:解析新理学之理观念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理学”与新实在论有一根本的不同:新实在论认为逻辑事实完全和经验事实无关,而“新理学”整个逻辑分析的起点乃是对“实际”的肯定。《新理学》的第一个命题就是“事物存在”。因此,后期冯友兰有相当的理论自觉,目的就是要突破《新理学》中“真际”与“实际”相分离的倾向。消除《新理学》一书带来的“真际”与“实际”的鸿沟,冯友兰是以贯通《新理学》的逻辑终点“大全”与“天地境界”的方式来实现的。

生活儒学研究:解析新理学之理观念

“新理学”与新实在论有一根本的不同:新实在论认为逻辑事实完全和经验事实无关,而“新理学”整个逻辑分析的起点乃是对“实际”的肯定。《新理学》的第一个命题就是“事物存在”。虽然新理学的整个推导过程是“一片空灵”,但其起点却是从对“实际”的肯定开始的。这正是传统儒家哲学“理不离气”的传统。朱熹就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4]王夫之也说:“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5]《新理学》之“理”固然要剔除程朱之“理”所粘黏的伦理内容,还“理”以应有的洁净空阔,让每一个范畴、命题及推演之则都符合逻辑,但“新理学”之“理”毕竟是一种“理气不离”的“理”。

其实,“新理学”思想体系的中心及其思想方法并不在《新理学》一书,而在《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著作中。冯友兰的工作是,既要以逻辑分析的方法来改造传统儒家哲学的范畴,又不能造成新实在论那种逻辑与经验相分离的西方特征,即须保留“理气不离”的儒学风格。因此,后期冯友兰有相当的理论自觉,目的就是要突破《新理学》中“真际”与“实际”相分离的倾向。

消除《新理学》一书带来的“真际”与“实际”的鸿沟,冯友兰是以贯通《新理学》的逻辑终点“大全”与“天地境界”的方式来实现的。“大全”“因其既是至大无外底,若对之有所言说,则此有所言说即似在其外”[6]。即是说,运用逻辑分析所得到的“大全”是外在于人之生活实际的空概念,而哲学的目的“不但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7]。对于“大全”,不能只是理智地了解,还必须获得“自同于大全”的生活境界,这才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才是儒家哲学。因此,“自同于大全”的境界就是“天地境界”。

获得最高的“天地境界”,需要最高的觉解。觉解首先是理性的认知与反省,但光有理性的认知与反省还不够。要真正步入“天地境界”,需要将概念与经验结合起来。冯友兰说:(www.xing528.com)

经验与概念联合而有了意义,此名言与经验联合而不是空底。得此种印证底人,对于此经验及名言即有一种豁然贯通底了解。……此种豁然贯通底了解,即是所谓悟。此种了解是最亲切底了解,亦可以说是真了解。[8]

这就是说,单有逻辑分析的方法,并不能达到哲学的顶点;要达到哲学的顶点,还需要直觉的方法,即“负的方法”。“一个完整的形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抵达哲学的最后顶点。但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9]而“负的方法”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