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儒学中的观无:生命的外向形态

生活儒学中的观无:生命的外向形态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儒学的“观无”就是借用中国哲学的传统思维来实现视域突围,达于对存在本质的认知与理解。既然西方哲学固执于理性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只以理性的思辨作为哲学的标准,并只以理性展开的逻辑为真理,那么生活儒学就将西方哲学理性的对象性观察推向极致,由“观有”进一步推向“观无”。

生活儒学中的观无:生命的外向形态

人类的理性认知总是以主客对立的方式来认知和评判外在的世界,而这一进入人类认知领域的外在世界总是与观察这个世界的生命存在本身相对而立,从而理性生命只能对象性认知生命之外的存在,而不能认识生命本身,这是理性思维的天然局限。生活儒学的“观无”就是借用中国哲学的传统思维来实现视域突围,达于对存在本质的认知与理解。

西方哲学的理性进路之中,理性之“观”是对象性之“观”,无论是作为其形而下学的具体事物的存在,还是作为其形而上学的所谓本体,总是某种对象性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中国哲学认为终极的存在是不可说的,“无”是比“有”更高的存在,“无中生有”对于西方哲学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思维矛盾,但对中国哲学来说,“无”不是存在者,但却是存在本身,而且恰恰是“无”给出了“有”,“无”给出了存在者,“无”就是存在本身。(www.xing528.com)

西方哲学只能思“有”,不能思“无”,从而不可能天然具有“观无”的自觉与能力,更无从获得一种使思想建基于其上的本源视域。生活儒学作为生发于中国本土的现代哲学思想虽然以现象学作为对话的对象,其价值取向与思维宗旨则是回溯孔子儒学,其思维方式与认识论结构最终仍然归宗于孔子儒学而不是现象学,故生活儒学可以将中国哲学思维与存在的最高境界“无”标示出来。既然西方哲学固执于理性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只以理性的思辨作为哲学的标准,并只以理性展开的逻辑为真理,那么生活儒学就将西方哲学理性的对象性观察推向极致,由“观有”进一步推向“观无”。“观”是对象性之观,这仍然是西方哲学理性思维的进路,但此所观之对象却是“无”,又将西方哲学对象性的理性思维引入中国哲学的非对象性的悟性思维之中。“无”什么也不是,无不是“什么”,不是任何“具体的有”,即不是任何存在者,但“无”却“存在”着,而且不同的存在者正是以“无”为背景而存在着,从而“无”不是存在者,却是存在本身,无不是“有”,却给出了“有”,这就是中国哲学的“有之为有,恃无以生”。在这种观无,或称无所观之观的思维视域中,思维事实上已经停止外向的观察,这就是对西方哲学的对象性观察与思维方式的破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