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年代后,学校有效性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研究者试图克服以往研究方法上的局限,着手检验研究的假设条件,不断地采用复杂的统计程序,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寻求案例背后的因素分析,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从而增强学校有效性研究的准确性。然而,学校有效性研究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许多学校依然“无效”或“平庸”,而不是“有效”。因此,研究者开始对研究本身作理性思考,反思学校有效性研究方法论。
90年代后,学校有效性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研究者试图克服以往研究方法上的局限,着手检验研究的假设条件,不断地采用复杂的统计程序,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寻求案例背后的因素分析,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从而增强学校有效性研究的准确性。
然而,学校有效性研究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许多学校依然“无效”或“平庸”,而不是“有效”。史密斯(Smith)指出,要求所有学校有效是一回事,而假定学校有效则又是一回事。有效学校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用实验去支持这种观念,即学校能减轻种族和社会阶层对学术成就影响的有效性,更在于研究内蕴的思维方式。(www.xing528.com)
因此,研究者开始对研究本身作理性思考,反思学校有效性研究方法论。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1)样本偏差——许多研究建立在少数学校上,通常是城镇学校或初级学校;(2)定义关系——由于采用具有争议的概念(如“有效性”)增加了调查结果比较的难度;(3)结果测量——大部分研究仅局限于将标准化测试作惟一有效的指标,而忽视其他学校影响的范围;(4)背景特性的控制——许多研究者局限于学校水平变化,忽视学生背景特征和学校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5)不恰当的比较——许多研究仅是比较“无效学校”和“有效学校”,但大多数学校却是“一般效果”,因而未能寻求到比较点;(6)分析水平——许多研究没有意识到教学的多重水平特征(学生个体、教师、班级、学校、地区/省、州)及这些“复合”因素水平;(7)观察者的偏见——先入为主、忽视客观材料;(8)成就资料的收集——许多研究用“一般”记录作为学校水平的资料,混淆了不同水平学校或学生范围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