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关于学校有效性研究是采用对学校投入和产出进行大样本定量研究和相关分析。国外一致认为,学校有效性研究源于科尔曼(J.Coleman)1966年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报告书。科尔曼调查了近4000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和校长,研究和分析了学校特征(如物质设施)、师资状况(如教师训练)和学生背景(如社会经济地位)。他认为,学校教育本身和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无明显相关,学生的数学、阅读等学科成绩和学校班级规模、教师水平之间相关性较低,但与学生社会经济背景、种族等因素存在很大相关性。早期类似大样本定量研究几乎都揭示出学生背景特征比学校水平因素更多影响和决定学生学业成就。但是,大样本定量研究仅仅衡量学校的资源条件,忽视了学校资源组织和利用,根本不考虑教师之间如何协同工作、师生如何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和开展活动,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这种研究局限于学校单元的一般成就水平,忽视了学校内部班级成就水平及班级内部学生个体成就水平。
因此,7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研究者开始反思早期学校有效性研究的方法。他们认为应将学校资源和教育质量结合起来研究,把学生个体作为分析单元,将学生发展作为衡量学校有效性的标准,不应将学生成就作为学校有效性的惟一标准。相应地,他们还将学校资源和班级条件作深入考虑试图使定量研究更为精细。由于教育活动的极端复杂性,人们对教育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认识相对地说还很肤浅,量化研究往往把复杂现象作简单处理,导致研究者有意或无意忽视一些较难定量的和缺乏客观材料的因素。一些专家也认为,当代教育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失误,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坚持学校组织因素过于客观化和具体化。(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