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在1967年出版的《媒介即信息》一书中指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一切传播媒介都在彻底地改造我们。它们在私人生活、政治、美学、道德、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如此普及深入,以至于我们的一切与之接触便受其影响和改变。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网络媒介素养特指在网络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学术界对其定义说法不一,对其内涵的理解各有侧重,一般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指网民在技术层面对网络的认知、操作、创造的能力,更强调在意识形态层面对网络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以及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欠缺,缺乏良好的网络道德情感与坚强的网络道德意志。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情感与坚强的网络道德意志,十分必要。
(一)要提高大学生准确认识网络媒介及传播环境的能力
网络作为媒介首先给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最快捷、最便利的信息传播方式;其次,通过网络建立起来的传播平台不断被开发出来,如BBS、QQ、WeChat博客、播客等,大大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再次,网络成为人们相互交流、共同畅游的虚拟生存空间,它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和思维方式。总之,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生活,已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环境”。网络所构建的“第二生存环境”具有虚拟性,但这一虚拟并非虚幻,因为它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这个存在会侵蚀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取而代之。所以,与网络有着密切接触的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及其所构建的传播环境的认知必须上升到与对人类的现实生存环境的认知同等重要的高度。网络环境虽然不具有如同现实世界那样的外在可感知的客观实在性,但它仍具有功能上的客观有效性。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都需严肃对待,共同维护网络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要提高大学生有效获取利用与客观分析批判网络信息的能力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内容无所不包,交互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生成和发布更为多样。对于大学生来说,信息传播环境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也要求他们不断提高自身获取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网络信息越丰富,对信息检索工具的依赖性就越强。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相关技能方面,仅有8%的学生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剩余92%的学生则没有受过任何相关知识的培训;有7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网络信息获取能力一般,认为较差的占22%,认为很好的为零。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培养大学生以“网络信息搜索能力”为基础的学习能力,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开放,传播主体增多,交互功能强大、“去中心化”的网络特质使得网络信息变得异常复杂,信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大量信息垃圾和黄色、暴力等危害性信息充斥其中。大学生好奇心重,自控能力不足,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只有具备网络信息的分析判断及批判能力,才能在网络空间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析批判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大学生内省的习惯与独立思考精神,需加强他们对各种传播主体与传播模式的认识,促进他们理解信息、媒介与人的关系,理解对媒介与传播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等。(www.xing528.com)
(三)要提高大学生恰当应用网络技术理性参与网络信息生产及传播的能力
网络媒介对于使用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是较高的,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这是网络媒介素养的基础。但是掌握了技术,并不必然意味着大学生能够对网络进行恰当地运用。就技术层面来讲,网络只是一个中性的工具,由它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功能都取决于网络操作者。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时期的大学生而言,主宰网络领域的各种信息是非常有难度,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和滥用、误用网络却是非常容易的。如大学生运用网络技术攻击网络系统,在网上实施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因网络成瘾导致学业中断等。因此,合理、合法使用网络,是大学生基本的网络应用素养。
网络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障碍,带来充分的参与自由,其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等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与的成本和风险,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传播的热忱。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和自律能力发生偏离,“网络恶搞”“人肉搜索”“网络脏口”等大行其道,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讨论中,盲目从众、情绪化的言论比比皆是,这使得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传播者的素养亟须加强。这种素养主要表现为以负责任的、理性的态度发布网络信息和言论。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以建设性态度参与信息传播。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把关,对自己所发布信息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避免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和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在传递信息及网络交往等活动中,思考自己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遵守法律制度和规范。
(四)要提高大学生适度应用网络各类娱乐服务功能的能力
网络的娱乐服务功能尤其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有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用途依次为:搜集资料查询信息(81.20%)、与熟人联络(72.20%)、娱乐休闲(68.60%)、了解时事新闻(56.40%)、消磨时间(25%)、接受网上教育(17%)、结交新朋友(12.60%)等。有66.30%的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可见,大学生使用网络媒体的动机主要是查找资料、娱乐休闲和人际沟通,学习没有成为其主要动机目的和内容。因此,提高大学生适度应用网络各类娱乐服务功能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应该自觉利用网络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不要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网络娱乐休闲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