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成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按照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也要针对所谓表现好的学生,因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七)防重于治的原则学校毕竟是教育而非治疗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应贯彻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首先是要在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保障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成果

(一)系统性原则

人的心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遵循系统性原则。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即大学生来看,他们的心理具有系统性,他们的知、情、意、行紧密联系,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相互影响,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交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应同学校的其他教育相结合,渗透到各“育”之中,寓于各科教学之中,寓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上看,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相互制约,必须协调三方面的力量,形成一种合力,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发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学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也正是积极实践心理健康的阶段,这种发展变化的特点尤其明显。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就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看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发展性的而非障碍性的,即使在一定时期出现了某些典型的病理性症状,也不要过早地、盲目地下结论。另外,按照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也要针对所谓表现好的学生,因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三)主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自己是心理健康发展的主体。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觉努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努力都是枉费心机。人都有理解自己、不断走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心理潜能,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启发和鼓励学生发挥这种潜能,促使其心理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说教、劝导和指示。

(四)平等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心理上不够健康或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实践表明,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而只有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才能向教师打开自己的心扉,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才能奏效。(www.xing528.com)

(五)多样性原则

学生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问题本身也是复杂而多样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在内容上应该是开放的。为此,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注意形式上要富于变化以外,还应注意鼓励、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内心体验、感受和看法,并充分肯定其合理性。事实上,就心理健康教育的许多具体内容而言,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是合理的、有价值的。

(六)保密性原则

保密可以说是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而普遍的要求,也最能体现心理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保密性原则同样适用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保密既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的基础,又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声誉。

(七)防重于治的原则

学校毕竟是教育而非治疗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应贯彻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首先是要在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保障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以及对个别学生的危机干预,以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