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理学界围绕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心理健康标准的类型及确立思路,以及具体的标准。
(一)关于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我国学者认为,国内外心理学界提出了各种心理健康标准,造成对心理健康标准看法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综合有关文献,可把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归类为以下几种。
1.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
这种标准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根据个人的心理行为是否偏离某一人群的平均值来区分心理健康与否。这种标准的优点在于可使心理健康状态客观、具体、量化,便于比较和分类,易于操作,反映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但并非所有的心理健康现象都是正态分布的,也不是所有对平均值的偏离都意味着心理健康有问题。
2.以社会规范为标准
这种标准以每个社会都有某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为标准为前提,认为行为符合公认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健康,反之则被视为异常。这一标准是以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为出发点的。但社会规范本身存在着地域性、历史性的特点,因而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也就随之有异,且社会规范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和改革,现在一度被看成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将来也许正是社会所推崇的。
3.以社会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
这种标准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人,可以把社会适应程度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最终标准。心理健康中的社会适应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也包括对自身的适应,使自身的心理各个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并且心理能得到发展。这种标准有一定道理,现实中赞成这一标准的人也不少,但实际上社会适应的好与坏并不完全由心理素质决定,因而也有其局限性。
4.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这种标准是从医学角度来进行确定的,认为没有心理疾病症状者为心理健康的人,凡表现出心理疾病症状者为心理不健康的人。这种医学标准相较于其他标准而言,较为客观也较少争议,然而由于偏重于病因与症状而使得其适用范围狭窄。
5.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
这种标准认为,当事人如自觉痛苦、抑郁等,则被认为心理不健康。应该承认,在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时,个人的主观体验是一个重要的依据,但这个标准往往只是作为一个辅助依据,用于基本正常的人群。因为有些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反而自觉愉快或坚决否认自己有“病”,而这恰恰是不健康的证据,故这一标准也有局限性。
6.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标准(www.xing528.com)
这种标准认为个体身、心两方面成熟和发展相当者为正常,心理发展水平较同龄人明显偏低者为异常。以这种标准来判定心理健康与否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会面临这么一个问题:“智力超常者是一种异常,这种异常又该是怎样的异常呢?”此外,这一标准还忽视了个体的社会性一面,客观性也不够,缺乏操作性。
7.以心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为标准
这种标准认为,所谓心理机能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方式和特点及其有效性。个体若能有效地反映现实,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并且指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就是机能健全的,就是心理健康的。
以上依据都有一定道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类型及确立思路
在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中,从方法论的层面看,有学者认为存在着两种思路:一是遵循“众数原则”的思路,二是遵循“精英原则”的思路。因此,心理健康标准可分为精英标准、众数标准和临界标准三种类型。精英标准是以成功人士的状况为标准,是心理非常健康的标准,如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众数标准是以人群中的大多数状况为标准,比精英标准的要求低一些。临界标准则认为,没有精神病,心理就是健康的,这是最起码的心理健康标准。
综观上述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的研究,有学者将心理健康的标准分为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两大类型。客观标准以客观现象为依据,如统计学标准、社会常态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等。主观标准以主观感受为标准。但二者都有局限性。我们认为,判断心理是否健康,应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结合起来。
国内专家学者在探讨心理健康标准类型时,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有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则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有等级的,大致可分为严重病态、轻度失调、常态、很健康四个等级,其中常态到很健康是一种趋势,即从正常的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
(三)关于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我国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关于心理健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特选择介绍以下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Mjttelman)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①具有适度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主要内容是生活中要有自信心,对自我成就有价值感。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干扰,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身体的病变。②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这是指对自己的行为既不过分夸耀,也不过分苛责。如果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压力,于身心健康大为不利。③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我们的生活不宜过分脱离现实基础,日常生活要有适度的主动性,但也不能为环境所左右。④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理智、客观、现实,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忍受生活中的挫折与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⑥有自知之明。人须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对自己的能力能做客观的评定;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及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统一,从而可以得到最大的施展。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人际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有爱与被爱的能力。⑧能适度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人都有喜怒哀乐,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予以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同样于身心健康无益。⑨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个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更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当然,必须合法化、合理化,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己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许又新提出应该按三种标准来全面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①体验标准——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的评价很适当,不过高地估量自己,也不过分地贬低自己,自己对自己有一个稳定而客观的评价标准,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不会过分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②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就是做事情比如工作或学习是否可以正常进行,是否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人际关系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可以很融洽地和别人相处,从而能够顺利地达成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目的。③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的考察分析,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就是是否有理想、有目标,并且可以把这些理想和目标实现,让自身得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