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揭示社会行为的生物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揭示社会行为的生物基础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艾森克报告了同卵双生子成年后同性恋行为发生的一致率显著大于异卵双生子。如胎儿期性激素分泌不足的雄鼠,出生后可能会出现雌性行为。尽管攻击行为和多种因素有关,但不少研究表明,攻击行为也受到生物神经基础的影响。颞叶功能障碍可能是人暴力攻击行为产生的基础。人类也是如此,其攻击行为也有生理基础、神经机制,并受到大脑皮质的控制,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揭示社会行为的生物基础

(一)性取向

有关性取向基因影响的研究可追溯到30多年前。艾森克报告了同卵双生子成年后同性恋行为发生的一致率显著大于异卵双生子。另一些关于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的双生子研究也发现在每一个个案中,同卵双生子是同性恋者的可能性是异卵双生子的两倍以上。

对男同性恋者家族史的考察发现,在家族中,母方的同性恋亲戚(舅舅或姨妈)比父方更多。这表明同性恋基因也许在X染色体上(儿子经常从母亲那里获得)。再研究被试验者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基因,结果发现大多数男同性恋者的X染色体上都有一块相似的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同性恋的基因基础。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不解:虽然同性恋者不像正常人一样生养后代,但他们却没有一代代地逐渐消失,其原因何在?而如果同性恋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的话,就能解释这一点。也就是说,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携带X染色体,因此这种基因能一代代传递而不在行为中反映出来。

另有神经内分泌学家发现,胎儿期性腺和肾上腺分泌的性激素随血液作用于脑组织,刺激脑发育中的性别形成机制,从而决定其出生后的行为类型。如胎儿期性激素分泌不足的雄鼠,出生后可能会出现雌性行为。但人类的性行为比较复杂,如个体并不是从青少年起就有异常性行为,很多人在成年或中年时才表现出明显的性心理障碍。因而这种胎儿期决定论的神经内分泌理论,无法解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二)人际吸引

拉什顿等认为基因相似性影响人际吸引。拉什顿对一些夫妇进行血液检验,发现具有性卷入的夫妇的基因标记有50%是一样的,而若把这些人随机配对(而不是让他们自己选择伴侣),他们则只共有43%的基因标记,差异非常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那些有孩子的夫妇共有52%的基因标记,没有孩子的夫妇仅共有44%。这说明人们也许更容易被那些与自己有相似基因的人吸引,并发生性卷入。

当然,这种吸引影响也并不只限于两性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倾向于同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友谊。拉什顿对彼此是亲密朋友的配对男性进行重复研究(所有这些人都是异性恋者,所以这些友谊没有性的成分),发现配对朋友的基因标记有54%的共同之处,而随机配对的人仅有48%的共同之处。这再次表明了基因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际吸引。

那人们是如何识别基因相似的呢?这很难说。一种可能性是人们常常被与自己具有相同面孔和体型的人所吸引。也就是说,那些跟你相似的人看起来就像一家人,因此就吸引你了。另一种可能性是基因相似性是通过气味传播实现的。因而,也许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你已经通过细微的生理线索识别出了那些与你相似的人。显然,人类的伙伴选择不是随机的,人们往往根据各种特征来选择伙伴。在通常情况下,与自我的相似性是影响伙伴选择的重要特征。(www.xing528.com)

(三)攻击行为

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尽管攻击行为和多种因素有关(如家庭熏陶、社会环境以及自然气候等),但不少研究表明,攻击行为也受到生物神经基础的影响。这方面的证据表现在:首先,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异卵双生子在攻击分数上未达到显著相关,而同卵双生子在攻击分数上有相当显著的相关。

其次,在神经结构上,通过对动物、患者和正常人的研究发现,与攻击行为相关的脑区主要是颞叶、前额叶皮质和下丘脑等。颞叶功能障碍可能是人暴力攻击行为产生的基础。雷恩等作脑MRI检查显示,暴力行为个体(已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前额叶灰质体积较正常人小。在脑外伤病人中,前额叶损伤者有攻击行为,表现为易激惹、易怒、冲动攻击;刺激人类和猴子的眶额和前额叶皮质腹外侧能抑制愤怒和攻击行为。另有对动物的研究表明,大脑最古老、最原始的部位——下丘脑(或下视丘)与暴力行为有关。

第三,攻击行为也与激素有关。对男性罪犯的研究表明,睾丸激素高的犯人比睾丸激素低的犯人更多地违反监狱的规定,并在监狱里更具有控制性;且高浓度的血浆睾酮与攻击行为的增加密切相关。在对女犯和年轻男性的研究中也有同样的结果。对于非犯罪人群,也发现睾丸激素高的人更可能袭击他人、有大量的伙伴、滥用酒精和其他药物。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更可能与父母、老师、同学有矛盾;在谈话中,睾丸激素高的人比低的人更不友好,在与对方的注视中,他们表达了更多的控制信息;低睾丸激素的社团成员对人友好且经常微笑,而高睾丸激素的社团成员则更粗鲁。

第四,多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对攻击行为也有调节作用。如有研究发现,脑脊液中低水平的5-HIAA(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终端代谢产物)与纵火等带有明显冲动性的暴力性犯罪相关。克鲁齐对29例青少年破坏性行为障碍的研究也发现脑脊液的5-HIAA含量与青少年自我报告的针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和情绪数量呈负相关。索德斯特罗姆的研究报告显示,22例攻击行为指向外的暴力性犯罪者也表现为脑脊液中5HIAA降低、HVA(高香草酸,即儿茶酚胺、多巴胺和尿香草扁桃酸VMA的终端代谢产物)升高。

由上可知,不同的神经解剖结构和脑区、神经递质系统、激素以及遗传因素皆与攻击行为相关。但攻击行为是生理、心理、社会、物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前文提到,刺激下丘脑会引起动物的攻击行为。但就高等哺乳动物来说,这种本能的攻击行为是受大脑皮质控制的,受经验影响。例如,在群居的猴子中有一种支配性的等级制度:一两只雄猴为首领,而其他猴子则处于各级水平的从属地位。猴王的下丘脑受到电刺激时,它会袭击下属的雄猴,但不袭击雌猴。下级猴受到同样的刺激时,则会退缩,表现出顺从的行为。因此,并不是刺激下丘脑就会自动地引发猴的攻击行为;相反,猴子在作出反应时,会考虑到环境及过去的经验。人类也是如此,其攻击行为也有生理基础、神经机制,并受到大脑皮质的控制,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