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经历着社会巨变,中国传统道德和道德教育也随之处在激烈的嬗变之中。中国人的精神力量、道德生活主要来源是什么?新生代的中国人如何处置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传统道德又会如何形塑新的中国人?“我是中国人”的道德教育面对个体化、碎片化、变动不居的后现代社会,如何把握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脉搏,而充分尊重发扬个体自主性,展开自我教育,完成德行修养,更新自我,创造新文化?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经历着社会巨变,中国传统道德和道德教育也随之处在激烈的嬗变之中。此前上千年里,中国人坚守着自己的伦理道德,养成了因循守旧的特质[1]。然而,从传统到现代,再迎来后现代,变化无时无处不在发生。德勒兹(Gilles Deleuze)公开宣称“变易之外无物存在”[2]。后现代学者发现,“我们的文明更明显的是以它的自我取消这种奇特的存在为特征,而不是任何静止不动的内容。”“追求的目标应该永远不能实现,应该移动、不停地移动”。[3]在变动不居、多元嘈杂的环境中,中国人何以适从,“拿来主义”曾被认为是医治中国贫弱的有效手段,然而由此而“滋生不劳而获的寄生心态”[4]是多么可耻和悲哀,况且道德既意味着责任和良心,更是精神的家园,即便不负责任,昧着良心,他人的家园怎能真正安睡?鲁迅提出中国人要“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5]。因此,当言说“我是中国人”的时候,意味着:我过着中国人的生活,具有中国人的道德特质。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人道德特质是什么呢?中国人的精神力量、道德生活主要来源是什么?是现代西方理性主义的伦理道德思想,还是古老的、灿烂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抑或是全盘接受五彩斑斓所谓后现代理论的哪一支?新生代的中国人如何处置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传统道德又会如何形塑新的中国人?“我是中国人”的道德教育面对个体化、碎片化、变动不居的后现代社会,如何把握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脉搏,而充分尊重发扬个体自主性,展开自我教育,完成德行修养,更新自我,创造新文化?(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