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教师新课改教学经验的获得,笔者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一天,笔者去该小学的教研室准备上网找点资料,那里有5位教师正在一起研究改进这堂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H老师也在其中。笔者就坐在一张电脑台旁边,观察老师们的教研活动。
这是一间约40平方米的房间,中间一张小型会议桌,几张椅子。左边是一排书架,右边是一排电脑桌。笔者坐在最里边靠墙角的一张电脑桌旁,打开了电脑。房间里的5位老师继续着他们的工作,H老师和一位年长一些的女教师(且称为W)在商量着,笔者听得到她们的说话。
W:其他几所学校都是以“多彩的桥”作为公开课,大家都上网找资料,到时候会不会大家的模式都一样,那就体现不出我们的特色。
H:网上的资料很丰富,我们选用了多个网站的资料,还进行了综合。即使大家都上过同样的网站,也一定会对网上的资料有不同的筛选,相同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
W:那你担心什么?
H:这是第一次上综合实践活动的公开课,怕学生因为准备的内容不熟练而出岔子。
W:你站在旁边可以提醒他们?
H:按现在的设计,我是不插话的,只做旁观者。新课改是这样要求的,上次培训的时候我们看了一个录像片,老师也讲得很少。
W:必要的时候灵活一点,提醒一下学生记忆的内容应该也是可以的,注意一下别占有太多时间就行了。
靠近进门处的一位老师(且称为M)从打印机上取出一张纸,走向H和W,一边将纸递给H,一边说道。(www.xing528.com)
M:第六组的主题“好心之桥”与第八组的“心灵之桥”让人感觉有些重复,我找到了一个新的说法——“宇宙之桥”。这个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它设想在宇宙的各大星球之间架起桥梁。怎么样?拿它取代心灵之桥?
H:还是取代“好心之桥”吧。“好心之桥”是我硬拼凑出来的。
W:(看着刚下载的宇宙之桥的画片)把这个交给第六组,让他们仿照画一张。
H:那得重新编台词。
W:参照网上的内容,编一个也不难。
笔者原来以为,资料是学生在网上找到的,经过他们筛选、提炼之后交给教师,经教师批改后,在汇报课上复述出来。看来,笔者想当然的估计是错的。资料是老师们找好的,台词也是老师准备好的,学生只要记住这些内容就可以了。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新课改的要求,老师们挖空心思地进行准备,他们追求这堂的结果,努力地使它像一个新课改的课堂。因此,他们把本来该由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全部省去了,都由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只要记住老师们找来的资料,或者画一幅画,或者抄一抄诗词,或者唱一唱歌,或者摆弄一下收集来的邮票。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来组织教学呢?教师既然已经知道新课改的要求了,为什么他们不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呢?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呈现出来,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虽然老师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但是老师不放心,害怕学生获取的知识零散,也害怕浪费的时间太多。而且教师们也只是在理论上被告知:传统的知识传递式的教学是新课改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要着力加以改革的。但他们没有经历实践训练,这种改变从何着手呢?尤其是改变以后的教学效果令人担忧。从改革前的课程的视角来看,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到相当量的知识,总给人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难怪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沿着改革前的授课思维模式:先自己把有关知识理解透彻,再想办法以最简约的方式教给学生,而复述就是最简约的方式,因而教师大多愿意把知识变成适合于复述的知识,让学生学习。在这种模式里,学生能够复述了,也就意味着掌握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反之,如果一堂课没有教授实实在在的知识,学生不能够复述一定量的知识,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的。因此,尽管新课改提出了一些新理念,但教师还是习惯于追求新课改所要求的结果,并且还在用改革前的授课思维解读着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无从获得新课改所需要的经验,原有的经验仍然是他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思想源泉。本例中,教师接到教学任务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体面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认为能够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体面的。老师并非不知道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只好把既成的知识编排起来,让学生记忆掌握,这种方式是教师最习惯、最有把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