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社会发展的教学文化变革

未来社会发展的教学文化变革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课程改革正在打造,政治心态稳定成熟、社会认识理智健康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将对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做出有益的贡献。

未来社会发展的教学文化变革

教育改革将通过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课程改革必然引起学生发展的变化,正如上述访谈所发现的,新课改旨在促进中国产生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但是,课程改革对于社会未来的作用往往是复杂的、多向的,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征,它对未来经济与社会变革的作用也不是直线式的,而有可能是多样的、复杂的、创新的,这是由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和课程改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的。

第一,新一轮课程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从重视学科、学术专业知识向生活化、现实化的知识转向。新课改知识选择倾向于关注社会现实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如语文、社会与历史音乐美术人文课程,更多地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或者更为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种取向与原来要求学生掌握学术专业知识不同,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的体验获得对现实和对生活的认识。这有助于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向着更为开放民主的方向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培养大批具有丰富知识与较强能力的人才,使中等以上收入的群体数量迅速扩大。

第二,课程改革对社会治理和社会进步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课程改革反映人们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参与社会研究,力争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的愿望。政治、思想、历史、社会等课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不只是形式上采用了综合课程,在知识选择上的改革更为深刻。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主张,“每个学生都应认识中华民族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现实与历史,都应参与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责任感。”[8]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参与社会活动实践,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促进自身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关心社会现实的心态,并通过实践培养学习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这样不是要求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现实,而是更多地强调要培养未来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研究社会,思考社会事务的能力。一方面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另一面还要关心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把自己的发展放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进程中进行理性的衡量。可以说,课程改革正在打造,政治心态稳定成熟、社会认识理智健康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将对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做出有益的贡献。依靠教育改革培养大量的知识分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理想进行课程改革,将使课程改革具有的现实主义思想,新一代知识分子将具有不断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坚定信念,又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强烈愿望并会产生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行动。

第三,课程改革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发展意识。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创新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到了核心位置,无论科学类课程,还是人文类课程,都十分强调学生通过探究进行学习,还开设了专门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这是对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次深刻变革。创新、探究不仅表现为积极参与的主动钻研的态度,而且能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社会事务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理性精神的发展,这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在后发型现代化的特殊经济环境中成长,依靠外来的资金和技术,以及发达国家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技术原创能力。如果不能努力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中国企业只有永远落后于世界高水平的经济实体,不可能进行世界强国行列。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各界表达增强创新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的强烈愿望。教育承担为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是实现增强创新能力的首选途径。于是积极推进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追求培养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是为了更有把握地面对激烈的竞争,确保获得绝对优势的教育资本。

第四,我国课程改革将以培养大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努力方向。在资本主义环境下,教育具有文化复制功能,“学校通过为不同阶级出身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从而让他们各自继承‘父业’”。[9]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强烈地期望通过课程改革确保为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而使下一代拥有良好的发展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课程改革体现了特定时期中国全体人民的积极发展要求,使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此,必须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更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使所有的未成年人接受必须的基础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知识选择向着生活化方向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本世纪初,西方发达经济体中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等收入人口已达到60%以上,其中美国达到80%以上,[10]而中国按可比价格计算,还不足10%。要按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使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发展教育必须努力瞄准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中高收入人群。为此,课程改革必须面向全社会所有的人,尤其是与国家扶贫政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国策相适应,使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在教育改革中获得必要的发展。

第五,中国教育的大发展,教育规模的扩大,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走向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成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活、关注学生的生计发展是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不直接涉及学生的职业训练,但是它的知识选择反映了课程的设计是关注了职业发展的。整体而言,中国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课程改革转向为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不是为培养少数尖子而让大部分人陪读,而是以每个学生的未来生活,包括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实践,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在学校生活中亲身体验,从而使其各项知识和能力得到增长。这是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更大数量的高水平的劳动者所必需的。因此,只有将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更为广泛的社会人口中,才有可能培育出数量更为庞大的产业大军创造型人才。为此,课程改革的知识选择必须以生活为基础,这就是课程改革的生活化取向。

课程改革的生活化取向,要求在课程知识上,选择与学生当下生活有关的知识,而不是只顾着学术知识。当然,必须处理好常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新课改正是沿着这种思路进行知识的选择的,十分关注知识的实践性、生活性,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组织各种教学资源,并通过各种实践培养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面对他们生活环境中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照顾到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公平选择。

课程改革的知识选择原本是以效率牺牲公平。以创新、探究为知识选择取向的新课改,注重的是所选择的知识效率,是为培养更多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打下基础。如它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因此,我国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学生学校生活的公平基础是他们作为儿童的现实生活和他们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理想生活。脱离这个基础,以较高要求的创新和探索作为基本前提设计课程,必然更有利于某一部分个体,同时就会牺牲或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实质上就是以效率牺牲公平。

新基础教育课程设计包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体验。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进取的心态、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在强调问题探究与研究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创造一个庞大的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必须使我们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接受创新的训练,并且努力使绝大多数人都掌握创新的技巧,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新课改倾向于选择大众化的知识,大大降低了学科知识的难度,增强了知识的生活气息,使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尤其是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和探究学习的内容,更是要求与学生在当地的生活相联系。这样就减少了过去死记教条的知识的可能性,也改变了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筛选精英分子的做法。

课程改革对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以公平为基础,课程改革要通过课程活动教育未来的社会公民关注社会公平,成为维护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课程知识选择要关注全体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职业活动、社会公德、基本娱乐等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学习的基本知识,课程改革作为知识选择的基础就具有较大的公平性。

【注释】
(www.xing528.com)

[1]〔法〕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序.

[2]〔法〕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序.

[3]〔德〕博尔诺夫OF.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6.

[4]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3.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和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9.

[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机制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89-190.

[7]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

[10]郑中国.中国中产阶层大透视[J].金融经济,200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